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诺可不知道,她收了一个包裹,就让军区的一个硬汉成了玻璃心,那心寒的,老冷老冷了。
其实卫老爷子哪里会把这个最出息的小孙子给忘了,只不过没想到那小子出任务会回来会这么快,之前电话还说可能要出去四五个月,还想着过年前在给孩子写信的时候,再把压岁钱一起寄过去呢。
哪曾想……
小孙子提前碎了!
白诺和方艋回到家属院之后便把那个大号包裹整理了出来,里面装了不少的山货特产,还有整整四只风干兔、两只腊鸭、还有卫家大嫂和二嫂做的腊肠,其中还有翠娥婶子给两个人织的毛衣。
白诺看款式就知道,肯定是孙玉溪画的图样,然后翠娥婶子织出来的,充满了八十年代港风味,也就只有从八十年代重生回来的孙玉溪能画出来。
两个人拆开包裹才知道这包裹为啥那么大,因为里面不仅有卫家人给他们准备的东西,还有几个小伙伴给他们准备的,大多数都是吃的。
其中还有一双雪花姐、超鲜花、孙玉溪三个小姐妹共同给白诺做的棉靴,款式很像后世的UGG,里外都用兔毛一点一点缝制出来,穿上之后又舒服又暖和,鞋底是谢卫东跟村里老人学着制作出来的防滑底,脚腕处还挂了两颗毛茸茸的毛球,可爱又好看。
不仅白诺有一双浅棕色的兔毛棉靴,方艋也有一双黑色的,较比白诺的那双更简单一些,信上说是谢卫东和尤金一起做出来的,生怕两个人回了京市之后冻着、饿着。
信上还说,让他们两个人在京市好好地,不用担心他们几个,说现在厂里的生意越来越好,上个月托了开元市机械一厂厂长的福,他们已经跟市里的纺织厂以及几个大型供销社谈成了合作,厂子里面的纺织机都快抡冒烟了。
所以他们现在不缺钱、不缺票,粮食也分了不少,卫叔说了今年过年准备留四头猪作为年猪分下去,大家都能过个舒服年。
他们也会牢记白诺走之前跟他们说的话,即使工作再忙也不会忘记看书,终有一天他们会在京市团聚。
这么一看,大队的生活条件是真提高了不少,小伙伴们都敢大大方方的花钱了。
白诺看着拿着那写的满满当当的几张信纸,笑着看向方艋,两个人的眼中有着相同的喜悦、思念,以及欣慰。
几个小伙伴不同的地方共同努力着,彼此安好,期待团聚。
两个人一起把东西都规整好,厨房旁边还有个小间,是专门用来囤放东西的地方,更像是个杂物房,只不过白诺来之前,祝凯旋基本不回这边来住,所以里面之前都是空着的,还是白诺来了之后,祝凯旋见自家闺女喜欢在家开火做饭吃,不喜欢吃食堂的饭菜,这才让勤务兵送回来不少的米面粮油,都放在了厨房旁边的小隔间里。
方艋和白诺把这些山货、腊肉之类的食物都放在了小隔间,剩下的东西分成两份,一份白诺留着,一份让方艋带回宿舍去。
收拾完东西之后,外面的天都黑透了,等了半天也没见祝凯旋回来,反倒是等到了勤务兵小李和另外一位之前跟在白诺身后,名叫平凯的警卫员。
“诺诺,首长和政委、参谋长以及39师师长都被临时叫去总军区司令部开会了,估计今晚回不来了,首长让我回来告诉你不用等他,早点睡,另外还说让方副团长和平凯一起留下了陪你,免得你自己一个人在家害怕。”
这样一来,一个公认的祝军长未来女婿,一个是祝军长配置的警卫员,一起住在家里陪着小姑娘,外人看见了也不会说什么闲话。
“行,我知道了,你放心去找我爸,对了……他吃饭没有啊。”白诺站在堂屋门口,对于这个结果一点不惊讶。
就龙国现在的情况,一把火力强硬、射程远、又轻便造价低的突击步枪,这群一心为国的领导们能让这事儿隔夜才怪了呢,肯定会连夜召开会议,同时让科研院那边确认数据的真实和完整度。
必定会用最快的的速度解决完一切事情,然后敲定生产线,尽快展开批量生产的任务。
自从老熊国联合另外几个大国对龙国进行技术封锁以后,国内的科技发展始终进步缓慢,每一个岗位上的科研人员都在耗费心血,不惜一切代价的搞研发,追科技。
边境蠢蠢欲动,时不时就上来挑衅一番,边境的老百姓们日常生活在胆战心惊当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头顶就会落下一颗炮弹。
他们真的落后太多,也沉寂了太久了。
他们现在急需一把武器,能威慑那些虎视眈眈、时刻盯着他们,随时准备冲上来咬下他们一块肉的敌人。
哪怕只是一把小小的突击枪,只要这些数据是真实有效且完整的,那么他们就可以凭借着这一小小的一把突击枪,威慑住边境外的那些敌军,给那些苦苦守在边境上的边境军们一个喘息的时间。
所以在跟祝凯旋用电话沟通过后,司令部那边直接下令召28军的几位领导过去开会,务必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件事落实。
其实那边原本还想让祝凯旋把白诺带上的,毕竟这位才是最重要的人物,可惜祝凯旋直接拒绝,表明了女儿的态度,以及祝家无条件的支持。
没办法,司令部那边只好退而求其次的让祝凯旋带着资料和突击步枪过去。
倒也不是没人想强制下令,可惜……话还没说出口呢就被司令部那边的一个老爷子给骂了回去,骂的声音贼大、贼难听。
也不看看那是谁家姑娘,还强制下令?也不怕把那几位老爷子、老太太招来跟他们闹。
况且,这姑娘明显在武器研发和制造上有着极高的天赋,甚至可能不比其外公白老爷差,若是惹急了,人以后不管了,这个责任谁来负。
只要那姑娘背后的那几座山不倒,就没人敢真的去逼迫她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别人可能不清楚,但他们这些老人哪个不清楚。
四.九南苑,人姑娘小的时候刷脸就能进,放眼圈子里这一辈的年轻人,有几孩子能有这样的殊荣。
人家回京之后只是长大了、学会低调了,再加上又要上学又要工作,所以一直没去那边露脸,但并不代表人家就进不去了。
强制?
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