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股票,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套交易方法,或者说交易系统。这套交易系统的制定,应该是以符合自身性格和习惯为前提的。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不具备很好的执行力。很多时候人们知道怎样做是对的,但就是无法执行到位。”
众人点头。
“如果交易系统的设计与自己情绪相悖,执行时就不会顺手。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应该把这个问题考虑进去,在设计交易系统时,选择自己心里更为认同的方式。”
“怎么讲?”有人问。
“比如有的股民恐高,股票涨高了就想要卖出,那显然不适合采用趋势型策略,因为趋势型策略是要把涨势跟踪到底。而买入已经涨的很高的股票,恐高类型的股民恐怕会抓心挠肝。”
众人点头。
田园笑,“交易系统要适合自己的性格,这一点很重要。一般而言,股民的心理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家庭经济状况,一个是心理预期。”
田园把股民的经济状况分为四种情况:
一、有积蓄而且收入稳定
“这是最好的状态,有这种状态的股民,有条件应用各种各样的交易系统。”
二、有积蓄但没有稳定收入
“这类股民对收益的稳定性要求很高,风险承受能力较小。但由于有一定的资本,也可以应用大部分的交易系统。”
三、没有太多积蓄但收入稳定
“适用长线的投资策略。由于后续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本金,所以股票很适合作为长期理财规划。”
四、没有积蓄也没有稳定收入
“这种人应该不想炒股。如果想,也千万不要抱着短线赚一把就跑的心态。再好的交易系统也不可能一买必赚。”
田园提醒这类人:“想赚一把就退出,其实跟赌博是一样的,而且即便这一次赌赢了,也会给以后增加隐患。因为在股市尝到过甜头的人,时常会想着再赚一笔。一旦有了赌心,能不能再赢一次,就不好说了。”
他继续说:“无论家庭经济状况怎样,哪怕是第四种情况的人,只要有心学习炒股,有长期投资的计划,股市就会给他们提供赚钱的机会。”
众人鼓掌。
田园继续说:“股民要用适合自己资金量的交易策略。经济状况决定投资进程:收入稳定的人,可以采用定期增加投资的方式。长期而言,股市是大概率不断创出历史新高的。”
此时有人提出了反对,“Zh国股市牛短熊长,更是长期在3000点附近横盘。”
田园笑,“确实某个指数长期处在大区间横盘的状态,但那个指数受到权重股的影响比较大,实际很多个股的平均价格走势,是处在长期上涨状态中的。虽然无法与米国的百年牛市比较,但比一些不稳定的国家要好。”
他对股市还是有信心的。“国家的经济在增长,货币的供应总量也会不断增加,多出的部分货币可能会进入股市,进而给股市增加赚钱的机会。”
论坛里有一些收入不稳定的人,听到田园这么说,也有点想要炒股了。他们开始问田园有怎样的建议。
田园回答:“收入不稳定的人,应该视自己的积蓄情况,将资金分批投入到股市中。比如第一年只投入10%的资金,体验体验炒股;第二年再投入20%的资金,开始大量交易;第三年投入30%,第四年投入40%。这样,在炒股第五年时,计划资金才全部投入到股市中。”
田园认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没有经验时,买入的股票数量较少,即便亏损也不会太多;第二是随着时间的增加,遇到牛市行情的概率也在增加。虽然不确定牛市会在哪一年开始(有可能是在前面一、两年),但只要是在牛市中,没有经验的股民也有机会赚钱。
“对于没有积蓄且收入不稳定的人,在实盘交易之前,应该进行一段时间的模拟交易。只有在模拟交易中,充分的感受过股市的起落,积累了择时、选股、买卖的经验,才有可能在实盘交易中提高成功率。”
听到他这样说,有人问:“模拟盘跟实盘能一样吗?”
“必须承认,模拟盘与实盘是两种不同的感受,绝大多数人在模拟盘的表现要好于实盘。所以在模拟交易股票时,应该制定更为严格的规则。就像运动员想要参加1万米的比赛,在训练时就应该跑1.1万米、1.2万米或者负重练习。”
众人点头。
“模拟交易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同时尝试很多种交易方法,这是实盘无法比拟的。只要在模拟时能够足够公正、足够贴近实盘,甚至比实盘更为严格,一样可以获得很好的经验。”
田园知道,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类人,他们有投资股市的资本。无论是积蓄还是收入,甚至也有很好的学习能力,但就是对炒不炒股犹豫不决,想赢怕输的心态很严重。
对此,他告诉众人:“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长期投资,多多实践,炒股赚钱是大概率的。只是在赚钱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期的浮亏状态。但是炒股是可以终身从事,终身受益的行业,在初学阶段付出一些成本是值得的。”
田园觉得,专业人士只谈收益不谈风险是不负责任的,于是他又提醒在座的人:“新股民亏钱可能是经验不足,老股民亏钱可能是大趋势不稳定;但有经验的股民亏钱,多半是没有按照经验执行交易计划,或者违反原则融资买入,他们不是输给了股市,而是输给了自己。”
他继续说:“在漫长的炒股生涯中,股民的情绪肯定会有比较大的波动,赚钱了就信心爆棚,亏钱了就灰心困惑。这些是会影响到投资计划的。所以一方面多给自己心理暗示,另一方面也要备有后手。比如赚到一些钱以后,可以把它取出作为备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