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军师觉得有点不对劲。
汉中之战后不久,主公就在大家的劝进下称了汉中王,然后分封诸臣,其中云长等人远在荆州,所以他们的封赏是由费诗费公举传达的。
结果公举返回后跟自己说,云长当时不满,还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好在公举临行前自己早有预料,与其商议过若有此类事情应何如处理,果然云长听闻公举的劝告后就欣然接受封赏。
公举完成送官诰的任务后在荆州休息了一天才走,临行前本来想看看云长可有事情要回告成都,却不想找不到云长,询问他人,也不曾找到,于是费诗只好留下来等待,直到傍晚才碰到云长,后者说自己孤身外出打猎,故而无人知晓其去向,又说大王定然知道自己所想,没什么要回告成都的。
于是公举只好满腹疑惑地回到成都,将云长的话转告大王,当时自己也在场,大王果然如云长所说,大笑几声,就让马良马季常去荆州接替潘濬潘承明,后者则来成都担任益州刺史(这个官职在这个时期是空档的,刘备本身是益州州牧,称帝后益州州牧也空下来,直到后来刘禅时候诸葛亮兼职,再后来诸葛亮薨,益州刺史这个职务才重新出现,由蒋琬担任)。
此外武陵从事樊胄、零陵北部都尉习珍也被火速提拔,又让冯习冯休元带五千人马护送马良,一同操作下来之后主公才看向自己,仿佛想起来什么一样尴尬地笑了笑,这才咳嗽一声问道:
“军师,可是孤的安排有何不妥?”
自己当时回答前看了一眼法正法孝直,后者轻微摇头,表示此事不是他出的主意,于是自己便询问主公为何要调换人手,须知一来一往损耗不少,益州刚刚打完汉中之战,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如此调动兵马,可是大王又想在哪里作战?
结果主公哈哈一笑,表示只是有备无患罢了,然后又与其他人做了嘱咐。
此外翼德、孟起、汉升等人也一副脸上藏不住事儿的模样,子龙虽然看着与平时无异,不过诸葛亮觉得对方八成也知道些什么事情。
不过主公当时在召见群臣,自己也不好多说些什么,只是将疑问憋在心里,等散会后再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待议事完毕,诸葛亮便起身要离开,但他还没出府就被人拉住衣袖,转身看去却是法正,后者左右张望了一下,才低声道:“孔明可觉大王今日举止有异?”
“孝直亦有此感?“诸葛亮目光扫过庭院中的侍卫,见皆在十步之外,方以袖掩口道:“调潘承明回成都尚可解为制衡荆襄士族,然急遣冯休元率兵东出却是...”
话音未落,忽见赵云按剑而来,远远看到两人便招呼道:
“军师、尚书令,大王请二位速往偏殿议事。”
他眼角余光瞥见廊下侍卫,然后又让自己的声音大了一些:“关于汉中屯田之事。”
.......
子龙将军所说的话不是给自己听的,而是给别人听的。
这样将来若是有人打听主公为什么会突然留下自己和法孝直,便会得知屯田之事——如今曹贼虽然退却,但是汉中百姓也都被迁走,益州军民奋战数年,所得不过一片白地,如今陛下委任魏延担任汉中太守,总要想办法维持当地军队生活,屯田便是当务之急。
诸葛亮看了一眼法正,确认对方跟自己的想法差不多,便没再多言,而是跟着赵云一起进入议事偏殿。
他看到刘备负手立于益州舆图前。张飞正对着地图比划着什么,见自己三人入内,急忙住嘴。黄忠与马超分立两侧,见到自己也是点头示意,却不曾开口。
听到脚步声,刘备这就么转过头,示意赵云把门关上,后者遣散门口的侍从,亲自在外面关门,又按剑把守门口。
这是有大事儿要说。
诸葛亮寻思了一下,觉得很可能主公真的想再趁着登汉中王之位后打一仗,只是不知道要去打哪里——上庸顺流而下可攻襄阳,只是战事不利不好退却,湘水之盟后长沙、桂阳被划分给孙家,按照主公的面皮怕是不好意思主动掀起战事,若是关将军自江陵发兵攻打襄阳倒是可以,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主公会让冯习带兵去荆州,想来是怕荆州兵力不足...
他还没想完,就看到刘备大步走过来,抓住法正的手:
“孝直,近日身体可好?”
法正被这突如其来的关切弄得一怔,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拱手道:“劳大王挂怀,臣身体尚可。”
持续两年多的汉中之战固然让法正的名字为世人知晓,但是长久的战争压力影响?和法正本身睚眦必报的性格也严重损害了法正的身体健康,诸葛亮本人劝过法正,又让孟达写信规劝,好让法正多休养身体,不过这又有夺权的嫌疑,所以诸葛亮只能点到为止。
不想今日主公突然提起此事,诸葛亮随即就把希望寄托在刘备身上。
然后他听到刘备说:
“孤已经派人去请华佗神医,为孝直调理身体,还有军师也是,平日不可太过操劳,要留着有用之身,才好将来跟孤一起匡扶汉室!”
(华佗历史上这个时候已经被曹操让人拷打致死了,不过本书是缝合怪,关公还没刮骨疗毒,所以华佗还没死)
主公关心臣子的身体当然是美谈,不过诸葛亮认为刘备不会仅仅为了此事留下两人,所以肯定还有情况,然后他就看到刘备一副欲言又止、止言又欲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