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微尘点头,回道:“我本想让你无痛苦的过完余生,可没想到你记起了一切。”
已经有所猜测得到江大山听闻此言,心道果然如此。
“江叔,你知道天变的真相,将我变得浑浑噩噩是不想我白发人送黑发人吧?”
江微尘再次点头,江大山强颜欢笑道:“果真是江叔所为,我就说以江叔的医术怎么会治不好我的老年痴呆。”
江大山说完后陷入沉默中,似是在回忆这六年所发生的一切。
江微尘看着江大山身上流露出的悲意越来越强,叹道:“何必徒增伤悲呢?”
“江叔,你不懂,他们都是我的至亲,有的是我的儿子,女儿,有的是我孙子,外孙等,我现在要死了,再不回忆就没机会。”
“不管是好是坏,是欢乐是痛苦,他们的一切我都想记在心中。”
江微尘无言,他如何会不懂,他也是经历过死亡的。
穿越之前虽死得太过仓促,来不及回忆过往,但他心神数次入梦。
入梦之身每次身死之时,脑海也是不自觉闪过过往记忆。
这些人生经历及体悟可都是被他接收了,貌似死前回首一生是人的本能,亦是对世间的留恋。
江微尘没有再劝,只是静静陪伴,直到江大山气息越发微弱之时,其终于回神。
“江叔,当年承诺为您养老送终,可我失言了,不仅失言了,如今还反了过来。”
杏花村自六年前开始,陆续有人离世,但他的亲人子嗣却是最近才相继离世的。
这般区别于他人明显就是江叔暗中观照的结果。
江叔不仅为他养老送终,还照扶了他的后人。
江微尘宽慰道:“这些都不重要了,我非普通人,不需要人侍奉终老,你不必挂怀。”
“那就好。”江大山心中似是有所释怀,他还真怕他死了后江叔晚年无人照料。
片刻后,气息越发微弱的江大山突然问道:“江叔,你相信轮回转世吗?”
江微尘闻言,诧异道:“为什么突然这么问?”
梦界有轮回吗?没有!若要真说有,那充其量是外界已逝岁月的轮回重演。
江大山看着江微尘,神色认真道:“能遇见江叔,能得江叔如此照拂,我想我上一世一定是积了大德。”
江微尘看着江大山,突然脱口而出回道:“其实上一世我是你儿子!”
江大山很错愕,但很快又随之释然,如此许多事情都能想通了。
为什么小时候别人能叫江叔他不能,为什么明明没有多大关系,江叔却对他那般好?
江大山释然了,可也有遗憾,因为他记不起上一世的事情了,他想询问,可他没有时间了。
“这辈子能再遇见江叔,很好。”江大山并没有改口。
说完这句话,他的时间似乎也走到了尽头,留恋的环视屋中一眼,似是看到了过往儿孙承欢膝下的场景。
最后他目光停留在江微尘身上,随后缓缓的闭上了眼。
看着江大山就此辞世,江微尘原本古井无波的心湖骤起波澜,一股浓郁的悲伤之意弥漫其中。
这悲伤之意有外界父母身死之悲,亦有如今见江大山离世的悲。
江微尘本以为自己的心境已然情绪难生,但没想到这情绪只是不受寻常之事引动而已,而一旦被引动,那就会触底反弹。
此时心中隐藏的悲伤之意在江大山身死的这一刻被引动,无数纯粹的心力于此刻转化为浓郁的悲伤之意。
随着悲伤之意越发浓郁,江微尘得自上一世他我的悲之意境在这一刻迎来了迅猛的提升。
以极致的情欲加感悟入道,则必以情欲和感悟提升,这就是情欲之道。
这几年,末世场景,众生皆悲,他本就感悟颇多,只是心湖平静,难以提升。
如今心起悲意又不缺感悟,满足了悲之意境的提升条件。
江微尘没有盘坐感悟,任由心湖荡漾,任由悲伤之意在感悟的加持下凝练升华以提升意境。
他只是看着了无声息的江大山,默默的为其整理好仪容后,轻轻抱起,将其放入棺中。
随后亲自抬棺来到不远处的一处山坡上,这山坡上几十座坟墓一排排林立,这里葬着江家一家子。
有其子孙,有其兄弟,亦有其父其母,甚至是往上的几代人。
“你喜欢儿孙承欢膝下,生前如你愿,死后亦当如你愿。”
音落,江微尘浑身功力涌出,渗入此间墓群之内,大地意境,五行土之意境等加持。
在功力、意境的加持推动下,一座座坟墓开始移形换位。
一刻钟后墓群正中央只剩下一座坟墓挺立,这是李蛾的墓。
江微尘托举棺木,将其葬在了旁边的空位上。
就此,夫妇二人之墓位于正中,四周其子、其孙依次环绕。
做完这一切,江微尘立身于墓前,心中突然有释怀。
“这一世,能陪伴你们八十载,亦很好!”
