“呵呵呵,不只是你啊,这红颜情爱一事,是咱们读书人修行之中,躲不过的一道坎。”
陶渊轻笑一声,言语间,眼中似是也现出几分追忆之色。
想来在过去尚年轻之时,他也曾经为某段情缘而乱过方寸吧。
沈岳闻言便是轻轻摇头:“终究是我修行不到家,师尊,我现在已经无心再读那些圣贤之书,只想出去走走了。”
“自然可以,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且行、且看、且感,亦是一场不可替代的修行。”
陶渊缓缓点头,随后便目送沈岳的身形一路远走,直至消失在了东方的天际。
片刻之后,一道人影无声无息的降于此地,陶渊见状,便施礼道:“见过统领大人。”
贾怀仁摆手示意他免礼,随后问道:“走了?”
“走了。”
“你也真是心大,怎得不提前与我说一声,叫我给他留下保命剑气也是好的。”
贾怀仁摇摇头:“现在也还来得及,可是需要这份手段?”
“呵呵,多谢统领大人关心,此间之法,自然是多多益善的,一道不嫌少、两道不嫌多、三道四道更是来者不拒。”
“嘿哟,你这贼头贼脑的老书生可真是不客气,算盘珠子都要蹦到我头上了。”
贾怀仁笑骂一声,随后便也唤出那把孤鸿虚剑,从其上取下五道剑气,顺着那沈岳远走的方向,递了出去。
没过多久,凌空御风的沈岳便是心有所感,止住了身形。
回身之时,便见五道剑气穿梭而来,停在了他的身周。
“这是...”
见得此物,他略感几分诧异,随后便是心头一明,继而朝着方才所在的方向遥遥施下一礼。
接着,他便从怀中取出了一本巴掌大的小书,翻开之后,便将身周五道剑气,如同书签一般夹在了其中。
“感念贾统领护道之恩,待再远游重归之日,沈岳定然携重礼致谢。”
心中轻念一声,沈岳便是不再停留,转过身踏风而走。
此前的青山之处,贾怀仁与陶渊站在原地,远送这位土生土长的逐虎天骄离境而去。
“沈岳此番,可想好了去处?”
“他行事向来缜密,今日做出这般决议,便不会是一时兴起,而是早就有所谋划了。”
陶渊缓缓说道:“以他与那位风君的交情,在离开西北之地前,当是要前往杨氏拜会一番的,在那之后,应该也会如秋涵公主一般,踏入沧澜中部之地。”
“我这贤徒自幼便与众不同,背负着大气运在身,此前于地宝秘境一行,便是与那中部儒修圣地如意仙谷的前辈高修结下了缘分,想来此行也是少不得要去拜会一番的。”
贾怀仁闻言轻轻点头,随后又看向陶渊本人,再问道:“徒弟的事情有了着落,那你呢,陶院主?”
“我?”
陶渊闻言微微一愣,随后便是明白了贾怀仁话中意味:“呵呵呵...统领大人真是看得起我这穷书生,朝中如今已有你与国师二人做支柱,便也够了,哪里还有我什么事。”
在贾怀仁证道真意之前,他便是逐虎王朝内国师之下的第一人。
但同时,逐虎国内各方势力也都很清楚,排在贾怀仁之后的第二人,就是这位一直保持着通灵圆满修为,却迟迟不曾摘取真人封号的承天院主。
此前那武院院主司空殇,在得了真人封号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前往承天书院,找陶渊论道切磋。
这番斗法的结果不曾对外界公开,但从后来贾怀仁对司空殇的态度便可窥得一二。
大概率,这位心性膨胀后的武院院主,是被陶渊好好敲打了一番了。
所以如今贾怀仁自己证得真意之境,便该是要督促一番这位承天院主,叫他也将修为再进之事提上日程了。
“陶院主此言可是说错了,就如那我赠予沈岳远游的五道剑气一般,真意修士于我逐虎而言,那自然也是多多益善,三个四个都不嫌多的。”
一听这话,陶渊便是无奈的笑了笑,心间暗暗嘀咕这贾怀仁的老谋深算。
谁曾想此事绕了一圈,结果反倒是将他自己给兜了进去。
“唉...真意之境,谈何容易,古今多少豪杰才俊,都倒在了这一道足以改变命途的关隘之上。”
陶渊轻叹道:“我陶渊自诩读了些书、懂了些道理,但这份学问究竟够不够叫我再进一步,也实是有些拿不准。”
“这倒是不假,真意之事,非一日之功,也不可急于一时。”
贾怀仁点点头,随后便抬手指向天边的一方虚无之地道:“但在此事之前,陶院主不妨先去那真我洞天巡游一圈,难道你就一点不好奇,自己的封号会是哪两个字吗?”
陶渊顺着他指的方向抬眼望去,便也张口道:“此事我大致心里有数,当是‘养正’或‘弘文’两个名号。”
“哦?我看倒是未必。”
“统领大人可有别的想法?”
“不是我有,是陛下有。”
听到“陛下”二字,陶渊的面色便也认真了起来:“陛下如何说?”
“陛下托我传话,想要与你作赌,就赌你即将取得的那份真人名号。”
贾怀仁轻笑着看向陶渊。
陶渊思量片刻,问道:“那陛下觉得,我这封号应该叫什么呢?”
“庸拙。”
“庸拙...”
陶渊跟着念叨一声,随即便是再一次露出苦笑:“中庸、守拙,陛下之言,还真是一语中的啊。”
说罢,他便也不再做推脱,只是几步迈出,便已经登上了天穹,随后在贾怀仁的注视下,走入了那片隐于虚无的洞天之中。
这日之后,一份记载了诸多事宜的书卷传回了文史馆内。
身为副馆主的杨元柳,亲自收纳并梳理了这份文书材料。
待她看完之后,便是取出一本厚厚的随笔录,在其上写下了两行字。
“是日,逐虎太子慕容天阳与太子妃李清婉成婚,举国同庆。”
“同日,承天院主陶渊入真我洞天,渡劫功成而归,取得封号‘庸拙’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