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非开心的说道:“之前《王的盛宴》不是有点拉胯了嘛,陆川就跑去排舞台剧去了,好像叫什么《丝路神话》,最近剧团不是有改编电影的浪潮嘛,结果就有人又找陆川去了...”
好家伙,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真是有够乱的。
“张晨就对自己这么有信心吗?还敢一次投资两部电影?”
闫非笑着说道:“那谁知道,不过看他信心是很足的,据说两部电影,张晨的公司一共投了2500万,他和遇凯的身家估计都投进去了。”
《李雷和韩梅梅》陈旭不确定,这部电影自己没看过,不过《逐梦演艺圈》自己可是知道它的大名。
张晨和遇凯是怎么敢的啊?
陈旭摇摇头,佩服张晨的勇气。
同时陈旭心里嘀咕,卧龙和凤雏已经碰到一起了,陆川太郎不会也要去掺和一手,来个樱花三结义吧。
其实陈旭多虑了,此时的张晨已经掏空了家底,真的没钱再投资了。
此时的张晨,则在信誓旦旦的对遇凯保证道:“你放心好了,《李雷和韩梅梅》是咱俩一起选中的,但是这个《逐梦演艺圈》也没问题,人家不但是你的校友,还是博士呢....”
遇凯因为身体原因,其实已经退居二线了,公司的事务都是张晨负责。
而且遇凯只管创作,运营都是张晨管的,遇凯自觉自己没有张晨的本事,眼光远远比不上张晨。
因此此时听张晨这么说,遇凯也只好不再说这件事。
“唉,我是怕你一下投资了两部电影,到时候资金周转不开啊。”
张晨则信誓旦旦的保证道:“你放心好了,讲真的,要是当时先遇到了毕志飞,我肯定只投资《逐梦演艺圈》,人家刚从美国回来,要不是我得知消息,早就被人抢先了。而且毕志飞也说了,咱投1500万,他也投1500万...”
其实之前毕志飞只准备投资500万的,但是吸引投资很顺利,张晨一下就投了1500万,毕志飞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干脆找了自己的岳父,直接把剩下的补上了。
有了张晨的1500万打底,再找自己的岳父,可就不是请岳父帮忙了,而是给岳父发财的机会了。
遇凯见张晨信心很足,那个什么毕志飞也很有信心,只能叹一口气,觉得是自己眼光不行。
那就全听张晨的吧,他的眼光就是比自己的强。毕竟当初开心麻花从无到有,就是张晨运营起来的。
虽然后来张晨使了昏招,把开心麻花转让给了陈旭,但是起码也收到了2000万啊。
所以遇凯拿到了自己那一份后,张晨来联系自己开电影公司,遇凯毫不迟疑的就把钱都拿出来了。
跟着张晨干,应该没问题。
连郭敬明那样的作家都能拍电影,都能赚钱,没道理北大的艺术系博士不行吧。
见遇凯再无疑问,张晨也放了心,自己的眼光绝对没问题,遇凯就等着收钱吧。
两人顺势聊起了郭敬明的《小时代》,上映10天,票房已经来到了3.84亿,这也是张晨敢于把全部身家压上的原因之一。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4月份赵燕子导演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个电影拿下了7.26亿的电影票房。
赵燕子这是第一次当导演,就拿下了7.26亿,谁看了不羡慕呢。
作家、演员都能当导演,都能拍电影,人家毕志飞更加是专业的。
而且这两个电影都是校园题材,毕志飞说的没错,只要导演拍的好,不管是什么题材,一样能火。
此时的张晨信心满满,感觉自己青云直上的日子就要到来了。
7月份,《小时代》风头一时无两,虽然被骂的很厉害,但是票房就是很好,总有人前仆后继的进去看。
杨幂也忙着各种宣传,真是痛并快乐着。
不管是4月份的赵燕子,还是现在的郭敬明,再加上过年时候的闫非、彭大魔,这些人全都是新导演。
新导演都能接连创下佳绩,不可能其他人不行啊。
于是大家都觉得是中国电影的春天来了,大批资本涌入了电影圈,一时间好不热闹。
陈旭却是在安静的等着《左耳》上映,它已经成功过了审,7月28日就要正式上映了。
现在除了FIRSt电影节那边的四个电影,和吴京的《湄公河行动》,陈旭没有再开新电影,即使忻钰坤在硬憋剧本,张艺谋在不务正业搞京剧,陈旭也没有去催他们。
跟那些人傻钱多的人相比,自己只要把每一部电影拍好就行了,少拍点烂电影就是赚钱了。
结果陈旭没去催他们,他们倒是主动找上门来了。
先来的是忻钰坤,拿了他的剧本来给陈旭看。
“啥玩意,你要搞文艺片?”陈旭还以为忻钰坤在憋大招呢,结果没想到搞了一个文艺片出来。
忻钰坤惴惴不安的问道:“陈总,文艺片不行吗?”
陈旭笑笑,“不是不行,你没想到你竟然会转去文艺片。”
陈旭仔细看了看剧情,讲的是一个中年女性和年轻人忘年恋的故事。
“得,我给你1000万,你去试试水吧。”
忻钰坤听陈旭的口气,不由犹豫道:“陈总,您不看好这个?”
陈旭摇摇头,“只是我欣赏不来,可能别人能欣赏呢...”
一句话,就把忻钰坤的积极性打消了一半。
一直以来,陈旭都以眼光毒着称,陈旭看好的,基本都是原地起飞,陈旭不看好的,基本都跪了。
陈旭看忻钰坤不说话,以为他不满意,“这点剧情1000万拍不出来?我给你加点?”
忻钰坤苦笑一下,“陈总,不是钱的问题,我是相信您的眼光,这个剧本还是先放放吧。”
陈旭则对忻钰坤笑道:“你自己试试呗,我都不心疼钱,你怕什么?”
陈旭是很乐意给这些导演试错的机会的,不让他们试,他们永远觉得自己是对的。等到头碰了南墙,他们才会知道自己错了。
这次赔了,下一次就赚回来了,所以这些事都不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