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的深秋,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这座刚刚经历战火洗礼的古都。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气味——硝烟的刺鼻、血腥的锈蚀尚未完全散去,却又夹杂着炊烟的温暖和早市上蒸腾的食物香气。
凉风拂过街巷,卷起几片枯黄的梧桐叶,也稍稍吹散了连日来的肃杀之气。
魏渊特意褪去了那身标志性的沉重甲胄,只着一袭简单的玄色常服,腰系革带,脚踏皂靴,看起来像个寻常的文人士子。
唯有那双深邃如渊的眼眸,偶尔闪过的锐利目光,透露出不凡的气度。他信步走在街道上,身后跟着如同铁塔般的贴身侍卫牛金。
“公子,您看这铺子都开张了!“
牛金粗犷的嗓音在清晨的宁静中格外响亮,惊得几只麻雀扑棱着翅膀从屋檐飞走。
几个早起的商贩闻声好奇地张望,见到是牛金那一副凶神样子,连忙低下头去。
这壮汉比魏渊高出半个头,虎背熊腰,一身结实的腱子肉将青布外衣撑得紧绷绷的。
他腰间佩着一柄厚重的环首刀,随着步伐发出有节奏的轻响,右手始终按在刀柄上,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魏渊微微颔首,目光缓缓扫过街道两旁。工匠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木匠在修理被战火损毁的门窗,发出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泥瓦匠站在脚手架上,仔细地修补着墙上的破损;几个妇人蹲在街边,清洗着被血污沾染的石板路。
虽然到处可见战火留下的创伤——焦黑的梁柱、破损的墙壁、尚未清理干净的血迹,但整座城市已经呈现出井然有序的气象。
商贩们陆续摆出摊位,叫卖声此起彼伏。
一个老翁正在整理他的竹编摊子,各种精巧的篮筐簸箕摆放得整整齐齐;旁边是个卖早点的摊贩,蒸笼里冒出腾腾热气,散发着包子和蒸饼的香味;更远处,几个布商正在展开色彩鲜艳的绸缎,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
一队明军士兵巡逻经过,铠甲铿锵作响。
为首的队正一眼认出魏渊,立即肃立行礼,身后的士兵们也齐刷刷地站得笔直。
魏渊轻轻摆手,示意他们继续巡逻,不必多礼。士兵们这才继续前进,但步伐明显更加整齐有力,显然是想在统帅面前展现出最好的军容。
牛金凑近些,压低声音道:
“公子,百姓们看起来安心多了。前几天还有人见了官军就躲呢!“
魏渊唇角微扬:
“乱世求存,本是常情。如今秩序恢复,自然就安心了。“
他的目光落在一个正在帮父亲摆摊的少年身上,那孩子虽然衣衫褴褛,脸上却带着明亮的笑容。
晨光渐渐强烈,驱散了薄雾,也照亮了这座正在苏醒的城市。
魏渊深吸一口气,空气中依然能嗅到隐约的血腥,但更多的,是生活重新开始的希望气息。
魏渊负手而立,目光掠过正在修缮中的街市,微微颔首:
“倒是比杨寅想的恢复得快。“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几分欣慰。
“百姓但得温饱,便知礼仪。乱世之中,能有一口安稳饭吃,便是最大的福分。“
牛金粗大的手掌挠了挠后脑勺,憨声道:
“要俺说,还是公子您治军严明。进城那会儿就下了死命令,不许扰民,不许抢掠。要是换做那些贼兵,早把这金陵城抢得底朝天了!俺可是听说,白莲教刚进城那会儿,纵兵抢了三天三夜呢!“
魏渊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目光忽然停留在街角一处残破的豪宅门楼上。
那宅子虽然已经破败,但从精美的雕花和宏伟的规模,仍能看出昔日的辉煌。他若有所思地问道:
“老牛,你还记得咱俩刚见面的时候,杨寅问过你的,江南有名的四大家族吗?郑、秦、钱、安,他们现状如何?“
牛金眨巴着一双铜铃大眼,努力在认知范围中搜寻:
“郑家俺知道!郑总兵现在可是咱们的人,在金陵之战立了大功。郑森那小子就更不用说了,“
他咧开大嘴笑道,
“公子您把他提拔进了内阁,还给他赐名‘成功‘。现在这小子可是出息了,俺老牛是没法跟在东瀛的时候那样,跟他一块喝酒闹腾了!“
魏渊不禁笑骂:
“你个老牛!咋的,你也想进内阁啊?“
“哎呦喂,公子您就别拿俺开玩笑了!“
牛金连连摆手,
