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我们就走到了食堂。食堂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我们找了个空位坐下,点了一些简单的早餐,边吃边聊起天来。
吃完早餐后,我们就各自前往自己的教室,为今天的课程做准备。我来到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拿出课本和笔记本,等待老师的到来。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一天的课程就结束了。我收拾好书包,和同学们一起踏上了回宿舍的路。
在回宿舍的路上,我们经过了公告栏。我本来没有太在意,但是周杰突然停下了脚步,一把拉住我,指着公告栏的方向兴奋地说道:“哎,刘洋,快看!好像是关于重阳节活动的具体安排出来了!”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公告栏前围了一群同学,他们正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我本来对这个活动不是很感兴趣,但是看到周杰这么兴奋,我也忍不住好奇起来。
“嗯,那我们也去看看吧。”我饶有兴致地说道。
“好啊,走吧。”周杰爽快地应道,随即便拉住我的手,快步朝公告栏走去。
我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艰难地穿梭着,好不容易才挤到了公告栏前。我踮起脚尖,伸长脖子,透过层层叠叠的人缝,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勉强看到了那张崭新的红头通知。
只见通知的最上方,用烫金隶书写着“九九重阳·非遗进校园”八个大字,这八个字犹如被阳光照耀一般,金光闪闪,熠熠生辉。其字体刚劲有力,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在这八个大字下方,通知内容被分成了三栏,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小字,犹如繁星点点,让人眼花缭乱。
我定睛一看,左边一栏的标题是“非遗展演”。在这个标题下,详细列出了掐丝珐琅、吹糖人、皮影戏、剪纸、木版水印等五个项目。每个项目后面,都紧跟着一位老艺人的名字,仿佛这些老艺人就是这些非遗项目的守护者,他们的名字与这些古老的技艺紧密相连。不仅如此,每个项目还特别注明了现场收徒,而且名额有限,仅限二十名。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对于那些对非遗技艺充满热情的学生来说,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事情。
中间一栏的标题是“重阳诗会”。这个诗会要求参与者以“登高”和“敬老”为主题,现场命题,当场吟诵。这对于那些喜欢吟诗作对、擅长文学创作的同学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展示才华的绝佳机会。他们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文学才华,用诗歌来表达对重阳节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而右边一栏,则是我最为关注的“青英演武会”。这个演武会的通知栏前,人群拥挤不堪,水泄不通。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勉强挤到前面。我眯起眼睛,仔细寻找着与我相关的信息。终于,在第三行,我看到了“学生组”这三个小字,它们虽然不起眼,但对我来说却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