两人的羁绊在此刻的两个很好中迎来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而这一刻,心界之内,心源再次猛然一震,随后无尽心力喷涌而出,心灵之力的生成量再次迎来增长。
而心灵之力的增长代表的是心境的提升,或者说心境无缺无憾了。
随着心境圆满,江微尘对心灵之道亦有了更多的感悟。
于外界时他完善了心灵之道,将心境分为了几个阶段,分别为:躁动、入静、入定、胎息。
普通人心思不定,易胡思乱想,这属于躁动阶段。
极度专注或者修炼观想法后精力集中,思绪清明的状态为入静。
静到极致可入定,入定可借心力内视己身,观体内血肉、脏腑、窍穴等。
随后观天地,壮己心,成心宫,诞心源,此后身不死,则心力永不枯竭。
而心力不枯,则人不困倦,不憔悴,可做到不睡而神采奕奕。
当心力积蓄到一定程度后,涌出心宫,遍及周身每一个细胞,此时能做到操控每一个细胞自主呼吸,此为胎息。
胎息状态下,能做到大范围汲取天地灵气,且几乎能达到无漏的效果。
于外界之时,江微尘早已进入胎息状态多年,其后一直处于此境。
心宫之内心力积蓄成湖后,他以心力化生万物,将心宫扩大成心界。
入梦界后,借由二十三绝神僧之身,参悟佛法多年,他心境进一步提高。
勘破我相、人相、众生相后,达到我心无相的心境,自此进入天人交感的状态。
天人交感下能更好的感悟天地自然,能聆听万物之音。
天人交感状态下吸纳天地灵气的范围再次增加,且效率强过周身细胞共同呼吸汲取的效率。
其后又和纯阳真人交流论道十年,心境进一步提升,进入天人合一之状态。
天人合一状态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心不动念,心神和天地万物完美相融。
此状态可观天地之道,可窥探规则,退出这种状态后,往往能有大收获,是悟道修行的极佳方式。
进入过这种状态,有过神融万物的经历,有过窥探规则的经历,感悟意境的难度将大大降低。
江微尘就是借助这些经历,如此才能领悟诸般意境,使得场域初步完善。
也正是有神融万物的经历,无相之心具备化生万相的能力。
由此他不仅能聆听万物之音,还可通过音波控制动物,拥有了驭兽之能。
当然这种状态也是极其危险的,因心不动念,极有可能醒不过来。
江微尘上一轮回数次进入这种状态,但每一次苏醒都是他我唤醒的。
而天人合一的另一种状态则是心中有念,因心有念而无法神融万物,但这种状态可调动天地万象为己用。
江微尘和纯阳真人一战时就曾调动天风,纯阳真人亦调动海水。
此后,他的心境再未取得实质上的提升,最多也就是心源诞生心力的量更多而已。
如今心境圆满,心有所悟,江微尘觉得胎息应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心力遍及周身,可控制每个细胞自主呼吸的念息状态。
第二阶段为心神交感天地(天人交感)、心神融合天地(天人合一)的神息状态。
第一阶段在于内,为体之呼吸,第二阶段在于外,为神之呼吸。
第一阶段只要心力强大即可达到,第二阶段同样要心神强大,且还要做到人心感天心、合天心。
而天心至公,无思无念,无情无欲,想要进入这种状态,得先让自身进入万念不生的状态。
江微尘也是上一轮回修佛法一百多年才做到万念不生,才进入这种状态,而如今,他也还处于这种状态。
将胎息之境划分为两个阶段后,江微尘想着将相应的修行之法【灵宇拓心观】完善。
数日思索后江微尘逐渐将自己的修行过程精简为可行的功法。
完成后,他摇了摇头,在外界达成的念息及之前的阶段,都可按部就班的磨练提升达到。
但神息状态,虽有自己这功法,但世间能根据这功法修成神息状态的太少太少。
天人交感、天人合一对人的思想境界要求还是太高了,而这般心境已不是功法能弥补的,至少江微尘现在做不到。
江微尘也不再多想,自己修成就行,他又不准备传道,无需多在意他人能不能修成。
接下来一月,江微尘一边感悟天地,一边归纳总结。
随着感悟加深,江微尘觉得胎息状态除了念息和神息外,应该还有第三种状态。
江微尘隐隐觉得自己若能进入第三种状态,那心界之内,心力衍生有灵众生无情感,无独立意志的问题或许会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