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不是谢长生,而是皇帝陛下派来的人!”
小乐子宣布完自己的身份,庆元州的将士们瞧着绛紫色长袍的他全都愣住了!
毕竟,镇南侯虽然有了反心,可最底下的那些兵卒却完全不知此事,因此,得知前面的人是太监,是皇上的人,小兵们瞬间就没了战意。
因为他们敢对北地的人出手,但是却不敢伤害陛下的人,否则不就是以下犯上了吗?!
可那些忠心镇南侯老部下却没有这种想法,见手下们要退缩,当即跳出来高声质问:
“陛下这是何意?无缘无故为何谋害侯爷?!”
一句“无缘无故”,还有“谋害”之词,瞬间将镇南侯放在弱势的地位。
“是啊!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陛下就算是为了兵权,也不能设计杀害忠勇的镇南侯!兄弟们,我等可是跟随侯爷出生入死的兄弟,堂堂一个侯爷都能如此下场,死的不明不白,那咱们这些人的下场岂不是更加的难以……”
又有一人跳出来,站在船头振臂高呼。
毕竟,镇南侯的手下都分别在不同的船上,不大声喊其他船上的人听不见!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北地的人变成了皇帝的人,但太监都到了庆元州,就说明皇帝陛下已经知道镇南侯要造反的事了!
且来的这个,旁人不知道,他却已经从对方的服饰上判断出来是首领太监!
那可是仅次于总管太监的存在!
他们这些老部将可是都支持镇南侯的,接下来肯定也要被皇帝陛下处置!
因此,这个时候,既然是明牌了,那就赶紧稳住军心,然后利用侯爷的死调动起大家伙的情绪,到时候群情激愤之下将这一条船的人斩杀,他们在原地称王,也不去什么京城了!
因此,这人非常着急的要鼓动众人!
只是,他的话还没说完,就直接后背中箭,然后身子一歪,倒进了海里!
小乐子的身旁,一个同样已经恢复宦官服饰的人正举着弓弩。
刚才,就是他趁机出手的!
“你们,这是何意?怎能如此滥杀无辜?!”
另一船头上,跳出个手持刀剑的老将。
他一开口,就已经明确了立场!
刚才的人虽然死了,但是他说的那番话,已经瞬间让知情的人明白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因此,死了一个?
很好!
正好可以说暴君昏庸,手底下的太监都如此嗜杀残暴!
小乐子才不会跟镇南侯的这几个走狗进行言语上的拉扯,浪费时间!
他冷着脸,微微转身,当即就有人双手捧上明晃晃的圣旨。
“众人禁声,俯伏候旨!”
皇权至上,这一句话顶过万千言语。
镇南侯的那些老兄弟都不想跪地,可身后的士兵身体里仿佛刻着记忆一般,全都毫不犹豫的放下武器,跪地磕头,恭敬的等待宣旨太监开口。
这个时候,站着的人就尤为显眼。
“怎么?武统领,是想同镇安侯一样,抗旨不遵吗?!还是说,想像镇南侯一样,起兵造反?!”
小乐子捧着圣旨,就这么将对方心里的秘密摊开来说。
“什么?造反?!”
不知情的士兵们全都慌了。
要知道,造反可是要掉脑袋的!
且还是诛九族,全家都要跟着一起死的大罪啊!
在没有任何铺垫和引导的情况下,造反对于庆元州的普通士卒来说完全是不可能去做的事!
可他们现在心里虽然惧怕皇权,不敢忤逆皇帝,但也还天真的认为镇南侯是被冤枉的!
定然是别人见不得侯爷好,才到陛下那里去告状的!
于是有人赶紧拉扯武统领,劝道,
“统领大人,咱们先领旨!不然,得罪了宣旨太监,您吃不了兜着走啊!”
劝说的人是好心,但也是个不知情的小角色。
武统领听闻这话,气得直咬牙。
他们这些手下,现在连一个宣旨太监都害怕,那怎么还有胆子起兵造反呢?
但,前方不仅有圣旨,还有一排排举着弓弩的人!
几个有异心的老将彼此对视,都默契的隔空达成共识!
先示弱!
或许陛下杀了镇南侯就了事呢?
待这些宣旨的太监走了,庆元州就是他们的天下了!
于是,武统领瞬间变脸,利落的跪地拱手,
“末将不敢!末将领旨!”
小乐子扫了一圈,见没人站着,才开始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圣旨上大概的意思就是,镇南侯前几日给信仪长公主去了密信,陛下因此得知了镇南侯要起兵谋反之事!
镇南侯不仅提前通知信仪长公主,还将自己的计划全盘告知!比如,他要趁西南之战时,举兵北上,救信仪长公主出来,然后杀皇帝,建新朝……
武统领等人听到这里,连跪地的力气都没有了!
因为,这些的确是侯爷真正的打算!
他们就是没有想到,镇南侯都还没有出发呢,就已经将全部的计划告诉了信仪长公主?!
侯爷怎能如此糊涂啊!
果然,圣旨里说信仪长公主将密信直接转交给陛下,因此才引来今日之祸!
但圣旨还在继续!
后半部分的内容就是,陛下念镇南侯一生立功无数,本只仁慈的打算让镇南侯交出兵权,免去侯爷的爵位,贬为庶人的!
结果,镇南侯不仅拒不领旨,还杀了前一波过来宣旨的太监!
这事,镇南侯手底下的人完全不知道!
那些老部将都拧着眉头,啥时候来了太监?
没有啊!
只知道前几日,镇南侯单独外出去见过北地使者啊!
难道说,根本就没有北地使者,而是侯爷知道惊动了陛下,才瞒着众人的?
而这一次,陛下震怒!
于是,“……镇南侯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特加恩赐尽于水中!”
至于镇南侯的几个心腹老兄弟,圣旨里也都提到了名字,然后罪名则是:
“……蛊惑镇南侯谋朝篡位,依律处置!……钦此!”
小乐子圣旨读完那一刻,被点名的那几位直接原地喊冤,
“冤枉啊!公公,我等没有蛊惑镇南侯!”
“对啊!是侯爷自己野心勃勃,不听劝说!且我等一直在阻拦侯爷,才让他没有出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