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尉刚才就看过狙击步枪了,还有手枪,其实王攀一说上尉就已经相信了。只是很不可思议,此时不光上尉,所有的士兵都垂头丧气的。
“上尉,你叫什么?老是这么叫,显得很陌生。你们也不用急,想知道什么我都会如实告知的。”王攀立刻表态道。
“陶卫国。只是一时接受不了,算了,比起来其他战死的兄弟,我们算好的了。”上尉一副看透了世俗的表情。
“陶卫国,好名字。你们这里有多少人,是怎么来到这里的?这里又是什么地方?”王攀连忙接着就问了出来。
陶卫国哈哈一笑道:“王兄,你这问题比我还多。到底是我告诉你,还是你告诉我呢?”
王攀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王攀立刻表示,先简单说说抗倭战争的结局:“陶兄,那我就说让你开心的事情。1945年8月15号,也就是民国三十四年,倭国的天皇就宣布无条件投降了。小鬼子也彻底让我们赶出了华夏,滚回他们的老家了。”
“八年”陶卫国喃喃说着。
“对,我们牺牲很大。不过最终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那你知道我军长的消息吗?”陶卫国迫不及待的问道。
王攀想了想后说道:“1937年的时候,你们67军应该是奔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而吴军长在十一月份,在松江防守黄浦江北岸,殉国了。”
得知自己军长已经以身殉国,上尉呆愣在原地,脸上没有了笑容,只见他摘下自己的帽子。最后王攀询问才得知,陶卫国其实是吴军长的警卫连连长。而其他的士兵也都是警卫连的士兵,众所周知,军长的警卫连可谓是麾下全军的精英。
虽然警卫连人数不多,但是个个都是精英。那这些精英怎么会不知道吴军长的殉国的情况!王攀是出来后才知道,原来吴军长和陶卫国殉国时间只相差了一天。当时北岸有一段防线被攻破,陶卫国申请敢死队,整个警卫连都自愿变成了敢死队,夺回被倭军控制的阵地。
也就是这一战,陶卫国和警卫连的战友全部殉国。但此时的王攀并不知情,看着忧伤的陶卫国,试图转换话题问道:“陶兄,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其实这时候两人已经走到了一片比较密集的桃树林下,地面落满了桃花。只有两块石头中间的地面上比较干净,可以看出是挖了一个洞。陶卫国并没有回答王攀的问话,而是引着他进入洞穴。
地洞是防空战壕标准,只不过没有混凝土,只是常规挖掘。可以看出洞穴四通八达,这些士兵都是在洞穴内居住。王攀看到一个挖出的桌子上,放着一张黑白照片。
这个黑白照片王攀竟然有些面熟,联想刚才询问的话。王攀忽然想到这个人是乙巳门的人,跟着问道:“陶兄,你们是乙巳门的人送到这里的?”
陶卫国这次听到王攀口中的乙巳门,双眼更加惊讶。有些不可思议道:“王兄,你知道乙巳门?刚才你问我们如何过来的,我们答应过恩人不能外泄。没想到你竟然知道?”
“这个人,我没记错他应该是乙巳门的。我也算是乙巳门的人,只不过现在改了名字。”王攀想到这张照片,在总局的博物馆里曾经看到过。博物馆里面不光有一些奇怪动物的标本,还有一面墙上,挂着历任乙巳门的重要人物的画像和照片。
“那你肯定知道如何离开了?”陶卫国很是高兴的反问道。
这话可说到王攀的痛处了,他现在也为了怎么出去发愁。不过想想既然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发现陶卫国他们也肯定是注定的事情。他的结局肯定不在这里,除非秦始皇就在这里。现在看着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出去应该也不会是问题。
王攀无奈的说道:“现在还不知道,不过应该可以找到出去的办法。你先给我讲讲,你们是如何过来的?”
“是三爷,也就是他。他把我们带来的,但是具体是如何带来的我们不清楚,而且带我们来之后,他也已经身负重伤,具体的我们还没来得及问,三爷就过世了。”陶卫国一脸不甘的说道。
“什么,死了?”王攀很是惊讶。
不过在陶卫国说出三爷这个称呼的时候,王攀就想起来了照片上的是谁了。这个三爷就是赵城秋,是乙巳门元老级的人物,在抗倭战争时期,他就一直活跃在和九菊一派作战的一线。万万没想到赵城秋会死在这里,博物馆里面记载的是1937年赵城秋在上海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陶卫国点了点头:“我们所有人的记忆,只停留在冲锋的那一刻,所有人的记忆几乎一致。只是在我们醒来的之后,就在这里了。而三爷也身受重伤,我们对他进行了紧急医疗,可还是没能救活他。”
“听你这么称呼他,说明你们之前就认识他?”王攀询问道。
“不错,三爷,大名叫做赵城秋,他是个爱国人士。不光我们军,还有你们部队,他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药品。要知道那个时候的药品可是比黄金还贵重,他可算是我们的在世华佗。所以我们全军都认识他,当时我们试过问他这是哪里,可是他缄口不言,直到去世都没有说出一句话。”
王攀听了陶卫国的解释,更加震惊。
“你是说,他的遗体在这里?”
陶卫国点了点头,确认了王攀的话。
“在哪里?”王攀赶忙追问道。
“我带你去,这里条件有限,所以我们只给恩公立了木碑。”陶卫国起身就要带着王攀去看。
邱淑贞和许三多还想要跟上,王攀给他们说道:“你们配合陶兄的人审问小岛,不用跟着我。”
许三多很是担心:“攀哥,这行吗?”
“这些都是抗倭英雄,有什么不行的。看好小岛,只要不死,怎么都行。”王攀直接给许三多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