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是一间厨房,高树在里面叮叮当当。
户籍警过来倒上茶水。
没过一会儿,高树过来叫几人吃饭。
厨房里热腾腾的蒸汽,掀开锅盖,是猪肉粉条乱炖,很是诱人。
“天冷,来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家常饭。”高树说。
“这样最好,我都流哈喇子了。”
高树拿出一瓶酒,户籍警兴奋的打开。
“你不要忙活,去户籍室查查喀秋莎家里还有什么人?”高树说。
户籍警出去了。
摆好碗筷,林恒说:“所里就你们两个吃饭?”
“两名外勤去调解一起民间纠纷,中午不回来,一名警员请假。”
拿起酒瓶往几个人的碗里倒。
林恒一把按住:“高所长,今天不能喝酒。等任务完成了,我们痛痛快快的喝。”
“林局长,你们刚来,说什么让我表达一下心意。就这一瓶,每人二两,只当是润润喉咙。不会醉的,吃过饭我给你们安置住,你们睡觉,下余的工作我们来做。”
高树拿着酒瓶死死的往碗里倒,再拒绝不好意思了。
每人倒了一些,高树端起酒碗:“欢迎林局长一行来边疆指导工作。不成敬意,我干了,你们随意。”然后‘咕咚’两口就喝了。
抹抹嘴巴,说道:‘林局长,我知道你们那里纪律严。我们这里也有禁酒令,不过执行的不严,县城到我们这里要走两个多小时,局领导一般不来这里,就是往这边来,沿途派出所的伙计早就给我通知了。
天冷,不喝点酒,这鬼天气实在难以打发。’
既然这样,三人都喝了一点。
夹起五花肉,放进嘴里,软糯麻辣香,高树的手艺不错。
户籍警进来,说道:“刚才查了,喀秋莎家里没有什么人了?”
“怎么回事?”
“户籍上显示,喀秋莎十年前从外地迁入,落户在一个五保户老太太名下,是老太太的孙女。老太太去年死了。这户等于就喀秋莎一人。”
“她从哪里迁来的?”林恒禁不住问。
“这个还要调查,十年前我们这里是纸质的迁移证明,要在留存档案里查找。”
“你当户籍警多少年了?”
“三年。”
“以前的户籍警在哪里?”
“退休了,这时候不知道在哪里。”
进入警局以后,林恒清楚,十年前的相当一段时间,户籍管理混乱,有的一人有几个户籍,几张身份证。往来迁徙也混乱,村里开个证明,找来两名村民作证明,就可以入户了。
造成这种原因,一是当时地方上有农转非政策,缴纳一定资金后可以获得一个非农户口的身份,当事人又舍不得老家的一亩三分地,农村的户口没有注销,又在城镇增加了一个户口。
还有一种情况,有的村民躲避计划生育罚款,生了孩子不上户口,等孩子上学,或者孩子已经上了初中,才托人上户口。所以有的户籍是凭空来的,既没有出生证明,也没有迁移证明。
“林局长,吃饭,吃过饭以后让小朱找找原始证明。看喀秋莎的户籍是从哪里迁来的。”
小朱是户籍警。
“十年前,那时候喀秋莎应该十来岁,她在哪里上学的,能不能了解一下。”林恒说。
“这样吧,我打电话问问他们的村主任,先大致了解一下情况。”
高树拿出手机,翻找一阵,拨出号码。
“老李,吃饭了没有?”
“正在吃,所长有啥指示。”
“向你打听一个人,去年你们村子里死的五保户老太太,家里还有谁?”
“没有人了,老太太年轻的时候有一个儿子,在河里淹死了,后来她男人也死了,老太太在村子里孤身一人几十年,如果说有亲人,远房有一个侄子,老太太活着的时候几乎没有来往,从来没有照顾过老太太,老太太死了,这家伙蹦出来,非要老太太留下的一片宅基地,我才想起来屯子里他和老太太最近。
老太太是五保户,死了以后所有的资产应该归村里。村民代表开会,都不愿意把宅基地给他。现在还在闹腾,高所长,你啥时候来,收拾收拾那小子。”
村主任喋喋不休,他可能以为高树打电话是说宅基地的事。
“你确定老太太家里没有其他人了?”
“我和老太太是邻居,她家里有没有人我会不知道?咋了,所长,是不是出来一个寻亲的,找老娘,听说老太太年轻的时候见过世面。”
“我问你,老太太是不是有一个孙女?”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她没有儿子,哪里来的孙女?”
“这些年,你见到没有见到一个年轻高挑的女孩去过她家?”
“没有,村子里就几十户人家,平时外面的人很少来。谁家来了亲戚,我都清楚。我这个村主任还兼着治安主任呐!”
林恒在一旁听着,直觉身子发冷,昼夜兼程,几千里地赶过来,竟然查无此人!
“好, 先这样说,有情况了我再找你。”
挂了村主任的电话,高树说:“刚才你们听到了,这女人的户籍有点邪乎,不过你不用担心,吃过饭我落实一下,看她到底哪里来的。”
出现这样的情况,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草草吃过饭。三人来到街上。只有一家旅馆。说不上干净,但是暖和,就登记住下了。
张擎把林恒的房间又收拾了一遍,泡上茶水,开门准备走。
“给欧宝说一声,以后不要叫我局长,叫老板。咱们当做是收购皮货的,便于活动。”
“好。林局长,准备在这里长期活动?”
“至少要搞清喀秋莎的身世再说。”
“林局长,叫我说,你发展这个耳目太草率了,幸亏她对你没有恶意,要是发展一个外国间谍,刺探咱们的情报就麻烦了。”
“你电视看多了吧?哪有那么多间谍。睡觉去,说不定一会儿就有事。”
张擎走了。林恒点上烟。妈的,真邪乎,自以为高明,在黄四身边安插了个钉子,谁知-----
打电话把情况给郑凯汇报了,郑凯沉思良久,说道:“既然你们赶到了那里,就在那里待几天。刚才其他小组反馈过来情况,很重要,你们那边的任务依然严峻,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