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先天二年六月的午后,长安城里的蝉鸣正烈,热浪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皇城笼罩得严严实实。

含元殿的琉璃瓦在日头下泛着刺眼的光,御道旁的垂柳蔫头耷脑,连平日里最勤勉的内侍都躲在廊下打盹,谁也没察觉,一股暗流正顺着宫墙的阴影悄然涌动。

两仪殿内却凉快得很,冰盆里的硝石正滋滋冒着白气,将殿中的暑气吸去了大半。

李旦坐在铺着紫貂绒垫的太师椅上,手里捏着一枚通透的羊脂玉棋子,却迟迟没落在面前的棋盘上。

对面的郭元振垂着手站着,青灰色的朝服上沾着些许尘土,显然是刚从外面急步赶来。

“咚——咚——”更漏敲过两下,沉闷的声响在殿内回荡,李旦终于抬起眼,那双曾看过武周更迭、亲历过两次登基的眼睛里,此刻只剩浓重的疲惫。

他盯着郭元振靴底的泥痕,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御林军调动的动静,你以为朕听不见吗?”

郭元振膝盖一弯,重重跪在冰凉的金砖上,额头几乎贴着地面:“臣有罪太上皇。”

他没辩解,也没抬头,只是将朝服的前襟抻得笔直,那姿态里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李旦手里的棋子“当啷”一声落在棋盘上,打乱了原本胶着的棋局。

他忽然笑了,笑声里裹着说不清的苦涩:“当年你随狄仁杰镇守西域,单骑闯突厥大营时,可曾想过有朝一日,要带兵围了朕的两仪殿?”

郭元振的肩膀几不可察地抖了一下。他想起二十年前的沙漠,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手里的横刀映着漫天星子,那时他以为自己守护的是大唐的万里疆土,是百姓的炊烟袅袅。

可如今,他却要对着曾经亲手拥立的皇帝俯首,做那劈开亲情的利刃。

“臣不敢忘初心,”他的声音低沉如钟,“只是初心之外,尚有天下。”

“天下?”李旦猛地站起身,龙袍的宽袖扫过棋盘,黑白棋子滚落一地,像散了一地的碎玉。

他走到殿门口,望着宫墙外那片被烈日烤得发白的天空,忽然想起母亲武则天登基那天,也是这样的好天气。

金銮殿上的万民朝贺声震耳欲聋,可他看见母亲转身时,鬓角的白发在阳光下闪着刺目的光。

“你们总说为了天下,可这天下,容不下一个太平吗?”

郭元振依旧跪着,背脊却挺得笔直:“长公主府中豢养的私兵,已逾三千。”

“三省六部的官员,半数出自她门下,就连钦天监都奏报,说‘帝星晦暗,女主当昌’——太上皇,这不是姐妹情深,是刀兵相向。”

李旦的脚步顿住了。

他想起三天前,太平公主派人送来的那碗莲子羹。

羹汤熬得糯软,莲子去了苦心,就像他这个妹妹,永远带着甜腻的笑,手里却握着最锋利的刀。

他还记得小时候,母亲把太平抱在膝头,说这丫头眉眼像极了自己,将来定要做一番大事。

那时的太平会揪着他的衣角撒娇,说要把最甜的蜜饯都留给他这个哥哥。

可什么时候起,那个会抢他点心的妹妹,变成了如今权倾朝野的镇国长公主?

“她是朕的妹妹啊……”李旦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当年母后废了中宗哥哥,是她跪着,求母后念及手足之情。”

“母后临朝时,满朝文武都不敢言,是她顶着杀头的罪,为李家保住了最后一点血脉。她对李家,是有功的。”

郭元振终于抬起头,他的眼眶泛红,却字字清晰:“太上皇可知,昨夜长公主府的谋士,已在讨论废立之事?”

