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望舒最后说的话,带着诚挚的邀请,以及一份若有若无的孺慕之心。
摄政王看着在下首的女子,忍不住说道:“你与王妃去商量下时间吧,本王得空会去的。”
林望舒脸上绽放开了明显的笑意,眼睛里面亮晶晶的看着摄政王。
“是,多谢殿下恩典。”
云安郡主身边什么都不缺少。
唯一缺少的东西,大概就是所谓的亲情吧。
这一份感情,曾经在太后身边,得到了补偿。
太后将她看做自己的另一个女儿,在很多事情上,多加照映。
在行宫的时候,与王妃相处的时间也很愉快。
林望舒将王妃,看做自己的长嫂、看作姐姐,将摄政王看作兄长,看作长辈。
人的感情,是能够在相处中,感受出来的。
皇家里面,最稀少的,也最珍贵的东西,就是真心。
敢于将真心拿出来的人,少之又少。
于是对于每一个将真心放上来的人,在漫长的相处过程中。
彼此又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摄政王也愿意给她一二的照拂。
最最要紧的是,云安郡主从来没有想过直接插手朝堂的事情。
与定宁公主那种大张旗鼓,在各个位置上,都要放上自己的人,那种作风相反。
云安郡主的态度,更像是,在身边挑挑拣拣,找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然后送到摄政王面前,送到皇帝面前。
如同献宝一样,小心翼翼的询问:“你看这个东西,你用得上吗?”
这种相处方式,先帝也好,现在的摄政王和小皇帝也罢。
都感到了一些温暖,温馨。
云安郡主做的很多事情,得到了皇帝的默许。
没有被沾染权利的暴怒。
这个微妙的尺度,云安郡主把握的非常好。
虽然与皇家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是她如今的地位,也不比那些真有血缘的宗室,差到哪里去。
皇家赏赐下来的东西,有些过于珍贵的,都被林望舒单独设置了房间,每日上香敬奉。
有些日常可以用的东西,林望舒则是直接摆在了外面。
花瓶也好,首饰也罢,上面赏赐下来之后,林望舒是直接每日使用的。
郡主府上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按照规制送下来的东西。
有些无意中打碎的茶碗,也非常小心的收集起来,找匠人修补之后,单独放在一边充当摆件。
有几副碗筷,上面出现了裂痕,有明显的修补痕迹。
王妃见到之后,反而大加称赞修补的手艺。
裂痕上修补上的花草枝蔓,给予了瓷器第二次的生命。
林望舒笑道:“坏掉的东西,也不一定非要扔掉嘛,修修补补,总是能用的。”
有的时候,肆意浪费,那没有的时候呢?
有奢华得宠的时间,就要考虑到失宠落魄的年岁。
林望舒始终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担忧,那种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
让她如今面对摄政王和王妃的时候,仍旧有一种小心翼翼的谦卑感。
也正是这份谦卑感,让她迄今为止,还是摄政王和王妃面前的红人。
越是谦卑,越是受宠,越是小心,越是得到赏赐。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富贵荣华,反而如影随形。
林望舒现在可以做的事情,比之前更多了。
那些投奔到她身边的人,想要出头的,想要找一份活计的。
都被林望舒妥善安置在了自己的庄园里面。
不在京城,而是在外面。
除了那些熟悉的幕僚,那些人除非是经过了林望舒的考验。
才会被她举荐到朝廷里面去。
牛二的心性得到了证明。
对方在工部,得到了重要。
不多说话,只是闷头做事。
手艺灵巧,背后站着云安郡主,几乎没有人敢直接抢走他的功劳。
于是在复原古书上的农具上面,他有绝对的指挥权。
农具成功之后,又会带着人,在农田里面,实验效果。
由此之后引来的人,熙熙攘攘。
林望舒接二连三的,成功举荐了四个人。
至于其他人?
则是被她全都送到庄园里面,给自己做事去了。
要么是联系商人,要么是管理自己名下的农户,让这些想办法,解决农庄上的事情去了。
林望舒看得很清楚,冲着自己这边来的人,投机取巧的有很多。
在早些时候,自己不方便出手的时候。
有些人是发挥了眼线的作用。
盯梢眼线、帮助林望舒完成自己的计划。
都是需要这些人。
林望舒最多给他们一份饭,一个住宿的地方。
至于真的,飞黄腾达,做到这个目标的。
是少之又少。
林望舒的冷处理,在早些的热闹劲儿过去后。
门前立刻又变得稀稀疏疏,冷冷清清。
一直到商人们再次上门,才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也因此,林望舒手下的人,还没有出现仗势欺人,横行霸市的情况。
云安郡主的口碑,也还不至于到了被人说第二个南宫侯的程度。
甚至因为对方几次的动作,清理了好几波京城地面上的地头蛇。
还有很多人对云安郡主心怀感激的。
为了招待王妃和王爷的到来。
林望舒准备了很多东西,皇家贡品,御膳房的东西,自然是刀功、火候,上等的上等。
林望舒没有打算在花样上推陈出新。
她安排厨房,尽可能的,准备了一些清淡而又不油腻的菜品。
两位贵人日常的食用,已经是相当的尊贵了。
就算是节俭中,每次吃饭,都有至少十道菜,轮流端上来。
脆生生的糕点,在酥油中烹调过的点心。
伴着茶水,流水一样的送了上来。
这次宴会,因为只有他们三四个人,这桌宴席的关键,最要紧的还是火候。
御膳是实打实的珍贵,但是因为摄政王不一定什么时间吃饭。
也不一定什么时间,想要给臣下赏赐东西。
于是御膳房的火,是从来不熄灭的,永远有几道菜在炉子上面煨着。
水干了加水,水多了加火。
反反复复的煮着,很多菜其实味道非常的一言难尽。
饮食上的事情嘛,先帝和皇后都是吃过苦的人,对于这种做饭态度,都是一笑了之。
没有多余的意见。
但是有很多嫔妃,有条件的那几位,都是选择在自己的小厨房里面做饭。
林望舒准备的饭菜,是掌控好火候后,上来的最新鲜,刚刚做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