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一个在历史粉圈里和始皇相爱相杀、纠缠不休的皇帝。
曾几何时,不过是两方粉丝在网络上隔空吵吵。
但现在,拜天幕和评论区所赐,二位正主是真的隔空“互动”上了。
天幕评论区的功能在更新迭代。
最初限150字,后来字数放宽。
再后来允许发图片,但仅一张图片,不能配文。
如今升级到可发九宫格,且允许配不超过十字(不含标点符号)的说明。
大秦放烟花那天,对刘彻来说很不幸,但对始皇来说很幸运。
因为那天,始皇恰好抢到评论机会。
于是,各朝古人目睹了:功臣席上欢呼雀跃的墨家、羡慕嫉妒恨的百家、陪在始皇身边的扶苏与刘季、难掩恐惧面容的各国王室、以及对绚烂烟火许愿的黎民百姓。
还有一张始皇领着群臣,学着后人笨拙又得意地比起剪刀手的合照。
始皇的配文更是精准狙击:【刘猪猪!!!李老二!朱八!朱四!】
朱元璋、朱棣父子没啥感觉。
哼!
暴发户!
臭显摆!
咱想放,天天都能放!
李世民也不气。
朕不和臭显摆的暴君计较!
当然,三人不气的主因是明白始皇火力集中点不在自己。
瞧那独享三个感叹号的名字!
那人的祖宗在照片里还站在扶苏旁边呢,那可是始皇“最爱的、唯一的义子”。
这图冲谁去的,不言自明。
刘彻当然知道是冲自己来的!
当即就想抢评回怼:“老不知羞!卖萌可耻!”
可恨的是,他当天没抢到,后续几天也连连失手。
于是,一腔邪火,全烧向了墨家巨子。
“在科技没有断代的情况下,是不是越往前,发展越快?”
“他是巨子,你也是巨子!”
刘彻咬牙切齿,拍案问道,“同样是墨家,同样看了天幕,为何大汉的火药进展,竟落后于暴秦?!”
墨家巨子一听,整个人都懵了。
落后?
明明是领先才对啊!
烟花早就搞出来了。
不是您亲口说烟花效果还不够完美,暂缓燃放,继续研究完善,等明年祭祀天地祖宗、诸侯勋贵齐聚长安时再一鸣惊人吗?
明明是您想憋个大的惊艳全场,却没想到被始皇运气好抢了先!
明明是您的决策,怎么还能怪我们墨家?
他甚至想说“要不咱们把烟花时刻备着,您啥时候抢到评论咱们啥时候放?”
但他深知这话出口,只会招来更猛烈的风暴。
其一,始皇珠玉在前,后来者怎么看都像东施效颦。
其二,始皇照片里有群臣、百家、列国王室、百姓,明显是恰逢其会,并非刻意摆拍。
而若依陛下之心思,大汉排场绝不能小于始皇。
但光是把诸侯勋贵长期扣在长安等那不知何时才能抢到的评论机会,就足以引发朝局动荡!
更别提组织百姓围观所需的大量前期工作了。
巨子思量再三,只得委屈道:“陛下,暴秦那时的巨子尚在,却不代表我们这时空的秦时墨家巨子也安然无恙啊……”
见刘彻挑眉,他赶紧解释,“墨子死后,墨家分裂。”
“始皇帝一统天下后,除效力的秦墨,楚墨、齐墨皆不愿归附,遭始皇下令绞杀!”
“当时巨子率墨家反秦逃难,典籍子弟,十不存一。”
“直到始皇驾崩天下反秦,墨家才重新出山。”
“然工于技术的秦墨,或战死,或逃散为匠人,与墨家划清界限。”
“剩下之人,在太祖高皇帝入咸阳之时,只有小部分追随太祖。”
“因为大部分人觉得太祖难成事。”
“更因太祖给了错觉,以为无论谁得天下都……”
“后来项羽入咸阳,之后的事……您应该都知道。”
他叹了口气:“而天幕上的秦时墨家墨,未被绞杀。”
“巨子也未隐世,反借大义名分将各墨整合,子弟众多,典籍完备。”
墨子死后的墨家,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常看港综的朋友应该了解一个帮派——号码帮。
有名义上的共主,但下面字头各自为政。
就像战国时候的周天子,各诸侯鸟不鸟他,纯看有没有用到他的地方。
“而臣所在之墨家……大猫三两只,小猫两三只,典籍十不存一,落后他们实属常理。”
“然比不过秦时墨家,确为臣之过,请陛下治罪!”
