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天时间处理朝政。
大朝会议事,没有了世族官员阻扰。
完全成了秦布衣这货的一言堂。
不过秦布衣也不会过于武断。
自己姥丈人,右相李玄龄还是十分有能耐的。
他看似是司马雍的门生。
可如今完全是在为秦布衣办事情。
靠着他的丞相身份,真正的完成了相府的开府建牙。
最早的时候,李玄龄名义上是百官之首。
实际上是由司马雍把持。
然而世族被秦布衣彻底血洗之后。
一切都改变了。
大朝会上再度见到须发皆白的司马雍。
看得出,这位老狐狸,已经将野心磨的差不多了。
最早他还希冀,秦布衣他们有什么闪失。
然而浮梁打败饶州叛军。
楚地平叛,击溃南蛮部族。
一桩桩一件件,已经越发稳固大周朝廷。
南方世族虽然依旧有百万大军席卷三五,赣地,福州,两广区域。
但是这些世族叛军不得人心。
两年多,快三年了。
叛军所过之处,都会进行劫掠洗劫。
就算是保证一定的生产,那也是管着自己的基本盘。
只要是对外,那就是劫掠厮杀。
秦布衣在楚地玩儿传单舆论战的时候。
其他地方也没有闲着。
青衣卫拓展到十万人。
遍及整个大周。
南方渗透之后,直接运了大量报纸和传单过去。
细数世族狗咬狗的罪状,草菅人命,为祸一方。
另外讲述朝廷在楚地,江河诸省等地分田地,农具,减免赋税。
对比一下世族所作所为。
稍微有脑子的世族之人都知道。
南方的叛乱,最终的结果和楚地没什么区别。
不得人心的军队,就是叛军。
秦布衣虽然搞得天下大乱。
可他是准备好了的。
多次割韭菜,准备粮食,物资。
直接是准备了三年都有盈余的粮食物资。
这才开启乱战。
如今南方乱了两年。
秦布衣真正开始用兵剿匪,也就一年半时间。
准确来说,剿匪打仗的时间,只用了六个月。
其他时间,要么屯垦,要么改制,土改。
更多的时候,还是对地方进行改制。
为了走一步改一步,秦布衣平叛的速度很慢。
这也是因为火药补给太慢的缘故。
可随着勋贵利益集团的加入。
火器的生产越来越快。
各方发展,产业的扩展,也越来越广。
这是个好消息。
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手,也需要催生一批利益集团。
这有利于进一步发展。
秦布衣对朝堂的改制,也在有意推动。
如今一年多时间没有皇帝上朝,其实也无关紧要。
有内个处理普通事物。
大事交给六部,丞相,勋贵,一起决策通过。
这已经有点民主集中制度的雏形了。
皇帝算是成了吉祥物。
秦布衣内心所想,是君主立宪加民主集中。
这算是给老秦家和老萧家打个补丁。
免得完全被灭族。
当然,在工业革命没有彻底完成,生产力发展不够高,人们思想没有彻底转变之前。
秦布衣和萧倾凰,还是皇权直接掌控天下。
这依旧是根本。
但是很多聪明人都注意到了。
秦布衣的改制,可是在剥离皇帝的权利。
这不是什么好事,可对于很多人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
对如今掌控军权,掌控实权的秦布衣两口子来说。
天下大事,还是他们一言而决。
大朝会,萧倾凰这娘们儿直接靠在龙椅上打瞌睡。
秦布衣在下面讲述大周一五计划的规划和发展。
什么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工业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技部,国家银行,国家图书馆,大小学……
多个部门设立。
也算是引起了朝廷震动。
不过,很多部门,大部分人是两眼一抹黑,根本不明白是什么东西。
最让很多官员不满的是。
秦布衣对国家银行格外重视。
甚至直接分割了户部的财政大权。
这可是让户部官员着急了好一会儿。
更让户部官员愤怒的是,亲笔找来的银行官员,竟然是一群商人掌柜。
整个大朝会,口水战直接打了起来。
要不是萧倾凰被吵醒了,大骂了一通。
秦布衣都有点压不住的感觉。
无他,涉及到各部门切身利益。
哪怕这些官员都愿意妥协,可也有些忍不了。
银行分割了户部权利。
科技部分割了工部的权利。
工部被分割了不止一种权利。
到最后,工部只有工程规划,核算的权利。
这让工部官员比户部跳的还厉害。
礼部这次给了很多任务,也分割了两个部门,但是权力并不没有因此减小。
反而是巨大投入。
大量的启蒙书本,以及各州府图书馆修建。
对于礼部来说,都是名利双收的好事。
唯一让礼部官员不满的是。
秦布衣宣扬的科学,非圣人之学。
也是扯皮不断。
但是秦布衣和萧倾凰携南征平定楚地叛乱之威。
也没人敢反对的。
如今的大周,完全就是两夫妻的一言堂。
虽说官员们也吵着要让两夫妻妥协,改变缓和。
但政令还是强行推动。
已经是天下大乱级别的变革了。
多一些变革,大家也见怪不怪。
最重要的是。
秦布衣给大家的俸禄工资涨了。
一些留京的世族官员,已经和族里切割。
大家也得不到族中多少资金支持。
在京都这种高消费的地方,很多人生活开始显得很拮据。
秦布衣提高官员待遇,高薪养廉,各种补助。
对于最近提拔的大量寒门官员来说,算是非常照顾了。
大周一五计划确定了政策方向改革之后。
就开始推行,先是进行一些地方的试点,在推及全国。
秦布衣给新军放了三个月的长假。
能够让所有官兵有足够的时间回去省亲。
以他们这次连番作战的奖励,足够他们回去娶妻生子,成家立业的了。
如今已经是六月天了。
马上酷暑来临。
这么热的天,其实不适合征战。
非战斗减员会非常高。
为此。
秦布衣准备等到秋季凉爽之后,挥兵南下。
如今算是稍微休整,继续储备物资。
另外,舆论战也要继续打起来。
秋收也要格外重点照顾。
大量的收割型铁制农具打造出来后,开始发放全国。
为了保障农业这个基本盘,秦布衣是直接免费补贴。
南方因为战乱,粮食税赋都不可能获取。
再加上免税三年制度。
只能用商业办法回收粮食,避免谷贱伤农。
秦布衣回到京都整训,其实要处理很多事情。
这段时间,进一步改制会出现大小麻烦,秦布衣需要在京都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