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洞天之城
吴少躲开一些溃散的兵士,沿着山路向东而去,行走不远,忽然一道真力急剧从边上袭来,吴少不慌不忙,侧身一让,举手一挥,便将那道真力卸在一旁,吴少望着路边一丛树后,平静道:“咱们还是省点气力,快快赶路吧。”
有人从路边显出身影,急向前几步,对着吴少深深躬身道:“前辈,黄榆子有眼不识真人,还请恕我眼拙,请问尊驾道号大名?”原来那黑影正是吴少先前擒住的高济法师,名叫黄榆子,吴少方才没问,到了此刻才知道。
“黄榆子?这名字奇怪。”吴少嘀咕道,“不过你搞错了,我不是什么前辈,不过是籍籍无名的修道者,咱们边走边聊吧。”
黄榆子态度充满恭敬道:“我来给前辈引路”,他表面并未有更多表示,但心里思绪万千:“嘿嘿,籍籍无名?如此轻描淡写接下我的剑气,除了那些修行界的老怪,又有几人能够?”
他最初被吴少擒下,虽然觉得这位草寇中的剑客道行恐怕不在他之下,但也仅此而已,对方可能道行不浅,但只怕比他强之有限,先前他只所以失手,完全是这人出其不意的偷袭。黄榆子存心一试究竟,因此躲在路边,等吴少出现,便奋力一击,他倒要看看这个年轻剑客,究竟有没有真本领,毕竟看上去此人太过年轻。
一试之后,黄榆子心中大骇:“此人道行,恐怕还在我师父之上!他相貌年轻大约是易容的缘故,若说前面我不知不觉中便被他擒拿,恐怕我师父也未必做到毫无征兆,至于我方才偷袭试探这一击,我师父也许能躲开,但绝对没有这般从容。”黄榆子这样想,却觉得有些不安:“我方才虽是试探,此人也可能有防备,但就算这样我师父能躲得开这样的偷袭么?倘若是躲不开,岂不说明此人道行远在我师之上?”
两个人并不避讳当地人,一边走,一边攀谈。至于黄榆子为什么没有趁机逃走,吴少不问也知道,这黄榆子似乎十分在意他那把宝剑,宝剑还在吴少手里,他就不会一走了之。
吴少问乐道城距离多远,黄榆子介绍道:“大约两天路程。乐道城是我们高济国修道者聚集之地,期间经常有上百名大修士聚集于此,相互学习探讨修炼之法,前辈若想了解绿色剑气的事,去乐道城是最好不过了。”
“乐道城其实不是一座寻常城市,而是建在山上的洞窟中,又称乐道洞天,此城又分魏、晋、宋三城,乐道城洞门极其隐蔽,有修道高手守卫,大凡要入城必须经过一定考验而且需要有人引见方能入得其门,城外是数千普通人的居住地,主要为修道者提供衣食。乐道城最高层是乐道宋城,它的主人道行高深,据说已经修炼到半仙之体,可惜极少有人见过他。”
吴少听了,有些惊异,他这才知道世上竟然有以洞为城的地方,听黄榆子的说法,倘若自己去寻找这处神秘之城,恐怕并不容易。
不过黄榆子所说有一点还是让他有些疑问:“按你所说,进入乐道城不但要别人引见,还要考验,是什么考验?”
“前辈有所不知,修道者在我们高济国地位尊宠,很多人希望踏上修炼之路,其间鱼龙混杂,为了让修道者有一个安静地修炼场所,乐道城对入城者作了规定,有人引见而且经过考验的人方可入城。至于考验嘛都是在进入乐道城的路上,此去乐道城有大小两条路,大路是通过三元谷测试后直接入城,小路是击败乐道城的守卫入城。当然,大路凶险异常,我们还是走小路吧,好在那些守卫很多与在下熟识,一定会让我们进城。”
吴少笑道:“我也不想平白冒险”。他表示一切按黄榆子所说。
走了一天,两人在野外各寻一处安静地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又走,眼见前面出现连绵不绝的高山,黄榆子指示说乐道城便在山中,差不多还要大半天的路程,傍晚便可到达乐道城,吴少看那些大山虽然就在眼前,但他知道这种山路看上去在眼前,实际路程要远得很。又走了一个多时辰,前面出现一个岔路口,果然是一条大路一条小路,黄榆子停下了。
黄榆子指着那两条路道:“这里的大路又叫明路,小路又叫暗道,两条路都通向乐道城,大路稍近,小路却要远上小半天。”他看了看吴少试探道:“前辈道行高深,何不走一下大路试试?”
吴少一撇嘴:“我可不想逞能,不少人就是死在了没多大本事却愣充英雄好汉的自负上。咱们还是走小路。”
“好,我们便走小路。不过,走大路虽然要通过三元谷的考验,但一旦通过了考验,会被赠予珍贵无比的宝石,这种宝石镶嵌至兵器上,对宝剑大有好处,而且据说通过明路考验的人,对真力产生的认识都会有更深的感悟。”
吴少正走着,听到这一句忽然停了下来:“你是说还会赠予宝石?宝石是不是就是你的宝剑上镶嵌的这一类?”
“不错,不过我这一类还属于品质极低的一类,是花了无数银子从他人手上买下来的。而通过三元谷考验,所得宝石更为宝贵,在修道界也是千金难求。”
吴少略一沉思:“来。详细给我说说明道上的三元谷,既然有宝石相送,我对这明道忽然有了点兴趣。”
一刻钟之后,吴少反身进了大路,他提出要黄榆子陪同,可黄榆子婉言谢绝,吴少也不勉强,两人相约出了大路后相见。
对于三元谷这样的凶险所在,吴少本不想冒险,更不会为了什么宝石去拚命,但黄榆子说修炼的人从中会有莫大的收获,这倒令吴少产生了兴趣,早已经历过不少特殊地方的吴少,自然不是十分担心三元谷的危险,他明显看出,若不走大道,不要说乐道城的人瞧不起,就是这黄榆子眼神也似乎不那么恭顺了。
黄榆子见吴少身影消失了许久,表情变得复杂起来,他又等了片刻,确信吴少真的选择了乐道城大路,不由轻叹一声,沿着小路继续前行。
方才他向这位南元的前辈高人介绍了明道中三元谷的风险,都是他听来的,实际如何他并不清楚,他没有告诉“前辈”,这明道里的三元谷其实还有另一个名字——“无生海”,他更没有告诉吴少,据他所知数百年来,能从明道出来的修道者,不超过十人,而这十人,无一不是绝世高手。
这位前辈道行确实高深,但遇到凶险万分的“无生海”,他进去了还能出得来么?
黄榆子情绪很复杂,他希望前辈能出来,因为前辈还拿着他的宝剑,他又希望前辈从此消失,毕竟他是一个南朝的修道者,是高济国的对头。
高济很久以来,一直将华夏中原称为南朝、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