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兽潮围猎透残酷,天一内丹化地煞
说着,三人来到医院里面。沉重且冰凉的铁门将众人隔绝在外,钱杰的安危让众人的心一直悬挂。马利民等人与赵千山阔别数月之久,再次相见不免一阵嘘寒问暖。
后者摇头轻吁,此时再是担心也无济于事。
不能与众人一同参加兽潮,赵千山对此也十分无奈,其中的事由众人也没有过问,至少马利民一众是十分信任赵千山的,只道是后者从天山归来,还在养伤罢了。
赵千山问道:“林华,你前面说这次兽潮围猎怎么了?是干仗去了?”
谢蓉娇抢话道:“原本兽潮始末源于凶兽本性,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但是此次兽潮,却遭到了兽族暗中操纵,这些凶兽好似不知亡命的傀儡,受兽族支配。”
“再加上此次兽潮围猎只有我们五行学院参加,根本难以抵挡冲击,若不是官府发兵协同前往,此次兽潮围猎我们可能真的回不来了!”
赵千山疑惑重重,诧异道:“什么意思?只有我们五行学院?其他宗门呢?流波院、寒天门、圣音阁、火云宗这些宗门呢?”
谢蓉娇道:“你这些日子一直在道宗修养,实在是错过了太多消息。这些说得上名号的宗门也都是一方霸主,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抵御兽族和邪教的侵袭。”
“他们能镇守一方已是不易,在分心来参加兽潮围猎实在太难!”
“原来是这样啊......弱小的宗派只能靠迁徙来躲避灾祸,这些强大的宗门尚且能在乱世中立足......都不容易啊......”
赵千山感叹一番,一种无法抗衡的压迫感在他心头环绕。太平盛世,大家尚能为修炼资源大打出手,埋天怨地。但是到了乱世,人人自危,能活着已是不易。
“钱杰呢,阿杰是出了什么问题?”
谢蓉娇道:“原本这次兽潮围猎没出现什么大的事情,没有去年那般惊险。毕竟官府出兵已经将凶兽以及兽族主力攻破,我们学院子弟只不过是打扫战场。”
“若是能在什么死掉的凶兽尸体中发现高阶兽核,也算是我们的收获。但直到我们在一个村庄打扫战场时,遇到了一头堪比小周天的凶兽!”
“我们一群纳灵境中期的修士根本无法抵抗,关键时候阿杰的七星不灭体突破至四星之力,与马百城联手给我们打掩护,才使得我们脱离危险。”
“但是马百城也不过是纳灵境后期的修为,他俩再是厉害也不可能是那凶兽的对手,最后他俩被官府的人所救,方才留的一口气在。”
赵千山大惊,他清楚媲美小周天境的凶兽是什么含义,说明这头凶兽也感应到了阴煞之力!而阴煞之力的强大,足以秒杀任何以灵力为基础的修士!
除非那个人体内拥有堪比赵千山这般充足的灵力!换句话说,纳灵境与周天境之间的跨度用鸿沟来形容都不为过!
钱杰能受此攻势不死已是侥幸,若不是他修习七星不灭体,恐怕结局很难说!
至此赵千山暗暗下决心,今天他便要正式去领悟阴煞之力!
“马百城呢!他怎么样?”赵千山问道。
“他被官府的人直接带走了,想必回到了牧王府,他应该就安全了。”林华道。
赵千山长叹一口气,从天池到兽潮,不仅仅是他经历了生死考验,身边的人没有一个能躲得过乱世的侵扰。
众人又在此处闲谈片刻,赵千山道:“这几天我不在道宗的菜果园就是在后面的极乐园,若是钱杰这边有了情况,你们可去那里找我。”
自打赵千山从天山回来,他便一直在道宗潜修,众人也都习惯了。
“极乐园?哦......行!”林欢回应道。
医院后院的地窟,名为极乐园,是封葬死人的地方,赵千山扭头便来了这里。
“呦,千山老弟又来了!”极乐园门口的值班弟子打着招呼。
自打赵千山重生之后,时不时的往这里跑,与这里的值班也都混熟了。
“你这个‘又’字用的不太吉利哦!”赵千山草草打过招呼便向极乐园地窟内走去。
踏入地窟,一股远比地表阴冷数倍的气息瞬间包裹全身,混杂着泥土的腥气和淡淡的腐朽味道。墙壁上嵌着的萤石散发着幽暗的白光,勉强照亮通往深处的甬道。
越往里走,阴气越重。这不是寻常的寒冷,而是一种能渗透骨髓、冻结灵力的阴煞之气。按道理来说,这里是纳灵境巅峰修士的“福地”,极其适合感悟阴煞之气。
但是学院有规定,为了不打扰逝者,精英弟子以下,每月只有一次机会可以来此祭奠故友。而赵千山则是刚好符合了这个标准。
他轻车熟路地来到地窟最深处一个相对宽敞的石室。
中央一个磨盘大小的石台,上面静静的躺着一个人。石台表面刻着繁复的聚灵阵纹,此刻正幽幽散发着吸纳阴气的微光。
“憨牛......”赵千山低语。来到其身边,他先是驻足原地,而后默默的看着睡着了的贺东牛。每次来到这里,种种回忆不断在脑海中翻腾。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对憨牛的思念,强迫自己进入修炼状态。赵千山盘膝坐上冰冷的石板上,刺骨的寒意立刻从尾椎骨直冲头顶。
脑海中回响着李道师爷的叮嘱:“感应阴煞之气或天罡之气,方能消化体内庞大的灵力。”
他将心神沉入内景,整个人散发出阵阵黑色气体,那是他体内灵力的杂质,靠着不断运转灵力,设法与外界的阴煞之气沟通。
沉心许久,没有一丝意外发生,体内与外界、灵力与阴煞产生不了半点共鸣。菩提果实的诱惑不断勾引着他。
但赵千山也知道,菩提果总有吃完的一天,若是对其产生依赖,那无疑是陷入泥沼之中无法自拔!
在百般聊赖之间,他拿出内丹院的《六十四卦》与天一院的《绝地天通》默读起来。
直至读到《绝地天通》的一句话:道法自然映八卦,源出四象分五行,归一尽头终两仪,万般皆始自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