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的清晨,枫叶林的雪还没化尽,小熊聪聪捧着妈妈刚蒸好的年糕,蹲在门槛上叹气。“昨天送了那么多年糕,还有这么多剩下的,要是能卖掉就好啦。”他戳了戳软糯的年糕,忽然眼睛一亮——镇上每逢十五有集市,说不定能去那儿卖年糕!
“妈妈,我想去镇上卖年糕!”聪聪举着年糕跑进屋,爪子上还沾着米粒。熊妈妈正在收拾竹篮,愣了一下才笑着说:“好是好,可卖年糕要吆喝,还要算钱,你能行吗?”聪聪立刻挺起小胸脯:“我能行!我昨天跟着爸爸学过数数,还会唱童谣,肯定能吆喝好!”
吃过早饭,妈妈帮聪聪把年糕分成小块,裹上油纸装进竹篮,还在篮子里垫了厚厚的棉絮保温。“要是卖不完,就早点回来,别冻着。”妈妈帮他系好围巾,又塞了个装钱的小布包在他口袋里。聪聪拎着竹篮,背着小布包,一蹦一跳地往镇上走,雪地里留下一串圆圆的小脚印。
到镇上时,集市已经热闹起来了。小摊子一个挨着一个,有卖糖葫芦的,有卖布娃娃的,还有卖热乎乎糖炒栗子的。聪聪找了个靠近路口的空位,把竹篮放在石头上,掀开棉絮——白白的年糕冒着热气,米香一下子飘了出去。
可等了好一会儿,都没人来问。聪聪攥着衣角,想起妈妈说的“要吆喝”,他深吸一口气,试着喊:“卖年糕啦……好吃的年糕……”声音小小的,被旁边卖糖葫芦的吆喝声盖了过去。他有点不好意思,可看到竹篮里的年糕,又鼓起勇气,把童谣改成了吆喝词,大声唱起来:“枫叶林里年糕香,软乎乎呀甜滋滋,路过的朋友尝一尝,暖到心里不慌张!”
这一唱,还真有人停下了脚步。兔阿姨提着菜篮子走过来,笑着问:“小小熊,你的年糕是什么味道的呀?”聪聪连忙打开一个油纸包,递过去一小块:“阿姨您尝,有豆沙馅和黄豆粉的,都是我妈妈昨天刚做的!”兔阿姨咬了一口,眼睛弯成了月牙:“真好吃,给我来三块,我带回去给小兔当点心。”
聪聪第一次做成生意,手忙脚乱地找钱。他数了数兔阿姨给的硬币,又数了数自己布包里的钱,确认没找错,才把年糕递给兔阿姨。“谢谢阿姨!”他鞠了个躬,心里比吃了蜂蜜还甜。
有了第一笔生意,聪聪更有信心了。他一边唱着改编的童谣,一边给路过的人递试吃的年糕。山羊爷爷买了两块黄豆粉的,说要配着热茶吃;小松鼠的妈妈买了五块豆沙馅的,说小松鼠最爱吃甜的;连卖糖葫芦的狐狸叔叔都过来买了一块,还夸他吆喝得好听。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竹篮里的年糕只剩下三块了。聪聪正想着要不要再吆喝一会儿,忽然看到小刺猬蹲在不远处,盯着他的竹篮,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小刺猬,你想吃年糕吗?”聪聪走过去,递给他一小块。小刺猬怯生生地说:“我……我没有钱。”
聪聪看了看小刺猬冻得红红的鼻子,又看了看竹篮里的年糕,笑着说:“没关系,这个送给你吃!我妈妈说,好东西要和朋友分享。”小刺猬接过年糕,小口小口地吃起来,眼睛里亮晶晶的:“谢谢你,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年糕!”
下午太阳快落山时,聪聪的年糕全卖完了。他摸了摸鼓鼓的小布包,又想起小刺猬开心的样子,蹦蹦跳跳地往家走。回到家,他把卖年糕的钱交给妈妈,还把给小刺猬送年糕的事说了一遍。
熊妈妈抱着聪聪,笑着亲了亲他的额头:“我的聪聪不仅会卖年糕,还学会了分享,真是长大了。”晚上,妈妈用聪聪卖年糕的钱,买了他最爱吃的栗子,煮了栗子粥。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喝着热粥,聊着集市上的事,屋子里满是温暖的笑声。
聪聪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心里暗暗想:下次再有剩下的年糕,我还要去镇上卖,不仅能把好吃的分享给大家,还能帮妈妈做事。窗外的月亮挂在枫叶树上,好像也在为他的成长,笑着眨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