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省。
京州市。
汉东省委大院。
此时。
等待的时间漫长而煎熬。
门外的声浪一波高过一波,冲击着警卫组成的单薄防线。
沙瑞金站在那里,挺直的脊背下是难以言喻的憋屈。
他一个封疆大吏,竟被逼到要低声下气去请一个区委书记来平息自己地盘上的风波!这简直荒谬绝伦!
终于,小白的身影再次出现在视野尽头,他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引着两个人快步走来。
前面是苏哲,步伐沉稳,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凝重,没有惊慌,也没有得意,只是满脸稳重。
这副模样,也确实是气派至极。
在他身后半步,是面色平静但眼神锐利如鹰的刘萍。
很快。
苏哲赶到沙瑞金面前。
刘萍则是站在了省委领导的边上。
她只是个外人。
现在不方便站的太靠前。
沙瑞金满脸激动。
“同志们!苏哲同志来了!”
说着。
沙瑞金侧过身,手臂有力地指向刚走到他身边的苏哲,“这位,就是我们的光明区委书记,苏哲同志!他很好!很安全!现在,就站在大家面前!”
这一嗓子,如同在滚油里泼进了一瓢冷水。
“轰——!”
整个广场瞬间被点燃了!积蓄已久的情绪找到了唯一的宣泄口,爆发出山崩海啸般的狂热回应!
“苏书记!”
“苏书记出来了!”
“苏书记没事!太好了!”
人群像被无形的巨手推搡着,猛地向前涌动。
无数的横幅疯狂地挥舞起来,那一片鲜红在阳光下激烈地跳跃、翻滚。
“保护苏书记!”
“苏书记不能走!”的口号声不再是杂乱无章,而是汇聚成一股震耳欲聋、排山倒海的洪流,冲击着省委大楼的每一块砖石,也冲击着在场每一位汉东省领导的心房。
一张张面孔因激动而涨红,眼睛里闪烁着纯粹的、不容置疑的信赖与热切。
有人奋力踮起脚尖,只为看得更清楚一点;
有人高高举起手机,拼命想要记录下这一刻;
更有人欢呼不止。
这股扑面而来的、纯粹而炽热的拥护力量,让站在苏哲身边的沙瑞金、李达康等人,心头巨震,脸上火辣辣的同时,也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甸甸的压力。
民心所向,竟至于斯!
此时。
沙瑞金和苏哲背后。
祁同伟满脸冷肃。
他本人,既是领导。
也是这一次亲自执行安保的人。
沙瑞金见苏哲已经站在了台前与群众对话,他便退后了一步,站在了祁同伟身旁。
他看了一眼祁同伟。
该说不说。
这位省公安厅长虽然为人有些谄媚,官声也不太好,社会上关于他的风言风语不少。
肯定是廉洁和生活作风存在问题的。
但是,他的工作能力也确实不错。
哪怕是在数个省工作过,也在中枢部委担任过一把手。
沙瑞金见过的安保工作人员无数。
像祁同伟这样专注又专业的,也是仅此一位。
事实上。
祁同伟本身就是一个安保专家。
这并非虚名,而是他用无数个日夜的呕心沥血和近乎偏执的细节把控,硬生生锤炼出来的金字招牌。
这么多年来,从他担任省公安厅副厅长的时候起,就敏锐地意识到安保工作的重要性远超其表面辛劳——它是距离权力核心最近、最能直观体现“忠诚可靠”和“能力卓越”的关键岗位。
从那以后。
无论是中枢下来的首长、要员,还是汉东省内主要领导的重要调研、视察、会议乃至像今天这样突发性的群体事件,安保方案的顶层设计、核心环节的部署落实,无一例外都出自祁同伟之手。
甚至很多时候,他都会亲自部署、亲自安排,亲自到场指挥调度,必要时更会亲自陪同,亲自保卫在领导身侧。这份“亲力亲为”,在旁人看来是辛苦,在他眼中,却是无价的机遇。
安保工作,千头万绪,繁复异常。
从路线勘察与清场布控开始,需要精确计算领导活动轨迹,提前数日甚至数周反复踩点,识别沿途所有潜在风险点高楼、制高点、复杂路口、人群聚集区等等...
部署明暗哨、狙击点、观察哨,规划备用路线和紧急撤离通道。
清场范围、警戒线设置、物理隔离设施的摆放,都必须精确到米。
再到人员背景审查与证件防伪, 对进入核心区域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极其严格的政治审查和背景筛查,不留任何死角。
以及动用一切技术手段和人力情报网络,实时监控网络舆情、社会动态,排查重点人员动向,对可能出现的抗议、袭击、突发疾病等各类风险进行预判,并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
这其中,还包含了通讯保障与电子屏蔽、现场秩序维护与人流疏导、应急处置与快速反应、后勤保障与医疗保障等等等等...
其中辛苦,自不待言。
每一项工作,都要求绝对的细致、绝对的可靠、绝对的万无一失。任何一个微小环节的疏漏,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政治事故。
其工作强度之大、精神压力之巨、耗费精力之多,足以让常人望而生畏。
然而,祁同伟不仅扛了下来,而且完成得近乎完美。
他有着超乎常人的精力,能在指挥中心连续熬上几个通宵,双眼熬得通红却依然思维清晰。
他对细节有着近乎病态的苛求,从警戒线的颜色反光度,到警卫人员站立时脚尖的角度,从通讯频道呼号的简洁性,到应急车辆停放的位置是否能在5秒内启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他心思缜密,总能提前预判到别人想不到的风险点,并悄无声息地将其化解于无形。
遇到了突发状况,也能迅速做出最有利于保护领导和控制局面的决策。
那份临危不乱的沉稳,让所有参与行动的干警都深感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