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论坛宝鉴
潘月儿的灵魂回到身体后,明显呈现出多种后遗症,本人时而浑浑噩噩,时而又异常清醒,只是清醒的时间太过短暂,陈瑞判断,这是灵魂回归后未能完全融合身体的缘故。
吴少也明白,潘月儿灵与肉长期以来分别成长,若想它们一结合便完美无缺实在是幻想,现在只有慢慢来让潘月儿自己去适应磨合,但陈瑞却说,这种情况如果时间太长,恐怕对潘月儿不利,容易出现貌合神离的状况,影响她的修为。
吴少觉得陈瑞说得极有道理,他断定这与潘月儿修炼的功法有关,月族的“六世轮回术”吴少也看了几眼,但其中用的是月族一种古老语言写成,根本看不懂,吴少也拿给潘月儿看了,她同样没有什么表示。看来眼下必须抛弃“六世轮回术”,尽快另找一门合适功法,促进潘月儿灵与肉体的融合,但去哪儿找这样的功法呢?
万千柏提议到中州去。他道:“论起天下功法,以太清宫最多最全,但我们却无法从太清宫手里得到功法,而另外一个地方,也有千奇右怪的功法,这便是中州的嵩山论坛,因为那个地方是天下修道者和剑客开坛讲经的地方。”
吴少觉得有道理,立即带着鲁小柱、万千砶和潘月儿,告别陈瑞,踏上去往中州的路。
吴少过了近一个月才到达中岳地界,这一个月比较平淡,除了走路,吴少就是练功,然后帮助鲁小柱、万千柏恢复功力。
潘月儿的情况很奇怪,仍是痴痴呆呆的样子,什么事也不懂,只是跟屁虫一样整天缠着吴少,吴少也不敢表现出一丝不耐烦,因为陈瑞告诉他,眼下最好的办法是多多安慰、陪伴,不能受过多刺激,吴少只好耐住性子陪她说话,讲故事给她听,实在没故事可讲了,就静静拉着潘月儿的手,眺望远方。
当然,吴少不敢发脾气的另一个原因是,有时潘月儿眼神灵动,似乎让吴少看到了过去月儿的样子,但呈现那种样子的状态时间极短,很多时候吴少以为那是他的错觉。
快到中州地界的时候,鲁小柱想要回快剑门看看,他道:“我出来时小媛有喜了,估计现在已经生下儿子了。”
“你都当爹了?”吴少简直不敢相信:“这速度够快的!”
鲁小柱一脸骄傲:“嘿嘿,就这一点来说,我可比你强多了。”
吴少问鲁小柱打算,鲁小柱说他先回快剑门,然后带老婆、孩子回花涧村走一趟,随后就会回来找吴少,一起去太清宫救吴先生。
吴少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让鲁小柱快去快回:“我也想回花涧村,但大事未了,回去也不安心,暂且不回了。”
宁海州眼下并不太平,吴少还想嘱咐他几句,鲁小柱冒出一句“啰嗦”便走了。
中州的景象与其它地方大不相同。香军与元军大战在南面,中州并未波及,因此上显得还算安定,百姓安居乐业,颇有些太平景象。吴少前段时间先是从血腥高丽战场,后来又经历了西北荒凉恶劣,再次见识中原大地的繁华,竟有些两世为人的感慨,其实时光也不过过了两年多。
按照万千柏所述,中岳论坛主要位于太石山诸峰,他听说有名的少林寺位于附近的少石山,倒是动了些念头想去看看,虽然少林寺是和尚,但在武学一脉中却是大有名声,不过他心下有事,便息了这个念头。
在中岳下找了一处客栈住下,让小果在店中等候,他带着老万直奔太石山。
老万边走边介绍中岳论坛情况,经他一说,吴少才明白,原来这所谓的中岳书院与他曾进入过的姜氏书院有所不同,姜氏书院是一所偌大院子,里面有学堂、憩所、藏书阁、讲经堂等许多地方,但这中岳书院却并无一处固定场所,本身是极松散的,太石山大小三十六峰,每一峰都有一处讲经场,而这些讲经场所各个自成体系,俨然如一个个小门派,各门派都招收学员,主讲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擅长讲授课程,只要课程受欢迎,那么主讲人可以一直讲下去。当然对于没有学员的讲经人,一般就会自动离山了。
吴少有些不解:“这些讲经者为什么要将自己辛苦悟出的经学讲给别人听?”