巨子言罢低头,等待雷霆之怒。
不料刘彻只“咦”了一声,突然问:“朕若没记错,秦未灭六国时,墨家巨子似是燕太子丹?”
闻言,巨子立马抬头反驳:“墨家从未说过!”
刘彻幽幽道:“天下反秦之时起,此事便广为流传,墨家门人从未反驳。”
“那天幕放那《秦时明月》之时,动画里的燕丹隐姓埋名,成了墨家巨子。”
“彼时司马相如已被朕揭穿墨家身份,朕笑后人想象丰富,他却或多或少暗示朕,此非瞎编,现存墨家延续自燕丹。”
“此事,难道非你辈共识?”
巨子被刘彻盯得发毛,尴尬的笑了两声,小心翼翼的解释道:“陛下,游侠有一派叫作墨侠。”
“而游侠群体,或多或少都受墨家思想影响。”
“故荆轲此人……不严格说,其实他也算墨家子弟。”
“而燕太子丹,又和游侠牵扯颇深,更派遣荆轲刺秦。”
“巨子隐世不出,始皇又在绞杀墨家,索性……”
巨子突然顿住,刘彻帮他补充道:“索性将错就错,借荆轲和燕太子丹的大义名分?”
“后来天下反秦,各势力需要你墨家助力,故不揭穿?”
“再后来,太祖一统天下,你们既不宣扬自己的思想,也不正面承认燕丹为巨子,所以也没有人和你们计较?”
巨子尴尬的点点头。
“好啊,”刘彻冷声喝道:“你们不仅研制火器不利,竟然还诓骗朕、欺瞒天下人!”
“你自己说说,朕该怎么处罚你?”
巨子本想豁出去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但深知眼前这位皇帝不吃这套。
永远不要和刘彻说赌气的话,除非你叫霍去病。
巨子只得小心翼翼问道:“陛下,您觉得……”
刘彻喝道:“什么叫朕觉得?”
“朕觉得你们今年就能造出蒸汽机,你们能完成吗?”
巨子猛摇头。
刘彻话锋一转,“司马相如拿后世的动画,顺着杆子往上爬诓骗朕,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罚?”
闻言,巨子瞬间明悟,赶紧接锅:“对对对,是司马相如诓骗陛下,臣以为应当重罚!”
好徒弟,师傅对不起你啊。
“朕非不通情理,非十恶不赦之罪,可花钱免死。”
“他此次出海有股份,缴一半收益,此事作罢。”
闻言,巨子心里在滴血。
墨家也有股份,挂在司马相如名下。
但巨子还是忍着心痛,点了点头。
刘彻又道:“花钱免死,但活罪难逃。”
“让他帮朕办件事,活罪可免。”
巨子疑惑,陛下能有何事,需要司马相如帮他办?
“去病此次偷跑出海,必须严惩,否则愈发胆大。”
“但朕舍不得打他。”
“既然他与司马相如结为异姓兄弟,就让司马相如代朕揍去病一顿,小惩大诫。”
“嘶……”巨子倒吸一口凉气。
你舍不得打,让我徒弟打?
别说打霍去病了,恐怕司马相如对霍去病说一句重话,您都要打死司马相如吧?
您这可真是……又贪又狠啊!
分明是想找茬再罚一笔!
司马相如打了霍去病,您会说司马相如打重了,让他给医药费。
司马相如不打,您又会说司马相如不遵帝命,让他出钱赎罪。
他名下此次出海剩下的利益,都要落到您手里。
“怎么,不愿?”刘彻冷冷道。
“愿,愿,愿,这是天大的福分,臣把徒儿应下了。”
巨子连忙应承,内心哀嚎。
~~~
而此时刚靠岸的司马相如,尚不知自己的福分和收益均已告急,正与霍去病兴致勃勃盘算此行收获。
经常出海的朋友都懂,长途航行后,上岸腿脚是不听使唤的。
虽有明朝永乐帝提醒,备了蔬果豆芽,无人患病,但晕船后遗症犹在。
晕船就和晕车一样,是病也不是病。
该吐就吐,吐了就舒服了。
吐厉害了,应该休息好才下船。
但秦时遗民,终于看见陆地,一刻都不想在船上待。
众人互相搀扶,东倒西歪下船,没几步就摔作一团。
瞥见随行史官要记录这狼狈相,司马相如急中生智,朗声道:“他们非是摔倒!”
