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风向不太对啊……陛下忽然要现在给余太安平反,这该不会是冲着您来的吧?”
一名瞧着得有五十多岁的官员,凑在余震的跟前,一边贼眉鼠眼的看着不远处的其他官员,一边小声说道。
围在余震身边的官员足足有十几位,每一名官员的年龄都明显比余震大上不少。
可余震安安稳稳的走在这些官员的核心c位上,心安理得的看着这些官员们刻意稍稍佝偻着腰身来对他表达尊敬之意。
搁在刚刚抵达神都的时候,这些‘保守派’和‘投降派’的官员还对他不屑一顾。
结果仅仅这么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就成为了其中的支柱。
这里面自然不光是余震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在小朝会上敢于发声的勇气,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来自皇帝对余震表现出的亲密和信任!
从所有藩王陆续抵达神都开始,皇帝吴璃对九江王的态度就明显跟对其他藩王不同。
再加上前任九江王本就是‘保守派’和‘投降派’官员的核心,那么新任九江王有了皇帝的信任,自然会顺理成章的被这些‘保守派’和‘投降派’官员接纳,并迅速的被‘保守派’和‘投降派’官员推到最前面,成为类似于旗帜般的存在。
这些‘保守派’和‘投降派’官员考虑问题的方式并不复杂。
他们希望自身能够通过新任九江王同皇帝之间紧密的联系,对新皇形成更强的影响力。
朝廷的态度,说白了就是皇帝的态度,只要能对新皇形成强大的影响力,那他们的很多主张,其实就可以非常顺利的展开了。
而要做到这一点,新任九江王成为了他们的关键。
除了新任九江王以外,他们之中再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跟新皇有那样亲密的关系,并明显被新皇所信任!
基于新任九江王表现出来的跟新皇之间的关系,再加上前任九江王本就是他们这一类官员的精神领袖,那么接纳新任九江王后,把新任九江王推到台前、成为他们明面上带头人,就是非常合理的一种选择了。
原本一切都非常顺利,可万万没有想到,仅仅是过了个大年三十而已,怎么形势就突然间仿佛要急转直下了呢?!
“别慌,陛下应该只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明增强边军战力、以准备反攻妖魔的决心,不太可能是冲着本王来的!”
余震心里面因为父亲即将被平反而无比激动,表面上却是一脸阴沉之色。
沉声继续说道:“本王跟陛下的关系没有任何问题,不过今天这件事情,陛下确实没有提前跟本王进行过沟通,或许是受到昨晚那些事情的影响,这才临时做出的决定。
诸位安心,大将军已经死了二十年,这时候给他平反,对于当年的事情起不到任何影响。陛下既然想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表态,那咱们就先安分一些,别给陛下找麻烦。”
围在余震身边的几名官员互相看了看,眼神中都有些莫名的意味。
看起来似乎并不太相信余震所说的这些话。
但除了余震给出的解释以外,他们也不知道还能如何去理解这种情况的发生。
迟疑了片刻,又一名官员开口道:“王爷,您这几天要不要找个机会,主动进宫来拜见拜见陛下,看看能不能私底下跟陛下打听个准话出来?我这心里面总是有些不踏实,眼皮也直跳,好像会有什么大事发生一般。”
另外一名官员出言附和道:“没错,妖魔在神都的密谍居然能被清缴一空,这种事情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万一陛下受到这种事情的鼓舞,错误的认为妖魔很好对付,非要指挥着边军跟妖魔大军决战,那才是灾难!
妖魔到底有多么强大,咱们比谁都清楚!这么多年来,始终压制着咱们大周,导致咱们大周只能依靠边境‘结界’去勉强抵御妖魔的攻势。陛下是年轻人,刚刚登基,正是气盛之时,所思所想,难免会有疏漏之处。
咱们身为臣子,要做的就是为陛下拾遗补缺,避免陛下冲动行事。那些无知愚民骂咱们心向妖魔,朝中有官员认为咱们想向妖魔投降,这些都无所谓,反正咱们问心无愧!针对妖魔的计划,不管多么谨慎,都不为过!”
余震瞥了这名官员一眼,心里面对于这名官员大义凛然的样子很是嗤之以鼻。
表面上当然不会表现出来,只是神情凝重的点头道:“放心,本王知道该怎么做的。正月十五之前,本王会找机会入宫拜年。正月十五当天,陛下肯定也得再次在宫中摆酒,宴请所有藩王。等本王跟陛下沟通之后,再告诉你们详细的情况。”
“如此,有劳王爷了。”
“客气了,一切为了大周。”
“一切为了大周!”
此时的苏清和已经跟着吴璃来到了御书房。
大年初一,吴璃还是要在处理国事中渡过。
但跟以往不同的是,御书房里并没有内侍又或者宫女在侍奉。
吴璃批阅奏章的时候,是苏清和在旁边给吴璃打下手。
除了要给吴璃出谋划策以外,苏清和并不老实,整个人站在吴璃的身后,一边跟吴璃一起看奏章的内容、发表意见,一边将手探入吴璃的衣襟之内,肆意把玩着龙体。
对于苏清和的这种不老实,吴璃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之心。
甚至还时不时的更改坐姿,以方便苏清和能摸的更舒服。
两人的呼吸很快就变得急促起来,苏清和伸手指了指吴璃新翻开的一份奏折,喘着粗气说道:“这份奏折写的很有问题,上半段提到了两点突出之中,但中间过于纤细,似乎有些难以支撑,下半段则漏洞很大,看起来写奏折的人心猿意马,注意力并没有全都放在奏折上。”
吴璃怔了下,旋即一脸古怪道:“你最好真的是在讲奏折。”
御书房的气氛变得暧昧起来。
就在两人都开始想要将御书房变成战场时,外面忽然响起了内侍的通传声音。
内容很简单,闻千古在外等候求见。
吴璃的脸色顿时红了。
以闻千古的实力境界,既然已经来到了御书房外,那么御书房内的动静就绝对瞒不过闻千古的耳朵。
狠狠地瞪了苏清和一眼,让苏清和退回御案前的位置,吴璃整理了下自己的衣襟,努力平复了下亢奋的情绪,然后才传召闻千古。
很快,闻千古迈步而入,目光扫了一眼苏清和,接着便拱手同吴璃行礼。
“舅舅不是在审问谢归尘吗?可是有收获了?”
