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你去园子里摘点菜,中午我下厨,和梅大师喝点。”
刘年氏“诶”一声站起来,喜滋滋的去菜园子里摘菜。
梅大师手上夹着烟,随即也跟着站起身:“老太太,我帮你。”
“不用不用,你们聊你们的天,我自个就成。”刘年氏连忙回头拒绝。
刘平安笑劝道:“今天你是客,哪有让客人动手干活的道理,来,坐下喝茶。”
梅大师看着菜园子,好奇问道:“平安,你家菜园子里的菜是怎么种的?怎么长那么好?你看那豇豆挂满架像帘子一样,还有那辣椒密的跟满天星似得,茄子和西红柿的个头也不小。
我家菜园子里的菜就不行,稀稀拉拉的先不说,长得还个个歪瓜裂枣,一点品相都没有。”
前年受洪水影响,蔬菜价格暴涨,政府在去年把蔬菜列为国家二类物资,今年更是凭《居民购物证》登记供应蔬菜,导致很多有院子的人家基本都开辟了菜园子,梅大师家也不例外。
“这个你要问老太太了,都是她一手打理的,再说菜要啥品相,能吃就行了呗!等下午你走的时候,我给你摘一点带回去。”刘平安笑着把种菜这事糊弄了过去。
梅大师叹口气道:“我家人不少,就是没一个会种地的。”
这是在凡尔赛吗?刘平安很无语.....
“哦,对了,前几天我碰到小郭了,她说你这边只要有需要,她随时都可以来你们轧钢厂做指导。”
“郭兰英大姐吗?”刘平安和郭兰英算是相交莫逆,刘平安写的好几首歌都是她演唱的,比如《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京城的金山上》等等。
她比刘平安大七岁,不过刘平安一般都是喊她郭大姐或者郭兰英大姐,不敢喊兰英大姐,如果被老娘听到,耳朵又是一顿摧残。
梅大师“嗯”一声。
刘平安点下头:“成!到时候我在给郭大姐打个电话,以后轧钢厂文工团的歌手让她帮着调教下。”
.....
轧钢厂
刘海中端坐在椅子上,向李怀德汇报着昨天四合院发生的事,秘书吴建中适时的给他泡上一杯茶。
“刘海中同志,情况我了解了,如果有新的情况,你在向我及时汇报。”李怀德一边说,一边让给他一支烟。
刘海中受宠若惊的接过烟,这次不用领导撵,站起回道:“那我先车间了。”
李怀德点点头,“嗯”一声。
等刘海中出去后,李怀德点着烟,对吴建中说道:“小吴,你去后勤部找老周一趟,问问那个沈良徳什么情况。”
老周,全名叫周宏义,是后勤部主任,同时也是李怀德的铁杆嫡系。
“好的,我现在就去。”吴建中回应一声,随即走出办公室。
半小时后。
吴建中满头大汗的走进来:“领导,打听清楚了,这人六月份进厂,目前是个临时工....”
李怀德打断他的话,眉头一皱:“等等!六月份才进的厂,他怎么分到的房子?去年进厂的很多人都还在排着队呢。虽说上级有要求可以给部分进厂的农民兄弟分房子,但也不能这么快吧?难道他是谁的亲戚?”
今年大几十万农民进厂当工人,住宿问题肯定要解决,很多人被分配到单位集体宿舍、排子房、自建房(很多是在厂区临时搭建)、还有四合院经租房。
四合院经租房是首选,不过一般轮不到刚进城的农民,只有少数没人要的破败厢房和倒座房才能分到他们手里。
可就算是这样的房子,照样有很多人抢着要,因为倒座房稍微收拾收拾,都要比排子房、自建房强上不少。
“是机修车间的廖副主任帮忙递了话,周主任才勉强同意的。”
“哦,具体说说。”李怀德心道:老周既然能同意,肯定有原因。
“四月份,咱们机修车间的同志去沈各庄对口支援,这个沈良徳的爹是村长,以感谢的名义给厂里送了一头猪。
机修车间的廖副主任看他爹挺会来事的,就找到周主任说了几句好话,周主任觉着只要能给厂里做贡献,房子分给谁不是分,于是.....”吴建中没有继续说下去。
一头猪对轧钢厂这种万人大厂看起来不起眼,但十头呢?这种操作很常见,厂领导们基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还默许鼓励这种行为。
对于这种情况,李怀德也不好批评谁,只是在心里默默的给沈良徳打了个叉:“行了,这批工人转正的时候你给我提个醒。
你先去忙吧!尽快把文工团的规章制度弄出来,以后你到了文工团要和平安配合好,平时没事不要去打扰他。”
吴建中连忙回道:“我懂领导的意思。”
李怀德把烟掐灭,又该换秘书了,拿起桌上人事科送来的资料继续翻看起来。
.......
刘宛莹在大姑家吃过午饭,回到四合院,昨天晚上她虽然在何雨水家看书,没去参加全院大会,但事后听说很多人都在帮自己出气。
小丫头琢磨一番,自己必须要有所表示,于是拿上布袋准备去大栅栏小院摘葡萄。
柳彩莲坐在自家屋门口扇着蒲扇,心里盼着自家老头赶快来接自己,眼睛一瞥。
恰好看到刘宛莹蹦蹦跳跳的路过外院,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嘴里叽叽咕咕不断骂着“小贱人” “赔钱货” “小婊子”等之类的脏话。
离她不远的王春苗,脸色霎时阴沉下来,低声喝道:“你还有完没完?我看你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这才一天不到,你那老毛病又犯了,这里是四合院,不是沈各庄,容不得你横行霸道。如果让别人听见,打死咱们全家,咱们都无话可说。”
柳彩莲被儿媳妇训斥的,脸立即耷拉下来,诡辩道:“我离她十万八千里,她上哪听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