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时,武媚娘的目光再度定格在上官婉儿身上,
语气较先前已缓和些许,她沉声道:
“便是年少者,若有佳作,也尽管呈上。
本宫向来只重才华,不论年岁高低,更不计出身贵贱。”
上官婉儿只觉得天后的目光深邃难测,
让她一时无从揣测这位掌权者的心思。
祖父上官仪当年因起草废后诏书而满门获罪,
她身为罪臣之女,沦为宫婢,
如今在这大殿之上展露锋芒,天后究竟是赏识,还是另有考量?
无数思绪在心头翻涌,却未及细想,
武媚娘已收回目光,掠过满殿衣袂翩跹的文臣才女,
唇边噙笑,声音温和不失天后威仪:
“今日立春,万物待苏,本宫特设此赋诗会,以‘剪彩花’为题,”
粉平抬手,宫人便端着描金托盘鱼贯上前,
将备好的素白彩笺,狼毫毛笔一一分送至众人案前。
笺纸质地细腻,触手定然绵软,
狼毫笔尖饱满莹润,
新研的墨汁散发出清润的松烟香气。
上官婉儿垂首聆听。
武媚娘目光一转,扫过屏息凝的众人,语带鼓励:
“剪彩为花,虽非真艳,不能结果,却藏着人间巧思与迎春之意。
谁愿在这众目睽睽之下,抢先一试锋芒?
若能道尽春趣,贴合今日意境,本宫必有重赏。”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陷入一片寂静,众人皆面露思索之色。
有人低头蹙眉,
有人伸手握住狼毫,却迟迟未曾落笔,显然都在斟酌诗句的立意与措辞。
唯独上官婉儿,
缓缓闭上双眼,凝神静气,
将周遭的细微声响尽数隔绝在外,脑海中则飞速调动着过往所学,
祖父上官仪开创的“上官体”诗风,
以绮错婉媚着称,向来重视形式技巧,
讲求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在宫廷应制诗中独树一帜。
但今日这场赋诗会,
绝非仅靠辞藻华美便能取胜,更需立意新颖,贴合圣意,
方能在众多才子佳人中脱颖而出。
“彩花……假花……”
她在心中反复琢磨,
“以人工摹拟自然,在立春之日绽放,其意义究竟何在?”
是单纯歌颂工匠的巧夺天工,
赞其技艺高超,能以假乱真?
还是另有深意,暗喻圣恩浩荡,
如春风化雨,即便如剪彩花这般无根无依之物,
也能在天后的庇佑下焕发生机?
两种思路在脑海中交织缠绕,
正当她犹豫不决之际,
忽忆起方才在殿外廊下所见的迎春新绿,
嫩芽即便历经寒冬的凛冽,
一旦得到春光的滋养,便毅然破土而出,绽放出蓬勃生机。
这不正与剪彩花的境遇相似吗?
或许,也如同她的人生,一旦遇到机遇,
她便可挣脱过往罪臣之女的桎梏,卸下宫婢身份的枷锁,
让胸中蛰伏多年的才思与抱负,如破土新芽般崭露锋芒!
电光石火间,灵感如春泉般汹涌而出,冲散她心中的迷茫。
上官婉儿睁开双眼,
提笔蘸墨时,手腕稳如磐石,不见半分颤抖。
狼毫落纸的瞬间,墨色在素白笺纸上晕染开来,
每一笔、每一划都干脆利落,力道均匀,无半分迟疑。
片刻后,她小心搁下笔,
双手捧着写满诗句的彩笺,
缓步从人群中走出,
来到武媚娘与正阳面前,
双膝跪地,低眉敛目,依循宫规叩拜行礼,
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却又不失恭谨:
“奴婢上官婉儿,叩见天后,叩见公主。”
“平身。”
武媚娘的声音自上方传来,平稳无波,听不出丝毫喜怒。
紧接着,又补充道:
“抬起头来。”
上官婉儿依言缓缓抬头,
目光依旧谦恭地垂视着面前的地面,不敢有半分僭越。
武媚娘终于看清了她的面容,
清丽的眉眼,秀挺的鼻梁,
尤其是饱满光洁的额头,竟与当年的上官仪有几分相似。
武媚娘心中微微一震,往事涌上心头,
她迅速压下心中的情绪波动,
面色恢复如常,
“正阳极力举荐于你,言你才华横溢。”
武媚娘的声音依旧平静,
婉儿再次躬身行礼,语气谦卑却不卑微:
“天后面前,奴婢不敢言才。
蒙公主抬爱,愿竭尽驽钝之力,勉力一试,只求能博天颜一粲。”
短短几句话,既表达了对天后的敬畏,
又感谢了公主的赏识,言辞得体,不卑不亢。
武媚娘眼中露出赞赏,向身旁的粉平抬了抬手,淡淡道:
“呈上来吧!”
粉平立刻垂首躬身,恭敬地应道:
“是!”
她轻步上前,从婉儿手中接过彩笺,
小心翼翼地捧着,呈到武媚娘面前。
片刻后,上官婉儿的诗作便落在了武媚娘手中。
武媚娘展开彩笺,目光落在诗句上,频频点头,眼中的认可之色愈发明显。
一旁的正阳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凑到武媚娘身边,
借着她的手一同观看上官婉儿的诗作。
待看完全诗,正阳眼中满是惊喜,忍不住轻声念了出来: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
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随着正阳的声音落下,
殿内那些之前曾暗中奚落过上官婉儿的人,
无不面露惊讶之色,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一个身份低微的宫女,竟然能写出如此文采斐然的诗句?
而且看她的模样,年岁尚轻,不过十三四岁的样子,
小小年纪,竟能将剪彩花的形态、神韵描绘得这般细腻灵动,
诗句中既蕴含着细致入微的观察之巧,
又暗藏着几分不卑不亢的傲骨,
哪里像是寻常宫女能有的才思与眼界?
先前那些暗讽她出身低微,难登大雅之堂的人,
此刻都纷纷敛了神色,有的低头捻着衣袖,神色局促,
有的悄悄与身旁之人交换着眼色,满是震惊与尴尬,
谁也没料到,这个被他们轻视的“低等宫女”,
竟藏着这般惊艳四座的笔墨。
武媚娘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缓缓点头,赞赏道:
“不错!这首诗立意新颖,措辞精巧,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