吴璃开口问道。
闻千古点头道:“昨晚喊来了闻人晦,跟他借用了三尸问心盘,然后按着谢归尘审问了整整一宿。在三尸问心盘下,谢归尘根本没有任何秘密可言,不过从他嘴里审问出来的东西,真正有价值的并不多。”
吴璃意外道:“有价值的东西不多?为什么?谢归尘应该是妖魔在神都所有密谍的首领吧?他知道的隐秘消息不多吗?”
闻千古耸肩道:“如果那些潜伏在神都的密谍没有被咱们清缴一空的话,那谢归尘知道的东西倒确实是非常有用。可偏偏所有潜伏在神都的妖魔密谍都被处理干净了,谢归尘知道的绝大部分秘密便随之失去了价值。
从审问的结果来看,谢归尘并没有离开过大周,也没有进入过‘幽界’,在神都跟妖魔产生联系后,更多的只是在给‘幽界’传递情报而已,几乎没有从‘幽界’那边获取过独属于妖魔的重要情报。
他脑子里最有价值的情报,就是和潜伏在神都的那些妖魔密谍有关的内容,除此之外,只剩下他真正策反的一些官员的名单。不过真正被策反的官员数量极少,绝大部分和他过从甚密的官员,根本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只不过他出手大方,通过贿赂和各种其他给予好处的方式,拉拢了不少官员跟他同进同退。那些官员基本上可以算是被他坑了。当然,被坑也是活该,持身不正,轻易堕落,那些官员必须为这种行为付出代价。”
吴璃皱了皱眉,沉吟道:“列个名单出来吧,朕需要看看具体的数量、职位,以及被牵扯的官员,背后都属于哪些世家豪门。接下来还要借着谢归尘的由头,将所有主张对妖魔投降的官员清理干净。
如果因此要处理掉的官员数量太多,有可能会引起朝廷的混乱,所以得详细的计划下,看看能动的官员有哪些,不能动的官员又有哪些。全部确定之后,再来决定谢归尘的口供内容好了。”
闻千古点头道:“明白,宜早不宜迟,正月十五之前便把这些全都搞好吧。所有官员的处理,尽量别拖到出了正月以后。另外,还有件事情,此次对边军的支援,不光是饷银和物资的支援,同时还得想办法振作士气。
从很久以前开始,边军跟神都似乎都失去了应有的联系。尽管神都能随时得知边军的情况,可神都这边对于边军的感觉却极为疏离。边军对于朝廷的归属感也非常一般,归根结底,是朝廷跟边军的联系太过薄弱。
所以最好是采取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让边军知道神都是跟边军站在一起的。按理来说,御驾亲征的效果肯定最好,可陛下刚刚登基,御驾亲征绝对不是个好主意,因此……得想个别的办法替代御驾亲征。”
吴璃扬眉道:“舅舅想说什么?不用这么拐弯抹角,直说就是。”
闻千古干咳了声,开口道:“能不能从朝廷里挑选一些官员的子女,特别是有望族背景的权贵子女,派到边境前线去,和边军一起共同作战。我指的是真正的亲临前线,直接和妖魔兵卒交战,而不是安安稳稳的躲在后方。派去前线的权贵子女,一定会死伤不少,可他们的身份好好宣扬一番,必然能鼓舞边军士气!”
吴璃怔了下,旋即沉吟道:“边境的贵族子弟其实并不算少,只不过那些贵族子弟基本上都是将官,大部分为参军,非必要情况下,只会躲在后方,很少真正的跑到第一线去战斗。从这一点来说,舅舅你是希望挑选一些权贵子弟,让他们去第一线战斗?”
闻千古点头道:“没错,虽说决定战场局面的,是顶尖强者。但顶尖强者的数量过于稀少,战争始终是国力的比拼,无论是漫长的边境战线,还是一旦战争规模继续扩大化,导致需要扩大战争范围,这些都只能由普通人组成的大军去完成。
顶尖强者的作用,是牵制对方的顶尖强者,同时发起一些突袭作战,可顶尖强者受限于稀少的数量,能够实际影响的区域终究是有限的。广大战斗在第一线的那些普通兵卒,是种族的基础,把权贵子弟们安排到第一线,可以有效的激励他们。”
吴璃面露迟疑之色道:“这恐怕很难,除非下达强制性的命令。可一旦下达强制性的命令,又势必会引来极大的反弹。让普通兵卒、甚至由贱民组成的第一线队伍,看到有权贵子弟们跟他们一起并肩作战,这当然能极大的鼓舞他们的士气。
但对于权贵子弟们来说,这却会是一个巨大的羞辱。哪怕朕身为皇帝,恐怕都没办法直接下达这样一种内容的圣旨,除非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让那些权贵们再怎么不满,对于朕的这种安排也无话可讲,只是这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苏清和插话道:“还是用谢归尘来做文章吧,那些必须杀的官员,列一个名单出来。那些适合把子女安排到前线去的权贵,也列一个名单出来。
必须杀掉的官员,全部定为被妖魔策反的叛徒。而适合安排子女去前线的权贵,则通过谢归尘的名单来吓唬他们,给他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