“他们说,陛下年轻气盛,不如拥立一位更‘听话’的皇子。”

他从袖中掏出一卷密信,双手举过头顶,“这是从长公主的心腹元楷洛府中搜出的,上面写着‘七月初三,宫宴动手’。”

李旦盯着那卷泛黄的信纸,忽然觉得眼前发黑。

他踉跄着后退几步,扶住冰凉的殿柱才站稳。

柱子上雕刻的缠枝莲纹硌得他手心生疼,就像当年母亲把他从皇位上拉下来时,那冰冷的圣旨砸在他身上的感觉。

“三郎……他知道吗?”

“陛下正在武德殿调兵。”郭元振的声音低了下去,“他说,若太上皇出面制止他,他愿交出兵权,只求做个闲散亲王。”

李旦笑了,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他想起三郎小时候,总爱追在太平身后喊“姑姑”。

太平会把他架在脖子上,去御花园里摘最大的石榴。

会偷偷把进贡的宝刀塞给他,说“三郎要快快长大,保护姑姑”。

那时的阳光总是暖的,石榴的甜香混着太平身上的熏香,是他记忆里最温柔的味道。

可现在,那个被姑姑疼爱的侄儿,要对自己的亲姑姑拔刀了。

“去告诉三郎,”李旦缓缓坐回太师椅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两仪殿的门,朕不锁。”

“太极宫的路,朕不拦。”

“但太平的命,他得留着。”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种近乎哀求的固执,“把她贬去蒲州也好,送去括州也罢,只要活着,就行。”

郭元振沉默了。

他知道李隆基的性子,那是从骨子里透出的狠厉,就像当年玄武门之变的太宗皇帝。

权力场上,从来没有“活着就好”的道理,要么踩着别人的尸骨上位,要么成为别人脚下的尘埃。

“太上皇,”郭元振再次叩首,额头磕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响声,“臣斗胆问一句,若是长公主今日得势,她会留陛下性命吗?”

这句话直插进李旦的心里。他想起太平前几日来见他时,鬓边插着一支金步摇,步步生莲地走到他面前,笑着说:“皇兄,三郎年轻,不懂朝堂险恶,不如让他去洛阳静养几年?”

那时她的笑容依旧甜美,可眼底的寒意,比殿里的冰盆还要冷。

李旦闭上眼,眼前闪过三张脸。

母亲武则天睥睨天下的威严,太平公主笑里藏刀的娇媚,三郎李隆基眼底燃烧的野心。

这三张脸,都带着一模一样的帝王相,一样的狠绝,一样的身不由己。

“去传旨吧。”

“无论是谁得势,朕都会保下另一人的性命,告诉三郎,若是真的妹妹死了,朕绝不独活。”

李旦挥了挥手,声音里再无波澜,“朕……累了。”

郭元振起身时,膝盖已经麻得站不稳。他扶着殿柱踉跄了一下,转身往外走。

刚走到殿门口,就听见身后传来李旦的声音,轻得像风:“当年太平出生时,父皇给她取名‘太平’,说希望天下太平,李家太平……原来,这名字从一开始,就是个笑话。”

郭元振没回头,只是加快了脚步。

殿外的阳光刺得他睁不开眼,御林军的甲胄在日头下泛着冷光,脚步声整齐划一,像敲在每个人心上的鼓点。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长安的天,要变了。

两仪殿内,李旦弯腰捡起一枚白棋子,又捡起一枚黑棋子,将它们紧紧握在手心。

棋子的冰凉透过掌心传来,他忽然想起太宗皇帝的画像,画像里的李世民目光如炬,仿佛在质问他这个后世子孙:为何守不住李家的太平?

蝉鸣依旧聒噪,热浪依旧翻滚,可这个午后,终究还是没能平平无奇地过去。

权力的游戏一旦开始,就没有中途退场的道理,亲情也好,手足也罢,在那把象征天下至尊的龙椅面前,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李旦望着空荡荡的棋盘,忽然觉得,这权力,真是这世间最烈的毒药,沾了一滴,便要赔上一生,赔上满门。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英雄集结吕布重生天唐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我从替身成为皇帝骗了康熙玉柱1850美洲黄金大亨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