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境内,一处原本风景秀丽的河谷,此刻却弥漫着一股令人不安的腥甜气息和隐约的哭嚎声。
星宿派的临时营地扎在这里,旗帜歪斜,篝火旁散落着各种毒虫罐子和炼药残渣,显得乌烟瘴气。
丁春秋坐在一张虎皮大椅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手中盘着两颗淬毒的钢胆,发出“咔哒咔哒”的烦躁声响。
派出去的弟子又一波波无功而返,带来的不是抓错的孩子,就是哪个村子又起了瘟疫(多半是他们自己散播毒物所致)的坏消息。
连幼童萧峰的影子都没摸到!
更让他心烦意乱的是,江湖上的风声越来越紧。
不少自诩正义的门派和独行侠已经放出话来,要联手剿灭他这祸害大理的“星宿老怪”!
虽然他丁春秋不怕这些乌合之众,但终日被追杀,终究是麻烦。
而最让他心底发寒的是——时间!
一天天过去,萧峰那恐怖的实力正在飞速恢复!
一想到那个如同战神般的男人恢复功力后,得知自己在他最虚弱时如此搜捕、甚至残害无辜孩童……丁春秋就感到一股寒气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
那绝对是灭顶之灾!
就在这时,一个机灵的弟子连滚爬爬地跑进来,气喘吁吁地汇报了最新的江湖传闻——
慕容家袭击辽国皇宫惨败,鸠摩智临阵倒戈,如今在辽国享受荣华富贵!
“什么?!鸠摩智那贼秃?!”
丁春秋猛地站起身,钢胆都不盘了,眼睛瞪得溜圆,“他在辽国享福?!”
一股极其复杂的情绪瞬间涌上心头:先是震惊,然后是难以置信,接着是强烈的嫉妒,最后……是一种豁然开朗的狂喜!
对啊!
我怎么没想到?!
鸠摩智算什么?
一个吐蕃番僧,跟萧峰非亲非故,甚至还有点旧怨!
他都能靠着背叛慕容家投靠辽国,混得风生水起!
那我丁春秋呢?!
我的养女阿萝是萧峰的贵妃!
我的老相好师叔李秋水也在辽国皇宫!
我的乖徒弟阿紫更是萧峰手下得力的干将!(丁春秋选择性忽略了阿紫更恨他的事实)
我丁春秋和萧峰的这关系硬得多啊!
我可是萧大王的“自己人”啊!
之前搜捕萧峰?
那是误会!
那是被慕容复那小子蒙蔽了!
不知者不罪嘛!
现在我去投靠,那是迷途知返!
是弃暗投明!
是带着整个星宿派的实力去帮助辽国对抗慕容龙城那个老不死的!
等萧峰恢复功力,一看我丁春秋如此深明大义、雪中送炭,岂不是要大加封赏?
到时候,荣华富贵、权势地位,岂不是唾手可得?
说不定比鸠摩智那贼秃混得还好!
丁春秋越想越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之前的恐惧和烦躁瞬间被巨大的贪欲和投机心理所取代!
丁春秋脸上阴霾尽扫,换上了一副“幡然醒悟”、英明决断的神情,他猛地一挥衣袖,对聚集过来的众弟子朗声道:
“徒儿们!我等此前受慕容家蒙蔽,行差踏错,险些酿成大祸!实在不该!”
众弟子面面相觑,有点跟不上老仙的思路。
受蒙蔽?
行差踏错?
之前不是您老人家最积极要抓萧峰换好处吗?
但没等他们细想,丁春秋继续慷慨陈词,仿佛真是刚刚想通了一样:
“如今慕容家倒行逆施,袭击辽国皇宫,已然身败名裂!
而那吐蕃番僧鸠摩智,尚能弃暗投明,得享辽国富贵!
我星宿派与辽国萧大王渊源深厚!
萧大王贵妃娘娘是我养女!
太后娘娘是我故交!
你们的阿紫师姐更是大王近臣!”
丁春秋自动给李秋水升了级,忽略了辽国没有太后,李秋水也不是的事实:
“我等岂能再于此地蹉跎岁月,与那些迂腐之辈纠缠?”
“即刻起!收拾行装!随老夫北上辽国,投奔萧大王麾下!”
“助辽国扫平叛逆,共建大业!届时,尔等皆是从龙功臣,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
……
……
丁春秋的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瞬间点醒了还在害怕被追杀、更害怕萧峰报复的星宿派弟子!
对啊!
我们去投靠萧峰啊!
老仙英明啊!
巨大的恐惧瞬间转化为狂喜和谄媚!
所有星宿派的弟子“呼啦”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各种肉麻至极、花样翻新的阿谀奉承如同潮水般涌来:
“老仙英明!老仙烛照万里,算无遗策!弟子等愚钝,竟未能早窥老仙深意!”
大师兄摘星子率先开口,一脸“恍然大悟”的崇拜:
“师尊此举实乃惊天动地、泣鬼神之高招!弃暗投明,顺应天意!
那辽国萧大王得师尊相助,如虎添翼,扫平慕容逆贼指日可待!”
旁边一个弟子赶紧跟上:
“星宿老仙,法力无边!
不仅神通盖世,更是目光如炬,深明大义!
此等胸襟气度,天下何人能及?”
紧接着另一个弟子声情并茂:
“老仙关系硬朗,背景深厚,那鸠摩智算什么东西?
也配与老仙相提并论?
我等此去辽国,定能受到最高礼遇!”
星宿派一个女弟子娇声附和,眼中放光,仿佛已经看到了绫罗绸缎:
“没错没错!
老仙去了,那辽国国师之位,定然非老仙莫属!
鸠摩智只配给老仙提鞋!”
“老仙带领我等走上光明大道!弟子等誓死追随老仙,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老仙恩德,天高地厚!弟子等永世不忘!”
……
……
……
这些马屁拍得丁春秋通体舒泰,飘飘欲仙,仿佛自己真的做了一个无比英明、泽被苍生的决定。
他捋着胡须,得意洋洋,连连点头:“嗯~不错,不错,尔等能明白为师的苦心便好!起来吧,速去准备!”
“谨遵老仙法旨!”
众弟子欢天喜地地爬起来,手脚麻利地开始收拾东西,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轻松和期待的笑容。
他们似乎完全忘记了,就在片刻之前,他们还在为了抓住“幼童萧峰”而四处下毒、祸害乡里、弄得大理怨声载道、自己也提心吊胆怕被正义之士追杀,更怕萧峰恢复后的报复。
现在,这一切“小小的不愉快”都被他们选择性地遗忘了。
仿佛那些恶行从未发生过,他们从一开始就是心向辽国、深明大义的“自己人”。
这种集体性的失忆和毫无心理负担的转向,正是星宿派赖以生存的“优良传统”。
很快,星宿派全派,调转了方向,带着新的野心和毫无廉耻的喜悦,浩浩荡荡地朝着北方——辽国的方向,狂奔而去。
留下的,只有大理境内无数破碎的家庭和深重的苦难,以及江湖正派人士更加坚定的追杀决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