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柴桑北门,王门也在率军对柴桑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双方激战一天时间,仍相持不下,看到破城无望,陈军就撤退了。
高顺和沮授碰了个面。
“先生,从今日攻城来看,敌军恐怕打算死守柴桑了。程普和那孙皎皆是骁勇善战之将,一旦死守,我军想破城,也是不易呀。”
“嗯。”
“若是强攻不下,唯有放缓进攻,待一段时间后,柴桑缺粮,必会士气大降,届时再看看有没有机会破城。”
“嗯!”
沮授低着头,只顾着“嗯”几声,让高顺感到奇怪:“公与先生,你在想什么呢?”
“哦,我在想有什么办法能够破城?”
高顺以为沮授有办法了,一阵惊喜:“那想到办法了吗?”
“没有。”高顺稍稍失望。
“但,有一计倒可以试试,或许可以瓦解南昌的防守。”
“什么办法?”
“若能离间贺齐和吴奋之间的关系,或许有帮助。”
……
南昌城南门城下,太史慈担当起主攻的重任。转眼间,他攻南昌已有一个月时间了,初时,他一直奋力攻城。可是,南昌兵力不弱,贺齐又固守不出,他想破城并不容易。
高顺击败程普后,豫章战局发生变化,太史慈反而不想打了,他带着少数士兵,以盾牌掩护,来到城下,准备劝降贺齐。
“贺将军可在?”
贺齐看到太史慈,就怒火中烧,先骂上了:“太史慈,吴侯待你恩重如山,你敢背叛吴侯,真乃无耻小人。”
“哈哈哈哈,何为恩重如山?当年我降孙将军,孙将军待我恩重如山,我为孙将军镇守海昏,与麻保贼交过战,亦与刘磐、黄忠数次交战,保豫章周全八年了,已是报了伯符之恩,恩情早已还清。孙将军去世之后,吴侯继承基业,诸将皆有封赏,唯有我被排除在外,吴侯早已把我给忘了。直到去年,吴侯才想起了我,我才得以任职中郎将,官职还不如你大。”
说到这里时,太史慈感到心里一阵酸溜溜的,他也嫉妒贺齐。贺齐跟孙策的时候比他长两三年时间,如今已是官拜将军。这将军还是朝廷封的,刘备为了拉拢孙权,封了不少将军。
贺齐顿时无语,说实在话,太史慈在海昏待了八年时间,看似据兵一方,但受地势所限,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如果换成他,他也受不了。
“哼,你驻守海昏,担任要职,吴侯岂会忘了你?两年前在吴城,我还亲耳听到吴侯夸奖你之能,却想不到你会背叛吴侯,为人臣者,当以忠义为先,你不过狡辩而已。”
“哈哈哈哈,我与吴侯连面都没见过,吴侯凭会夸我,分明是你说谎……今我投齐王,乃是弃暗投明,良臣择主而侍,不瞒你说,早在十二年前,我还在青州北海之时,齐王重我之勇,千里迢迢从济南赶来招募于我,可惜当时我已决定南下扬州,以至于错失良机。今我再投齐王,算是补了当年的遗憾。”
太史慈是来劝降的,不是跟贺齐谈论自己的事情的,他连忙改变话题:“贺公苗,想必你也知道当前形势,南昌被围,程普率军支援,已被我军击败,全军覆没,今程普和孙皎已弃了柴桑渡,据守柴桑,手里兵力不过三四千,却缺乏粮草。”
“用不了多久,柴桑必被攻破,届时就算我攻不下南昌又如何?你又能守到什么时候?你若识相的话,不如献城而降,保住自己及家人的性命,亦是一件好事。”
“太史慈,你这背信弃义之徒,还敢在这里聒噪?我必死战到底,以报吴侯之恩,你赶紧滚,否则我下令放箭了。”
“你又何必如此呢?朝廷衰败已久,天下大乱已有二十余年,各地百姓苦不堪言,唯有齐王起兵于青州,十余年来平定天下各地,今齐王大军南下,气势磅礴,吴侯岂是敌手?你若不早做打算,将来后悔莫及呀。贺公苗,想想你的家人,他们何辜?若你执迷不悟,将来累及他们,你贺家恐怕要绝后了。”
太史慈说起家眷时,贺齐微微一动,他是会稽人,家眷都在家乡,心里既担心又挂念。
“哼,既然你不撤退,那我就放箭了……放箭……”贺齐毛躁,一声令下,士兵射箭攻击。
陈军士兵只好架起盾牌,护送太史慈撤退回去。劝降不成,太史慈也有些恼火,就下令进攻。
陈军盾兵如黑潮涌动,缓缓压向城门。江东军箭矢破空而来,盾兵脚步未乱,继续推进。
待距城墙五十步,陈军弓兵突然从盾阵间隙探出,强弓齐发,箭矢如蝗扑向城头,双方对射激烈。
陈军借云梯攀爬城墙,然而南昌城墙高逾三丈,城头江东军推下滚木礌石,攀爬者纷纷坠落,能登上城头的并不多。
激战半日,陈军伤亡惨重,太史慈长叹一声,下令鸣金收兵。
……
南昌西门,成廉率军列阵,却并没有发动进攻。他手里都是骑兵,攻不了城,他率军列阵的目的是,让江东军受到牵制,以助太史慈攻城。
……
话说太史慈攻城不下,正想回城,士兵跑来:“报将军,公与先生派人送来书信。”
“哦,拿来我看看。”太史慈知道沮授在陈军中的地位非同小可,在豫章战场,那是军中二把手,权力还在他之上,他可不敢怠慢。
他看完了信,心中疑惑:“公与先生之法,真可行?不管了,先试试再说。”
次日,太史慈又带着一些士兵,来到城下。
“公苗可在?”
“太史慈你不攻城,来城下作甚?”
“今日前来,只想与你谈谈往事。”
“你我已是敌人,立场有何好谈的?”
“当年你我同为孙将军效力,亦有交情,怎么不能谈?”
贺齐的怒火消了许多,想了想,竟没有反对,两人一个在城外,一个在城头,聊了半刻钟时间。太史慈回去后,并没有下令攻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