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青云门的广场上,照亮了忙碌的人群。重建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在各派弟子的齐心协力下,破损的建筑已经修复了大半。
\"小心!\"李青云指挥着几名弟子抬起一根大梁,\"对,就放在那个位置。\"
这座正在重建的是青云门的藏经阁,不但要修复原有的建筑,还要按照新的规划增加一些设施。比如专门用来收藏各派交流心得的区域,以及供弟子们研习武学的静室。
\"李师弟。\"木真人匆匆走来,\"你看这个阵法布置如何?\"
他展开一张图纸,上面画着复杂的阵法图案。这是他根据这次战斗的经验设计的新防御阵法,不但能抵御外敌,还能在紧急时刻保护藏经阁中的典籍。
\"不错。\"李青云仔细查看图纸,\"不过这里的布置可以稍作调整。如果把这两个阵眼的位置互换,不但能节省灵力消耗,还能增强防御效果。\"
\"有道理!\"木真人眼前一亮,立即修改图纸。
这时,苏雨晴带着几名弟子从远处走来。她手里抱着一摞医书,正是从青木谷借来的珍贵典籍。
\"这些都是青木前辈推荐的医书,\"她将书递给李青云,\"他说这些都是治疗内伤的良方,对门派很有帮助。\"
李青云翻开医书,只见里面详细记载了各种疗伤药方,以及针灸推拿的诀窍。有了这些,他就能更好地照顾那些在战斗中受伤的弟子。
\"对了,\"苏雨晴突然想起什么,\"刚才破虚子师叔来过,说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什么东西?\"
\"是在清理战场时找到的。\"她神秘地笑笑,\"走,我带你去看看。\"
两人来到一间偏殿。破虚子正在研究一堆残破的竹简,那是从寒梅剑客的老巢中找到的。
\"你们来得正好。\"破虚子指着竹简,\"你看这些记载,都是上古时期留下的武学心得。虽然大部分都已经残缺不全,但其中的一些想法很有启发性。\"
李青云拿起一片竹简仔细查看。上面记载的确实是一些独特的武学见解,比如如何借助天地之力来增强招式威力,如何在对敌时洞察对手破绽等等。
\"这些见解和我们这次的经历很相似。\"他若有所思,\"看来古人早就总结出了这些道理,只是后人没能好好继承。\"
\"所以我在想,\"破虚子说道,\"不如把这些整理出来,配合我们这次的实战经验,编成一部新的武学典籍。这样既能传承古人智慧,又能为后辈提供参考。\"
\"好主意!\"苏雨晴双眼发亮,\"我们还可以把阴阳共鸣之术的心得也写进去。\"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欢呼声。原来是几个山下的村民送来了粮食和物资,是专门用来犒劳参与重建的弟子们的。
\"这些都是乡亲们自发凑的。\"为首的老者说道,\"多亏了各位及时制止了寒梅剑客,否则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不知要遭多少罪。\"
李青云连忙道谢:\"应该的。我们修习武艺,本就该为百姓解忧。\"
\"对了,\"老者从怀中取出一个包袱,\"这是我们村里一位老铁匠留下的。他说这些年一直在研究打铁之术,想着有朝一日能为侠义之士铸剑。虽然他已经去世了,但这些心得或许对各位有用。\"
打开包袱,里面是一本厚厚的笔记。翻开一看,全是关于铸剑的详细记载。从选料到锻造,从开刃到开光,每一个步骤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这......\"李青云心中一动,\"这不就是我们正需要的吗?\"
确实,之前那些被寒梅剑客害死的铸剑师,他们的技艺差点就此失传。如今得到这本笔记,正好可以作为重建铸剑坊的参考。
\"先生,\"他郑重地对老者说道,\"这本笔记对我们太重要了。不知能否让我们好好研究一下?我保证会把这些技艺传承下去,不让前辈的心血白费。\"
\"当然可以。\"老者欣慰地点头,\"老铁匠生前就常说,他这一身本事不能带到棺材里去。能有人愿意继承,他在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
就这样,重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派弟子分工合作,既修复受损的建筑,又整理收集各种武学典籍。百姓们也纷纷前来帮忙,送来粮食物资,有的甚至主动请缨参与劳作。
专门的医疗团队在李青云的指导下成立了,不但救治受伤的弟子,还会定期下山为百姓看病。阴阳共鸣之术也开始在有资质的弟子中传授,为武学开创了新的方向。
那些投降的敌人也得到了新生的机会。他们在严格监管下参与重建,渐渐地放下了过去的心结,有的甚至主动请求加入各个门派,重新开始修习正道武学。
九大节点在新的封印阵法加持下变得更加稳固,各派轮流派人驻守,既确保安全,又能让弟子们得到历练的机会。
这一天,李青云和苏雨晴正在巡视刚完工的藏经阁,突然看到一群孩子在院子里玩耍。他们正在模仿武林高手过招,有的用木棍当剑,有的学着吹口哨冒充笛声。
\"看来我们的故事已经传开了。\"苏雨晴笑道。
\"是啊。\"李青云望着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希望他们能在这个太平盛世中长大,永远不必经历我们这一代的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