“俺连字儿都不认识多少,去了还不得让人笑话死?俺就乐意跟在公子身边,给您牵马执镫,这就挺好!“
“行啊老牛,“
魏渊挑眉,
“如今也学会说话了。“
牛金嘿嘿一笑,露出两排大白牙,继续道:
“钱家嘛。。。“
他皱起眉头,语气中带着几分鄙夷,
“俺听说那个钱谦益,先是投了弘光朝廷,后来又降了白莲教,最后眼见咱们打来了,竟然又想投诚!这种三姓家奴,谁看得起啊!现在钱家宅子都让人给砸了,族人四散逃命,惨哩!“
魏渊轻叹一声,目光中流露出几分惋惜:
“文人无行,终致此祸。钱牧斋才学是有的,可惜少了些风骨。“
“秦家更惨!“
牛金压低声音,凑近些说道,
“他们家的生意都依托漕运,战事一起运河断了,家里积压的货物全烂在仓库里。后来乱民冲进府邸,“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听说一家老小都没逃出来。。。真是造孽啊!“
魏渊沉默片刻,缓缓道:
“乱世之中,财富反而招祸。秦家富甲一方,却无自保之力,终成他人眼中肥肉。“
他顿了顿,又问,
“那安家呢?“
“安家倒是聪明,“
牛金说道,
“眼见形势不妙,早早就变卖家产,举家迁往福建了。不过现在咋样,俺就不知道了。听说走的时候很是狼狈,几代人积攒的家业,就这么散喽!“
魏渊望着远处渐渐热闹起来的街市,若有所思:
“兴衰更替,本是常理。有人倒下,就有人站起来。这金陵城,终究会迎来新的主人。“
二人信步转过街角,来到一片幸免于战火的街区。
这里的房屋相对完好,屋檐下挂着风干的腊肉和红辣椒,窗台上摆着几盆秋菊,为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城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
几个总角小儿正在空地上追逐嬉戏,踢着一个用藤条编成的球。银铃般的笑声洒满街道,与远处工匠施工的叮当声交织成奇妙的乐章。
一个约莫五六岁的男童追球时不小心绊倒在地,膝盖磕在青石板上,刚要咧嘴哭喊,他的母亲急忙从旁边的布铺里跑出,将他搂在怀里轻声安慰。
“宝儿不哭,娘吹吹就不疼了。“
那妇人约莫三十年纪,衣着简朴却整洁,温柔地拍着孩子的背。
那男童破涕为笑,忽然注意到魏渊在看他,竟露出个缺了门牙的灿烂笑容,还笨拙地抱拳行了个礼,显然是见过些世面的商家孩子。
魏渊微微一怔,随即颔首回礼,眼中掠过一丝难得的柔和。
“这些娃儿倒是快活。“
牛金憨笑道,粗犷的脸上也露出几分慈祥。
“打生打死是他们大人的事,娃儿们只要有口吃的,有伴儿玩,就乐呵得很。要俺说,这天底下的道理,其实就这么简单。“
魏渊注视着那对母子,母亲正细心拍去孩子衣襟上的尘土,眼中满是纯粹的爱意。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圈温暖的光晕。这一刻,他忽然想起了什么,脸色微变。
“坏了!“
魏渊突然止步,右手不自觉地握成拳,
“侯治父子!自归辽东后军务繁忙,把他们安排去帮琉球王子复国后,竟把他俩给忘了!“
牛金先是一愣,铜铃大眼眨了眨,随即猛地拍了下脑门,发出清脆的响声:
“哎呦!俺这猪脑子!侯总兵之前确实托人捎信来,说他们先在琉球安顿下来了。毕竟当年属于无诏出兵,回来的话只怕会遭受朝廷的处罚。。。对了!还让俺秘密向公子您汇报!俺这。。。俺这榆木脑袋,一说是要秘密的,全给忘得干干净净了!“
魏渊愕然转头,只见牛金那张憨厚的脸上写满了懊恼,一双大手不住地搓着,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对视片刻,两人突然同时放声大笑起来。魏渊笑得前仰后合,连日来的疲惫仿佛都在这笑声中消散;牛金则笑得满脸通红,不住地拍打自己的脑袋,连声道:
“该打!该打!“
路过的百姓纷纷侧目,不明白这两位气度不凡的大人为何在街市上如此开怀。
但这笑声中没有任何嘲讽,只有对故友无恙的由衷欣慰,以及对这乱世中难得温情时刻的珍惜。
笑毕,魏渊拭去眼角的泪花,轻声道:
“有人衰败,就有人崛起;有人离去,就有人归来。这便是世道啊。侯家父子既然在琉球安好,倒是意外之喜。回去之后立刻行文,让他们回来吧,战后重建,需要人才!“
“好嘞!”
魏渊望向远处渐渐升起的朝阳,他知道,建设一个新秩序,远比打破一个旧秩序要苦难的多,他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的去改变这个饱受战乱摧残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