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地多400斤,十亩地便多4000斤,一万亩、十万亩、乃至整个凉州的土地,又能多出多少粮食?
想到这里,杨峥瞬间不淡定了,追问道:“为何陈家村亩产可达400斤,而庸凉县却只能亩产1800斤?”
“因为肥料的区别。”
早已了解过情况的唐清不假思索的回答道:“陈家村人多地少,村内又养着大量的牲畜,因而陈家村的肥料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不缺肥料的情况下,陈家村种植的庄稼自然能够长得更好,更加高产。”
在没有化肥的九州,人畜产生的粪便便是庄稼最好的肥料,没有之一。
陈家村仅有一千来亩地,人口却有数万,更有数十万牲畜,这些人和畜产生的粪便在经过堆肥之后用来给一千亩地施肥完全是绰绰有余,所以,陈家村种植的庄稼往往能够得到高产的结果。
反观庸凉县……
人口密度远远比不上陈家村,肥料自然也就稀缺了许多,富贵小麦的亩产,也远远比不上陈家村。
“原来如此。”
听到唐清解释的杨峥瞬间恍然,放牛娃出身的他自然接触过农事,也知晓肥料对于庄稼的重要性,因而很容易便接受了庸凉县亩产比陈家村低400斤的结果。
不过……
一想到那多出的四百斤亩产,杨峥还是心有不甘的问道:“唐先生,这富贵小麦的亩产,不知能不能再高上一些,不求能赶上陈家村的2200斤,有个2000斤也不错啊!”
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杨峥是没指望唐清能够回答的,不料唐清却是点了点头,说:“有。”
话音落下,杨峥眼睛一亮,忙道:“是何办法?”
“向陈家村购买肥料!”
唐清回答道:“陈家村农田并不多,因而村内的肥料根本用不完,这些用不完的肥料,陈家村自然不能浪费掉,于是陈先生召集了村内的许多老农一起想办法,将这些肥料制作成了有机肥。”
说到有机肥这三个字的时候,唐清的表情多少有些古怪,因为这个词对他而言,是个完全陌生的词。
“这有机肥乃是陈家村对粪肥的命名,在陈家村的老农以及工匠的妙手之下,粪肥不再是那般臭气哄哄的模样,而是颗粒状,无甚异味的有机肥,而这些有机肥,陈家村是会向外界出售的。”
唐清继续说道:“据下官所知,太苍郡各县官府便向陈家村购买了不少有机肥,因此……太苍郡各县的富贵小麦亩产亦不低,平均亩产约莫在2000斤左右。”
“2000斤!!!”
听到这个数字的杨峥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所有种植富贵小麦的地方中,凉州居然是最低的,这属实让杨峥有些难以接受。
“那庸凉县为何不向陈家村求购有机肥?”
问出这话的时候,杨峥多少是有一些愠怒的,既然知道有机肥能够增产,唐清和庸凉县一众官员为何不向陈家村购买有机肥?莫不是在尸位素餐?
“因为庸凉县穷啊!”
唐清诉苦道:“那陈家村的有机肥虽售价并不昂贵,可庸凉县耕地何其之多?若想要在庸凉县的所有耕地上都用上有机肥,便是掏空了庸凉县,也拿不出那般多的银子啊!”
“……”
面对唐清的诉苦,杨峥张了张嘴,竟有些无言以对。
庸凉县有多穷他是一清二楚的,事实上,整个凉州都很穷,各地的官员都在叫穷,即便是在明州处理明州事务的时候,都有不少凉州官员将信不远万里的寄到明州去,为的便是向杨峥诉苦,伸手要钱。
可杨峥又不是财神爷,哪来那般多的钱拨给各地的官员,于是只能无视他们的诉苦了。
“凉王。”
一番诉苦之后,唐清眼巴巴的看着杨峥,小心翼翼的问道:“这有机肥乃是庸凉县高产的关键,不知凉王可否拨下一些银子来,好让庸凉县能够种出更多的粮食?”
面对包括唐清在内,所有庸凉县官员那巴巴的眼神,杨峥嘴角不禁抽了抽,这些官员一个个都属狗鼻子的,早就知道他在幽州发了一笔横财,全都盯着他从鲁家手上缴获的钱粮。
可那批缴获的钱粮,粮食大多已经用于救助幽州百姓,所以……
他们盯上的东西便成了杨峥手上的金银财宝。
如今金银财宝虽然不如粮食好使,但却可以用来向陈家村购买许多东西,包括高产粮种,包括有机肥,包括牲畜等等等等,而这些东西,毫无疑问的都是可以改善官员自己管辖之地的民生状况的。
“凉王,庸凉县太穷了啊!还望凉王怜惜庸凉县百姓,能拨下一些银子来,让庸凉县百姓能够好过一些。”
“凉王,那陈家村的有机肥可是粮食增产的关键,恳请凉王能够赐予庸凉县一些银子,帮助庸凉县种出更多的粮食。”
“还望凉王怜惜百姓,拨下一些银子!”
“……”
在场的官员你一句我一句恳求着杨峥,而他们话里话外的意思就只有一个:请求杨峥拨款。
没办法,官府手上没钱,他们即便才能再高也难以施展啊!
买肥料需要钱,修桥铺路需要钱,救济老弱需要钱,哪哪都需要钱,无论是为了庸凉县百姓能够更好的发展,还是为了他们自身,他们都需要向杨峥请求拨款。
“行了行了!”
杨峥摆摆手,示意众人不要再说,而后开口道:“买有机肥需要多少银子你们先计算一番,而后写成折子递上来,届时本王自会批复。”
“多谢凉王!”
闻言,众官员神色一喜,跪在地上高呼凉王万岁。
“平身吧。”
杨峥神色淡淡的让众人起身,而后问唐清道:“唐先生,富贵小麦的收割何时开始?”
“明日即可。”
“好!”
杨峥满意的点点头,道:“先进城吧!明日本王要亲自参与秋收。”
“遵命。”
走进庸凉县城,杨峥能够感受到县内弥漫的喜悦氛围,秋收在即,即将迎来收获的百姓们自然十分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