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洋静静地看了好一会儿,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扬起,露出一个极为满意的笑容。
不得不说,余幼薇在厨艺一道上,确实极有灵性和天赋。
她揉出的这团面,光洁柔润,除了因力气所限,在最终极致的韧性上或许稍逊一筹之外,可无论是配比的精准、揉搓的手势、还是对面团状态的理解,几乎都挑不出毛病,堪称完美。
更难得的是,徐洋自问并没有手把手地反复教她许多遍。
大多时候,只是点拨一下关键,剩下的全靠她自己记笔记、反复练习,再加上小圆从旁用数据和流程提醒辅助。
在这一点上,余幼薇的悟性和自觉,确实让徐洋感到无比省心和欣慰。
或许是感受到了身后专注的目光,正低头擀皮的余幼薇动作微微一顿,下意识地回过头来。
当她的目光撞上徐洋带着笑意的眼睛时,脸上瞬间像是被朝霞染过一般,不由自主地绽开了一个明亮又带着些许羞怯的笑容。
“徐老板,你回来啦?”她的声音清脆,带着显而易见的欣喜。
尽管她在心里拼命地告诉自己要保持镇定,要表现得自然平常,可那声调里细微的颤抖,还是泄露了她内心不由自主的激动和雀跃。
她原本喜欢跟着感觉,叫徐洋“徐大哥”,觉得这样亲切自然。
后来就干脆让余幼薇和小圆一样,喊自己徐老板了。
但徐洋听了两次,总觉得这称呼搁在两人目前老板与学徒的关系上,有点说不出的别扭和怪异,便婉转地提议,让她和小圆一样,称呼自己“徐老板”就好。
但是没有想到,这个徐老板三个字,从余幼薇嘴里喊出来都是那么的不一样!
徐洋听得很受用。
“嗯,刚回。”徐洋直起身,走上前几步,用手指了指案板上光滑的面团,语气里带着真诚的赞许,“你揉面的手法,进步非常大,看来没少下功夫。”
听到这直接的夸奖,余幼薇的脸颊更是红得透彻,像熟透了的樱桃。
不过这抹少女的娇羞来得迅猛,去得也快。
她迅速低下头,掩饰性地继续手上的动作,一边揉面一边轻声汇报,声音也渐渐恢复了平稳:“老板你要尝试新菜式的食材,小圆姐一大早就亲自去菜市场挑选,都拉回来准备齐全了,就放在那边的冷藏柜里。”
徐洋顺着她示意的方向看了一眼,点头表示知晓。
他心里那点关于新菜式的构思早已按捺不住,此刻见材料齐备,连面团都准备得如此妥帖,便不再耽搁。
他利落地卷起衬衫的袖子,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径直走向院子另一口闲置的灶台。
水声哗哗,他仔细清洗双手,然后用干净的布巾擦干。接着,他拿起一把厚背薄刃的沉重大刀,目光扫过准备好的新鲜牛肉、时蔬和调料。
他要做锅贴!
锅贴皮和饺子皮看似差别不大,实则暗藏玄机。
如果说饺子皮讲究的是柔韧筋道,能稳稳兜住丰腴馅料而不破,那锅贴皮则更追求一种极致的薄与脆的平衡。
它需得薄如蝉翼,透光可见馅料颜色,却又不能失却筋骨,否则经受不住煎烙的考验。
这毫厘之间的差别,全都在揉面者那双手的功夫之上。
当然,一般来说,菜市场上都有专门卖饺子皮的地方。
那些机器压制的成品,整齐划一,方便快捷,省了居家主妇许多功夫。
只不过一般人不知道的是,为使这皮子能摆放得更久,色泽更显白皙光滑,不少作坊会暗中掺入硼砂之类的添加剂。
在这种添加剂的作用下,饺子皮就会变得光滑,且就算过夜也不会发臭。
只是,这种添加剂,自然是对人体有害的。
徐洋从来不用这样的东西。
无论是超市还是菜市场,这种面类、粉类。馄饨饺子皮什么的都不建议去买。
还是只有自己亲手做出来的才最让人放心。
徐洋把精选的新鲜牛肉置于厚实砧板之上,他手起刀落,剁馅声沉稳而富有力道,很快便将牛肉斩成细腻而保有些许颗粒感的肉糜。
随后,他取早已泡好的花椒水,以精准的十比一之比例,分次徐徐调入肉馅中。
棕红色的花椒水伴随着顺同一方向的搅拌,被肉馅完全吃透,此举不仅能有效去除肉腥,更能借花椒的辛香为肉馅注入一抹难以言喻的复合香气。
接着,生抽提鲜,现磨的黑胡椒粉增辛,再磕入一整颗黄澄澄的鸡蛋,以使馅料更为嫩滑抱团。
最后一步,是风味的画龙点睛。
徐洋取过色泽翠绿的尖椒与紫皮洋葱,刀工迅捷而优雅,将其切成均匀细碎的末状。
二者与少许香油略微拌匀后,方才投入调好的牛肉馅中。
霎时间,生牛肉的醇厚、花椒的微麻、酱油的咸鲜、黑胡椒的暖辛,再混合尖椒的清爽微辣与洋葱特有的甜脆香气,被香油这味最后的使者彻底激发、融合,一股勾人魂魄的复合浓香扑面而来!
锅贴还没正式开始做,这味道已经让闻到的人忍不住口水直流了!
而锅贴之所以能区别于水饺,成为煎烙风味的代表,其精髓便在于底部那层金黄酥脆、形似冰花的“盔甲”。
至于如何形成这个盔甲?那就全都得依靠秘密武器冰花水了!
在锅贴煎制将熟未熟之际,淋入这特制的粉水混合物,它遇热油迅速汽化凝结,便能神奇地在锅底形成一层薄如羽翼、脆若焦糖的网状底壳,既锁住了内馅的汤汁,又提供了绝妙的口感。
徐洋深谙此道,丝毫不敢怠慢。
他另取一碗,精确称量淀粉、清水与少量食用油。
这三者的比例乃是成就完美冰花的关键所在,多一分则厚腻,少一分则难以成形,即便于徐洋而言,也需要全神贯注,谨慎调和。
另一边,余幼薇已将所有面皮擀制完毕。
她转身走入屋子里的厨房,让小圆帮忙拿出了一口硕大无比的平底铁锅来。
这口铁锅一米二的直径,甚至要比一般普通早餐店做煎包煎饺的平底铁锅还要大得多。
这样的一锅,徐洋差不多可以一次性做出上百只的锅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