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金銮殿早朝。
\"陛下,臣有本奏!\"户部侍郎赵德言手持玉笏出列,\"听闻陛下欲推广所谓占城稻,此事万万不可啊!\"
张无忌眯起眼睛:\"赵爱卿何出此言?\"
\"《周礼》有云:'种谷必因其地宜'。\"赵德言抖着花白胡子,\"我华夏自有嘉禾,何须蛮夷之种?况且贸然更替粮种,若遇灾年,恐酿成大祸啊!\"
殿中响起一片附和之声。张无忌注意到,这些反对的大臣多半与江南粮商有姻亲关系。
工部尚书徐光启突然出列:\"臣有异议。臣亲自查验过试验田,占城稻抗旱抗涝,实乃利国利民之良种!\"
\"徐大人此言差矣。\"
礼部侍郎冷笑,\"祖宗之法不可变。若人人都学陛下亲事农耕,士农工商的体统何在?\"
争论持续到日影西斜。
张无忌摩挲着龙椅扶手上雕琢的稻穗纹样,忽然想起离京前小荷说的话:\"稻子才不管什么体统呢,给它阳光雨露,它就还你满仓粮食。\"
\"够了。\"
他抬手止住争吵,\"传朕旨意:在江浙、湖广设十大育种场,由常遇春督建;选拔农家子弟百人入国子监农科学习;免试授予精于农事者'劝农使'官职。\"
赵德言脸色铁青:\"陛下!这是要动摇国本啊!\"
\"国本?\"张无忌站起身,玄色龙袍上的金线在夕阳下灼灼生辉,\"让百姓吃饱饭,才是最大的国本!退朝!\"
回到乾清宫,张无忌发现小荷正在偏殿等他。
少女换上了干净的棉布衣裙,正笨拙地跟着宫女学行礼。
\"免礼。\"他示意宫女退下,从案头取出一卷地图,\"来看看,这些红圈是朕规划的育种场位置。\"
小荷凑近地图,发梢带着皂角的清香。她突然指着太湖沿岸:\"这里不行,夏末多台风,会毁了秧苗。\"
张无忌挑眉:\"你怎知道?\"
\"我舅舅住在吴县呀。\"她眼睛亮晶晶的,\"去年台风来的时候,他们村的稻田全倒了,但山坡上的芋头没事。\"
窗外传来更鼓声。
张无忌若有所思地卷起地图:\"明日随朕去趟户部,朕要看看近十年的灾荒记录。\"
此刻的赵府密室中,烛火摇曳。赵德言将密信递给黑衣人:\"速将此信送至扬州林员外手中。记住,若被锦衣卫截获...\"
黑衣人将信笺吞入口中,翻身跃出窗外。
月光照亮了赵德言阴鸷的面容——那些靠粮价牟利的世家大族,绝不会轻易放弃嘴边的肥肉。
月光如水,洒在乾清宫的琉璃瓦上。张无忌负手立于窗前,指尖轻叩窗棂。
小荷已由宫女引去偏殿安歇,殿内只余更漏声声。
\"陛下,锦衣卫指挥使求见。\"太监轻声禀报。
\"宣。\"
铁塔般的汉子大步进殿,单膝跪地:\"启禀陛下,赵府确有异动。一刻钟前,有黑衣人自后墙翻出,轻功极佳,属下已派人追踪。\"
张无忌眼中寒光一闪:\"继续盯着,不要打草惊蛇。另派一队人马,暗中保护徐光启大人。\"
锦衣卫退下,张无忌从暗格取出一卷竹简。
这是锦衣卫整理的江南世家关系图,密密麻麻的红线如蛛网般交织。
他的手指停在\"林\"字上——扬州林氏,掌控漕运三十余年,去岁粮价暴涨时,其库中陈米可支应三军半年之需。
\"来人,备便服。朕要夜访户部。\"
子时的户部衙门静得出奇。
张无忌挥退随从,独自举灯穿行于档案架间。尘封的卷宗记载着触目惊心的数字:隆武三年,吴县水患,饿殍三千;隆武五年,两浙大旱,易子而食......而同年江南粮商的利润,竟比太平年景翻了五倍。
\"果然如此。\"张无忌冷笑。
忽然,烛火剧烈摇晃,一道银光破窗而入!
\"陛下小心!\"
暗处闪出四名锦衣卫,刀光交织成网。
刺客见行迹败露,竟咬碎毒囊自尽。
张无忌蹲下身,从刺客怀中摸出半块腰牌——正面赫然刻着\"漕运司\"三字。
\"好个赵德言。\"
张无忌攥紧腰牌,指节发白,\"传令常遇春,育种场护卫增派三倍。再让杨逍调一队五行旗好手,暗中排查各州府粮仓。\"
三日后早朝,赵德言率先出列:\"陛下,老臣听闻户部昨夜遭贼,可有遗失要紧文书?\"
他花白胡子下的嘴角微微抽动。
张无忌不答,反而转向群臣:\"诸位爱卿可知,去年扬州粮价为何突然翻倍?\"
他猛地将一叠账册掷于殿中,\"因为有人提前三个月收购新粮,又在青黄不接时放火烧了官仓!\"
满朝哗然。赵德言脸色煞白:\"陛下切莫听信谗言......\"
\"谗言?\"
张无忌击掌三声。
锦衣卫押着个五花大绑的商人进殿,正是扬州林员外。
\"此人昨夜欲携十万两银票逃往琉球,被截获时身上还带着赵大人的亲笔信。\"
徐光启颤巍巍捡起散落的信纸,念道:\"......育种场建成之日,当以火油焚之......\"
老尚书踉跄后退,\"赵德言!你这是要天下百姓的命啊!\"
张无忌缓缓起身,玄色龙袍无风自动:\"朕本欲以仁治国,奈何尔等视民如草芥。\"
他拔出腰间天子剑,寒光映得满殿皆白,\"赵德言勾结奸商,欺君罔上,祸国殃民——斩!\"
剑光闪过,血溅玉阶。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几个与江南世家有勾连的官员已瘫软在地。
\"传旨。\"张无忌甩去剑上血珠,\"江南七大粮商全部收监,家产充公;各州府开仓平粮,胆敢哄抬粮价者,诛九族!\"
他目光扫过战栗的群臣,\"占城稻推广之事,谁还有异议?\"
殿中死寂。
忽然,小荷的声音从侧门传来:\"陛下,太湖边的育种场该换到绍兴去。\"
她抱着个陶罐走进来,竟不惧满地鲜血,\"这是舅舅捎来的山芋,说能在台风天活下来的都是好种苗。\"
张无忌收剑入鞘,冷峻的面容终于露出一丝笑意:\"准奏。另擢升小荷为司农女官,专司育种选址。\"
他拾起滚落殿中的山芋,高举过顶,\"诸卿记住——民以食为天。谁让百姓饿肚子,朕就让他掉脑袋!\"
退朝钟声响彻紫禁城。
张无忌走出金銮殿时,东方既白。
他望着宫墙外冉冉升起的炊烟,恍惚又回到光明顶的晨曦中。
明教义军所到之处,饥民分粮的欢呼声,比什么万岁万岁万万岁都来得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