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宇的离开对光华集团并没有带来太多的波澜。
刘飞宇年轻,有想法,又是学金融的,经历过创业的过程,这种背景出去创业,可能也是大家意料之中的事情。
倒是何华和苏易聊天的时候,还挺惋惜的。
不过刘飞宇的离开,苏易明悟年轻高管的培养体系要进一步升级,企业要开始着重培养自己的管培生体系。
也许这些管培生最终大多会像刘飞宇一样离开,但是人各有志,总有的管理者是天生的辅助者,并不是所有人的都会想做领头人。
就像国信投资的宋勇、寻宝网的王浩,这些都是可以独挡一份的人物,甚至企鹅公司的柳青平,都是辅佐性人才。
他们这些人不是没有能力出去创业,而且性格更倾向于喜欢辅佐,包括何华也是这样的人才。
苏易现在最缺的就是这类的人才,但是这类人才只能自己培养,要靠挖是不可能挖走的。
就像何华的薪资待遇在行业内也是最顶级的,别人来挖他,苏易都想不出别人能给什么。
苏易到是很快从刘飞宇走的事情中过去了,毕竟刘飞宇创业是公司,唐人手机公司大股东是华易投资,而且办公室还是这栋楼。
对苏易来说,刘飞宇只是换了个地方,换了一个方式继续和他合作而已。
时间很快过去一周。
这一周的时间,唐小凯在江城,苏易和唐小凯接触的时间多起来了,似乎又找到两人读书时候的感觉。
苏易本来打算找刘飞宇和唐小凯的父亲吃个饭,但是唐庆去深市做市场调查了。
昨天苏易和唐小凯去医院看了一下梁城过来看病的小女孩,看到那黝黑粗糙的皮肤,瘦如排骨的身形,苏易深感慈善的工作意义还是很重要。
虽然无法救助所有人,但是能尽力而为,苏易特意交代郑菲对梁城那边这类家境的孩子,多向集团申请慈善资源。
苏易还抽空去汉江汽车视察了一次,汉江汽车在季正乾手里运转的越来越顺利,季正乾、胡昊和林启华三人的配合越来越默契,逐渐形成了铁三角。
现在胡昊主要时间在沪市的丰达汽车负责生产相关的事情,那边基本上设备已经调试完成,正在尝试开始量产领航者汽车。
汉江汽车的订单经过了一个月的高发期已经逐渐稳定下来,每周也只有个百来辆汽车的订单增长。
苏易听季正乾他们汇报的情况,现在属于一个静默期,等待下个月大批量的开始交付车辆,市场口碑慢慢起来,订单也会逐渐起来。
现在领航者汽车的存量汽车主要交付给合作的各大企业,多数是老板和高管使用。
用林启华的话说,老板和高管们不太喜欢在网上分享,等下个月交付车辆多了,会逐渐把很多富二代或者老板家属使用的车辆交付出去,这时候可能网上的口碑会多点,到时候利用互联网再炒作一番,可以再推一波订单流量。
苏易听到林启华的市场规划,算是把之前他讲的思路融会贯通了,内心不由的感慨林启华的成长很快。商人家庭出身,有些事情从小就耳濡目染,比普通人学起来快多了。
现在林启华每天干劲十足,据说经常在公司加班,苏易前两天去林家吃饭,林家三兄弟的母亲韩玉芬话里话外感谢了很多次。
林家很聪明把回报都放在了李亚菲身上,前段时间李亚菲参与了一次亚洲范围的舞蹈比赛,荣获了前三名。虽然苏易觉得李亚菲舞蹈不错,但是苏易也知道如果没有林家上心赞助比赛,李亚菲的奖也不是那么容易拿到,毕竟有能力在有实力面前,大多数人会向实力低头。
苏易对这种事情知道,但是假装不知道,林家现在和他是一个共同体,林家现在对苏易的作用越来越导向为千金买马骨的角色。
苏易对林家扶持越好,市场的口碑就会越好,在外人看来苏易初期创业林家对他帮助很大,知恩图报。
实际从双方合作的角度来看,苏易除了在正天集团没有持股以外,华居酒店和汉江汽车都是大股东,但是苏易并没有在公司承担如何角色,可以说是坐等成果,适当的出一些建议和想法,严谨的说并不能说是帮助林家,实际是共同发展。
视察完汉江汽车,苏易就回到了光华集团的事情上了,盘古时代的重组已经完成。从管理职责角度已经归属光华集团,只是考虑盘古时代的多股东结构,光华集团对盘古时代的业务管理会更多的同步各位股东。
这种管理机制在未来的光华集团会成为一种常态。
不只是盘古时代,包括现在在融资的华讯科技、华网科技、华博科技这些控股类的公司,都会按照这一套机制去进行管理。
未来的光华集团不只是有华食集团、华易投资这种全资的公司,还有盘古时代、华讯科技、华讯科技、华网科技、华博科技这类控股的公司,还有宁海集团,华电新能源、汉江汽车这类参股的公司。这三类公司管理模式和方式必然有很大的区别。
在这周进行的二季度的汇报会议上,苏易专门腾出一天的时间来讨论各类子公司的管理制度。
苏易拉着何华、黄丽、许海峰、鲁庆、宋蕊、张彩等这些高管们开了一天的会议,最终明确按照股份的区别进行分层管理。
全资子公司,业务、财务、人资等全面由集团管理。
控股子公司,重大战略必须上报集团决策,业务、财务、人资参与管理,定期汇报纠察。
参股公司则为派驻董事参与业务,同时进行财务监管。
明确了各公司的边界之后,接下来何华、宋蕊和张彩会在业务、行政、人资、财务等方向出具一系列规则,使得光华集团的企业管理更加有边界的运转。
光华集团高管们的越来越成熟,苏易就越来越舒服。
此时苏易有点体会到前世某位大佬的话,“成熟的企业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要有完善细致的规则支持它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