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里,侯县令正伏案疾书,眉头紧锁。
听见通报,他抬起头,眼下带着明显的青黑,但见到几人,还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们来啦,路上可还顺利?大同村情况如何?”
“托侯大人的福,村里一切都好。”顾洲远简单说了说大同村的抗灾情况,“倒是城里,看这光景,怕是忙坏了吧?”
侯县令长叹一声,放下笔,揉了揉太阳穴:“何止是忙坏了,房屋倒塌四十余间,死亡人数已达139人。”
“一部分是被埋在倒塌的砖瓦底下致死,还有大多数都是冻死的,压伤冻伤者二百多人,这些人中流民乞儿占了大多数。”
“若不是你及时让洪兴的几百人全力助我,情况只怕更糟。”
“粮价前两天已有抬头的迹象,那几家粮商囤积居奇,被我喊到衙门里喝了半天茶,这才勉力压了下来。”
他说着,起身郑重向顾洲远行了一礼,“顾县子,这次多亏你了。”
顾洲远连忙还了一礼:“侯大人言重了,我也是青田县人,遇到灾情,理应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侯县令示意顾洲远跟苏沐风入座,神色凝重道:“顾县子可能还不知道,这场雪灾波及的范围极广。”
“北边的淮江郡情况更严重,据说已经冻死很多百姓了。”
他压低了声音,“更麻烦的是,北边的邻居,怕是要坐不住了。”
果然是来了吗?顾洲远心中一动:“侯大人指的是...突厥?”
“正是。”侯县令走到窗前,望着院中残雪,“突厥今冬遭遇白灾,牛羊冻死大半,按照往年惯例,他们缺少过冬粮草,很可能会南下劫掠。”
似侯县令这样为官多年的人,对局势的把控是非常准确的。
况且这白灾向来伴随着兵祸,倒也不是很难猜测。
侯岳插话道:“爹,边关不是有驻军吗?突厥人敢来,打回去就是了!”
“谈何容易!”侯县令苦笑,“今年西边有些蠢蠢欲动,朝廷正花心思与之斡旋,还有北边两个郡都受了旱灾蝗灾,南边还闹了不大不小的水灾。”
“唉……”说到这里,他重重叹了口气,“正是个多灾之年呐!”
“户部主要精力都在赈灾上,边军粮饷拨付迟缓,士气本就低迷。”
“加上这场大雪,道路难行,补给更加困难,若突厥此时来犯,后果不堪设想。”
苏沐风沉吟道:“侯大人的意思是,突厥很可能选择这个时机南下?”
“极有可能。”侯县令点头,“而且听说今年草原上出了个厉害的头领,叫做阿史那·阿尔普·博里的,已经整合了东西两大部落,剩下的一些小部落也慢慢的归顺于他。”
“怕就怕他们的今年目标不只是来边境州县打一场秋风!”
书房里一时寂静,只听见窗外风声呼啸。
顾洲远突然开口道:“也就是说,突厥小规模劫掠,反倒是最好的结果了?”
侯县令虽然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他紧缩眉头颔首道:“没错,突厥各部草场尽被大雪覆盖,牲畜冻死无数,他们如今缺粮少食,除了南下抢掠,别无他法。”
“至于是如以往那般抢了粮食银钱就退回草原休生养息,还是趁机直接与我大乾全面开战,那谁也说不准。”
“不过依我看来,那个阿史那还没有完全在草原稳定地位,跟大乾决一死战的几率不是太大。”
侯岳松一口气,插嘴道:“那老爹你说他们可能出动多少兵力?主要会从哪里进攻?”
“突厥以部落为单位,若能联合起来,可集结骑兵数万。”侯县令端着茶盏,却没有往嘴边送。
“最可能的是从黑山隘口南下,那里地势相对平坦,适合骑兵突进。”
“不过打秋风的骑兵都是小股作战,到底从哪里进入,毕竟两国的边线延绵千里,处处驻扎边军明显不太现实。”
“特别是冬天河套段的黄河结冰,突厥骑兵甚至有可能踏河过界,防不胜防!”
顾洲远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侯县令的分析与他心中的担忧不谋而合。
大同村虽地处内陆,但若边关告急,战火蔓延,谁也难以独善其身。
更何况,他如今家大业大,更易成为目标。
“侯大人,”顾洲远突然开口,“若突厥真的大举南下,咱们青田县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侯县令苦笑摇头:“县衙兵力有限,主要职责是维持地方治安。”
“若真有大股敌军来犯,只能依靠边军抵挡。”
“咱们能做的,无非是加固城墙,组织乡勇,以及...祈祷边军能够守住。”
书房内一时陷入沉默。窗外风声呼啸,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危机。
苏沐风忽然道:“顾兄,我倒觉得不必过于忧虑,侯大人刚刚也分析了,突厥内部不稳,此时绝非与我大乾开战的最佳时机。”
“即便南下打秋风,首要目标也是边关村镇,青田县地处内陆,威胁不到这里的。”
侯岳却是变了脸色,看向侯县令道:“老爹,你过完年便要调任淮江郡,那不是正好要跟这些蛮子对上了吗?”
“怕个什么?”侯县令把脸一板,“我泱泱大乾,还能怕了这些野蛮的鞑子不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一到任上便会下令加强城防,日夜巡逻,顾县子,你那边也要早做准备。”
顾洲远的大同村吸金能力实在恐怖,难免不会遭人惦记。
洗劫一个大同村,得了那些绝密方子,收获绝不比攻下一个经济重镇小了!
顾洲远点点头,心中已有计较:“侯大人放心,我这就回去安排。若有任何消息,还望及时通知。”
几人又商议了些细节,眼看日头时辰不早了,顾洲远等人便起身告辞,侯岳被他老爹给留了下来。
走出县衙时,夕阳正好照在路边的皑皑白雪上,泛着金色的光芒。
顾洲远望着这座渐渐恢复生机的城池,心中已有盘算。
乱世将至,唯有未雨绸缪,方能护得一方安宁。
而他的大同村,将是这乱世中最坚实的堡垒。
远处的天空中,不知何时聚起了乌云,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