万千柏解释道:“当然是为了名利二字,不少讲经人是为了博一个大师的名头,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为利了,因为听讲经人讲经授道是要收费的,不能白听。这便如戏园子一般,若要听戏,必须交入场费用。当然,也还有一类,就是希望与他人讲经论道,以期有所收获,或者相互印证,从而使自己得证大道。”
“如此说来,我们要从何处入手?”
“师父,我们先到卧龙峰,从那儿我们可以得到一些信息。那卧龙峰是中岳论坛总坛所在地,论坛每年出一本书叫《论坛宝鉴》,目下论坛有多少讲师,都是讲些什么内容,我们从《宝鉴》中皆可以查到目标。”
吴少点点头,便与万千柏向卧龙峰而来。万千柏告诉吴少,卧龙寺长老们总理论坛各项事宜,各个讲师来论坛讲经,都需要向论坛长老申请,论坛长老便驻在卧龙寺,只有经过论坛长老们审核认定后,方可选择适合的地点开讲,因此山上所有讲师情况都掌握,为了招揽修行者,卧龙寺经常在寺内将讲师信息公布出来,新来的修行者可根据公布的信息选择门派,不过看那些信息要收取一些费用,今天万千柏出门,便将他们大部分银两带在了身上。
那卧龙峰是群峰环抱着的一座小山峰,正好处于三面山峰正中,沿石级慢慢向上,只见石级两旁摆满了小摊,售卖各种玩物、吃食,忽然旁边一个小摊上有个汉子绕过摊位靠近他们,压低声音道。
“两位要不要秘籍?绝对正宗。”
吴少见那汉子手中的书面上赫然写着“易筋经”三个字,心中惊讶,刚要问话,万千柏向那人挥挥手道:“我们只是游客,随便看看,并不买东西。”说着一拉吴少便走。
那汉子在后边道:“哎哎,别走啊,看看,我这儿的东西保你满意。”
两人走出一段,万千柏低声对吴少解释道:“这附近不少人,专以贩卖信息、秘籍为生,他们是当地人,背后有些实力,平时大家也不好随意得罪他们,但也最好别搭碴招惹他们。”
吴少奇怪:“你说他手中的书是假的?”
万千柏笑道:“当然是假的,《易筋经》是少林不传之秘,怎么会在路旁摆摊的人手里?在这个地方,只要你能说出名字来,他们立即就能给你拿出来,至于这些所谓秘籍中写得是什么,那就不知道了。中岳论坛名声极大,神州大地学武修道的人纷纷聚集于此,不少人修行心切,往往上当,你看那汉子手中的易筋经,说不定是‘论语’之类的儒学书籍,只是封面写着易筋经的字样。”
听了此说,吴少倒不觉得奇怪,他还记得当年在姜园时,见到过四处贩卖“水经”的情形,这儿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路上不断遇到小摊贩和一些神神秘秘的人,但万千柏一律挡下,路的旁边有一座小庙,万千柏一指:“就是这儿了”。
小庙写着“卧龙寺”三个大字,周围倒没有小摊小贩,见门口无人,二人便抬腿进了小庙。进了庙门,吴少暗暗称奇,因为从外观上看,这卧龙寺毫不起眼且庙门狭小残破,想不到到了庙内才发觉,庙宇很不一般,里面首先是一个大的院子,中间有个凉亭,后边是几进的庙宇式建筑,从那些走廊和房顶可以看出,雕刻精细,流光溢彩,十分地精致。院子里人并不多,凉亭里坐着三个道士打扮的老者在那里说笑,根本不理会吴、万二人,另有两个小道士打扮的人在那里扫地除尘。
万千柏、吴少四处瞧瞧,那三个人根本不理睬他们,过了好久,才听见亭子里有人道:“有施主来了,老孟快去看看,别放着正事不干,一会儿管事的看见,又要啰嗦,咱们可仨月没开张了。”
“哪里会误得了正事?这几人我一眼就看明白了,今日也开不了张。”姓孟的道士一边说着一边过来招呼吴、万。
“到这边来,你们来此做甚?”他这话是冲着万千柏说的,根本不理会旁边的吴少。
“道友请了,我们远道慕名而来,特来聆听大师们说法论道,因为初来乍到,不知详情,可否请道友为我二人介绍一下?”
“嘿嘿,看你也象个常在江湖行走的,却不知道本法坛的规矩,这江湖啊,哼哼,白混了。”
听着这位鼻孔中发出的声音,万千柏也不生气,他陪笑道:“还请道友指点一二。”
“规矩?不懂?好吧,《论坛宝鉴》初级版,五百两一份。”那姓孟的都懒得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