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从此,我母亲和舅舅就我们就基本没再联系。
其实我一直觉得,虽然说没有联系舅舅,但是母亲心里应该还是很想他,很想小姨吧!
只是她很生气为什么舅舅和小姨会是那样的人,可母亲又有什么办法?
……
我跟傅尧此刻走到了外西街的十字路口。
这时候人挺多的。
因为外西街这里是一个很大的农贸市场。
这里有很多人会去买菜鸡鸭鱼鹅肉这些都有,还有熟食什么的,特别是四川的腊肉,香肠这里都很多。
附近还有店卖瓜子,零食这些,还有生活用品。
这个地方相对比较繁华。
第一次来到这里,我就觉得这里不错。
没事过来逛一逛还是挺好的,而且离我们住的地方还不远。
我问傅尧:“这里是不是就是大家比较喜欢来的地方?”
傅尧说:“是啊!大家一般买东西都会再来这里的,这条主道特别长,奶茶店,炸串店都特别多。”
果然和我想的一样。
他继续说:“这个外西街才是这条主街,开始在往前面走还有很远,还有好几条街都是卖东西的。那边基本上都是卖服装的比较多。还有以纯,安踏,鸿星尔克……”
我说:“原来这个地方才是真正的主街啊!那有空你带我去前面逛一逛呗!”
傅尧:“那有什么问题,一点问题没有,等我们中午吃完饭,下午我就带你去逛逛怎么样?”
我有点激动:“太好啦。到时候要是有漂亮的衣服我就买个一两件不过我要自己付钱。”
逛街是大部分女生喜欢做的事儿。
傅尧:“这时候你还跟我分的这么清?我付钱又有什么不同?难道你不喜欢我了。”
说着他嘟着嘴做不乐意的样子。
我哈哈大笑:“怎么可能?我只喜欢你,快走吧!”
傅尧要用手拍了一下我的脑袋说:“走,三姨一会儿等急了。”
我们俩到十字路口,然后左拐就走进了飞仙巷。
飞仙巷是一条比刚才那条主道要窄一些的一条道,但是也是可以通车的,是双向道。
这条道买东西的就跟刚才外面那条道里马路两边的店铺就不一样了。
街道两边的店铺基本大部分都是吃的还有超市。
因为附近居住的居民非常多,餐厅也就比较多。
这里就是真正的老城区。
傅尧跟我说:“马上就要到三姨家了。他家就在前面的外国语幼儿园的那个巷子里面。”
我说:“好,那我们就赶快走吧!”
我们继续往前走着,也就只有五六分钟左拐,抬头看去是一个大大的牌匾:外国语幼儿园。
不过傅尧说:“这里现在已经不是外国语幼儿园了,已经换了换了名字。只就是这个大大的牌匾还没有摘掉。”
这个算什么小区呢?
这里没有门卫室,就是在中间是一个大大的幼儿园两边是两条小道。
小道的右边就是单元楼,一栋一栋的。
然后再往前走就有一个陡坡,往上走去也是一个小道。
也就是说这个幼儿园的两边是两栋三栋挨着的楼群。
傅尧用手指给我看:“你看右手边那个坡上去的第二个门就是三姨家的单元门。”
我:“好,那我们走吧!”
这里的房子看着一栋一栋都紧紧挨在一起,老房子的感觉很浓重。
窗户房屋从外墙窗户来看都已经比较破旧,至少应该有十五年以上的时间了。
我们往走着,这里现在没有什么人进出。
我说:“三姨家家住在几楼?”
傅尧说:“住在五楼。”
我说:“哦,比我们我们那里还有少两层。”
“对呀。当初我买的时候,因为手里的现金也不多,所以当初就只能买了那个比较高层的没办房。”他说。
“量力而为嘛!没关系的。我们都还是年轻人,爬爬楼也没关系。”我说。
走了五层之后走到了四楼就听见楼上有的人家里有狗身穿来。
“汪汪汪……”5
傅尧喊了一声“奔奔”。
我问他:“你在喊谁呀?”
傅尧说:“三姨家养了一条黑狗泰迪,叫奔奔,它听见我的声音,刚刚就是它叫的。”
我惊呼:“不是吧!我们都还没走到门口,它就知道我们来了吗?”
他说:“狗的耳朵很灵敏的,你不知道吗?他听见有人在上楼他就会叫。”
太神奇了。
它怎么这么远都能听见,我心里在想。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今天家里人多吗?”
傅尧说:“别怕,今天周末,家里就是3个孩子,三姨。没有别人。”
我松了一口气。
我心想:可别一屋子人,我可有点应付不来。
不过傅尧在,这几天也没什么尴尬的。
走到了五楼傅尧敲着门。
里面传来一声女孩儿的声音:“来啦!”
门开了。
一条小黑泰迪跑了出来,这应该就是那只“奔奔”。
我第一次见它,它竟然就趴在我腿上,让我抱它。
泰迪不掉毛,所以把它抱了起来,它高兴的摇着小尾巴。
开门的是一个带有清秀,稚嫩脸庞的女孩儿。
她叫了一声:“舅舅,你们来了。”
看到我她略显尴尬的脸上带笑意又问傅尧:“我怎么喊?”
傅尧说看了看我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定说:“喊,舅妈。”
以前只当姑姑的我,现在被喊舅妈,有点不习惯,不过我也答应了。
我说:“好,走进去。”
傅尧给我介绍:“这是我大姐家的大女儿黄艺幼。”
我说:“哦!原来是大姐家的女儿。”
接着沙发上还有一个女孩儿喊了一声:“傅尧哥,回来了啊!”
傅尧说:“回来了,来,喊嫂子。”
这个女孩儿,大方,可爱,嗓门比较大,大声喊了:“嫂子好,嫂子来坐。”
傅尧又给我介绍:“这是昨天我们去的舅舅家的二女儿龙龙子轶。他们都在云山中学上初中。”
大姐家的女儿,舅舅家的女儿。
年龄差不多,辈份不同。
进门换好了拖鞋。
傅尧放下王老吉,拉着我的衣服,我抱着奔奔,他边走边喊:“幺幺,我们来了。”
进门后右拐左边是厨房。
一个穿着朴素,发色偏红的中年女人在厨房忙。
我们站在厨房门口,这位傅尧口中的幺幺转头,笑的特别亲切,冲我喊:“这就是小夏吧?”
我也带着笑意说:“是的,幺幺。”
幺幺说:“累不累,回家都是坐车?”
我说:“不累幺幺,就是害怕,那些盘山道,太吓人了。”
幺幺炒着菜,时不时回头看着我:“习惯就好了,他们司机都是老司机,开习惯了,别怕。快去外面沙发坐着,有水果,瓜子。”
傅尧说:“幺幺,那我带她去坐,幺幺煮饭辛苦了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