“乃是情难自禁,欲亲吻这片阔别已久、伟大繁荣的故土!”
安顿好后,司马相如令驿卒慢行报捷,务必将“海军携金银与秦遗民归国,遗民下船即跪吻故土”的消息传遍沿途,直抵长安。
刘彻率群臣亲迎。
当然,明面上迎的不是偷跑的霍、司马二人,也不是金银,而是“海外华夏遗民归家”。
迎偷跑的海军、迎金银铜,记在史书上并不好听。
但迎接遗民回家,就显得光辉无比。
刘彻问那硕果仅存的童男童女老者,棺木欲安葬何处?
咸阳、故乡、乃至始皇陵旁皆可。
物老为妖,人老成精。
闻言,老者瞬间泪流满面。
“始皇帝二十八年,徐福以侍奉仙人之名,将我等从父母身边夺走,至今近百年矣……”
“父母应已故去,兄弟姊妹散落难寻。”
“若欲寻觅,恐耗资巨万。”
“今大汉不裕,陛下万不可为我等耗费国帑!”
他话锋一转,痛斥始皇。
“秦皇暴虐,信方士诳语,为求长生,竟将三千幼童弃于海外!”
“吾等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
“汉皇仁德,遣船万里,接我辈归家。”
“请将他们葬于陛下皇陵之侧,待民死后,亦同葬于此。”
“吾等愿千年万年,为陛下守陵,以报大恩!”
老者又指向童男童女的后代们。
“死者守陵,生者愿为陛下之兵,征战沙场,报此天恩!”
刘彻闻言“潸然泪下”,亲自扶老者入席,侍奉如父。
太史令奋笔疾书:“今上仁德尊老,汉家之幸也。”
~~~
次日。
“呦,这不是咱们的海军大元帅与其狗头军师吗?”
“不是要称霸海洋吗?”
刘彻对霍去病、司马相如阴阳怪气道:
“何故对朕行礼?”
“海上皇帝为何要跪陆上皇帝?”
“姨夫~”霍去病撒娇道:“我把土人首领给您带回来了。”
一拍手,一个三寸丁,身着宽大汉服上前跪拜,用生硬汉语道:“拜见大汉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大汉万年万年万万年。”
沐猴而冠,刘彻瞬间想起这词。
瞥了眼那倭人,刘彻明白为什么后人称他们为:倭。
挥挥手让南越王子将他带下。
他现在没空理会这个。
司马相如赶紧抢先认罪:“臣有罪,请陛下处罚!”
“该如何罚啊?”刘彻问。
“师傅都告知臣了。”
“并无不甘?”
“并无。”
“甚好。”刘彻看向霍去病,“那你呢,要称霸海洋当海上皇帝的海军大元帅,朕该如何罚你?”
霍去病大气道:“姨夫,我的钱不就是您的钱?谈何处罚,太见外!您想要随时拿去!”
“那你给朕吧,朕替你存着。”
“可您知我没钱,入股的钱是姨母和舅舅给的,他们的钱也不够。”
“姨母向后宫借了些,舅舅又向大臣借了些,才凑够入股的钱。”
“若是我自己的,早献与姨夫了!”
“关键这是借的,姨夫若非要,得先与舅舅、姨母商量,他们无异议,我立刻给您!”
刘彻没好气道:“你的意思就是不给呗?”
特么的,让卫青和皇后把钱给朕?
呵呵,他们都已经敢当面骂朕了!
找他们要钱,朕特么还过不过日子了!
结果,刘彻非但没拿到霍去病的收益,反赔出去一支军队。
“姨夫,那群童男童女的后人给我呗。”
“他们晕船。”
“晕着晕着就好了嘛,何况他们对倭岛熟悉,咱们这也不是一锤子买卖。”
刘彻冷声道:“你还想偷跑?朕告诉你,你被禁足了,敢偷跑,腿打断!”
霍去病解释道:“所以才需要他们加入海军啊,他们熟悉倭岛,海军需要向导。”
刘彻闻言,倒也是,点头认可。
霍去病又厚着脸皮,软磨硬泡让刘彻将这支新军赐名为【大汉皇家海军陆战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