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误会
杰连斯克微微皱眉,犹豫了一下,缓缓开口说道:“乌苏厂长,我倒是想到了一个或许能解决厂子眼下困境的办法,只是此计有些冒险。跟您说之前,得先提一嘴,昨天我母亲从莫斯科回来的时候,在飞机上遭遇了欧美国家派来的杀手。”
乌苏厂长听闻此言,脸色瞬间大变,整个人噌的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眼中满是担忧。
“索菲亚院士怎么样?有没有受伤?”厂长急切的声音里透着掩饰不住的关切。
厂长如此激烈的反应,着实把杰连斯克吓了一跳,他赶忙说道:“乌苏厂长,您别这么激动,我母亲并无大碍。好在飞机上有几位华夏人,他们仗义出手,救下了我母亲。现在,他们就住在我家中。”
乌苏厂长听后,暗暗松了口气,嘴里念叨着:“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不对,你刚说有解决厂子困难的办法,难道和这些华夏人有关?”乌苏厂长目光直直地盯着杰连斯克,那审视的眼神让杰连斯克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巨大压力。
杰连斯克点了点头,坦然说道:“的确和他们有关。他们此次前来我国,目的就是采购精密机械,比如咱们厂新研发的五轴联动精密机床。”
乌苏厂长顿时眉头紧皱,神情严肃地说道:“杰连斯克,这种高精尖设备,可是严禁对外销售的!尤其是欧美和华夏,虽说当下两国关系有所缓和,但咱们行事还是得万分谨慎。”
杰连斯克赶忙解释道:“厂长,这几位华夏朋友可是我母亲的救命恩人,他们一心只为推动国内工业发展,才想买这设备。再说了,要是咱们厂子能和华夏方面达成合作,厂子的难题立即迎刃而解。”
乌苏厂长轻轻叹了口气,表情凝重地说道:“你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五轴联动机密机床技术含量极高,不仅在我国,就算放眼世界,都属于顶尖的机床设备,这可是国家的核心机密。万一他们买了设备回去研究,那对苏维埃的工业优势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威胁。此事就此打住,别再提了。”
杰连斯克无奈地走出厂长办公室,心情犹如坠入谷底,沮丧至极。他心里明白,厂长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可如今厂子的状况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若是再不支付配件款,对方恐怕就要拉东西抵债了,到时候,设备还不是由对方处理。厂子都到这份上了,实在不能再瞻前顾后了。他暗自下定决心,再找找厂里其他高层聊聊,说不定还有一线转机。
与此同时,在老太太家中,李松等人丝毫不敢放松警惕。他们轮流守在窗边,密切观察着外面的动静,然而,整整一天过去了,并未察觉到任何异常。傍晚时分,杰连斯克下班回到家,一脸的疲惫。李松看到他这副模样,心中便已猜到事情进展恐怕不太顺利。
杰连斯克把厂里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知了李松,满脸歉意地说道:“李先生,实在不好意思,厂长那边态度十分坚决,不同意出售五轴联动机床。其他高层也有顾虑,看来想直接从机械厂拿到五轴联动精密机床的概率很低。不过你也不要失望,我会明白再找厂子的人聊聊看看能不能说服他们改变主意。”
李松感激地说道:“杰连斯克先生,您已经尽力了,我也会另外想办法。无论如何,都得感谢您的一番努力。”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杰连斯克心中不禁感到奇怪,这么晚了,会是谁来呢?他快步走到门口,透过猫眼向外望去。只见门外站着几个陌生男子,神情严肃,其中一人正不停地敲门。
杰连斯克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转身低声对李松等人说道:“情况好像不太妙,你们先去里屋躲一下。”
李松等人迅速躲进里屋,杰连斯克深吸一口气,强装镇定地打开了门。
“你们是什么人?有什么事?”杰连斯克警惕地问道。
为首的男子掏出一个证件,在杰连斯克面前晃了一下,说道:“我们是国家安全部门的,有人举报你家窝藏可疑人员,我们要进行搜查。”
杰连斯克心中大惊,但还是努力保持镇定,说道:“不可能,我家没有可疑人员,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男子根本不理会他,一挥手,几人便径直冲进屋里开始搜查。躲在里屋的李松等人,大气都不敢出,心中满是担忧。
搜查过程中,老太太从厨房走了出来,看到这一幕,不禁生气地说道:“你们凭什么随便闯进我家搜查?我们家怎么可能会有可疑人员?”
为首的男子不耐烦地说道:“老太太,我们在执行公务,你最好配合点。不然,对你可没什么好处。”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杰连斯克突然灵机一动,大声对那所谓的国家安全人员说道:“你们说的可疑人员,该不会是我家里的几位朋友吧?他们可是我妈妈的救命恩人啊。前几天在飞机上,要不是他们出手,我母亲恐怕就遭遇不测了,这件事报纸上都有报道呢。”
男子听了,微微一愣,他看了眼杰连斯克,又和旁边的人低声交谈了几句。过了一会儿,他对杰连斯克说道:“既然是误会,那我们就先撤了。毕竟他们是外国人,保持必要的戒备也是应该的。要是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可疑举动,立刻向我们汇报。”
等这些人离开后,李松他们从里屋走了出来。李松一脸感激地对杰连斯克说道:“杰连斯克先生,多亏您帮我们解围了。”
杰连斯克微微一笑,说道:“你们救了我母亲,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而且,我说的也都是事实。”
李松点点头,他们的身份确实不存在问题。即便在苏维埃和华夏关系最为紧张的时候,两国之间也并未完全断绝往来,更何况近年来关系已经逐渐缓和,商业往来相比之前更为频繁。就像之前在莫斯科的黑市,虽然东方人的面孔不多,但也并非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