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当当的声音依旧在整个镇天关之内响彻。
朝云暮雨话说完之后清明便没在打铁铺停留,反而是朝着“听云轩”方向走了过去。
咚咚咚。
房门自动打开,王玊缨正站在院子中央立着拳桩。
“前辈。”
清明恭敬抱拳。
王玊缨在双目微闭,开始动了起来。
缠着麻布的拳头舞动,空气之中仿佛有闷雷作响,如同乌云盖顶,马上就要有蓬勃大雨倾盆而下。
随着拳意不断叠高,拳越打越快,快得清明只能看到无数的拳影飞射,疾风骤雨,奔雷滚滚。
最让清明感到骇然的是,他并没有在王玊缨身上感受到任何的气劲波动,她居然仅仅凭借肉体就能拨动天地之力,自然衍生一道道异象。
呼。
一口长气吐出,王玊缨拳意猛然一收,停下了动作。
就像是雨过天晴,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我这拳,怎么样?”
王玊缨问道。
清明连忙拍马屁道:“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拳意如九天奔雷,又如疾风骤雨,看完这拳,就像是淋了一场瓢泼大雨。”
王玊缨白了清明一眼:“想不想学?”
清明毫不犹豫:“不想。”
王玊缨低声道:“若是顾及你师父,大可不必,你我不必有师徒之名,姓李的也不会在意这么多。”
清明恭敬道:“晚辈并非顾及这个。”
王玊缨回眸:“既然不是顾及这个,那便是我拳意太高,学了我的拳,怕自身拳意受到桎梏?”
清明缓缓摇头。
王玊缨缓步走到清明身前:“那是为何?”
清明双目丝毫不让得与王玊缨对视:“因为晚辈自信,自己的拳,不输前辈。”
王玊缨一愣,似乎没想到清明会这么说,旋即便是哈哈大笑起来。
“看着谦卑,骨子里却是狂妄之徒,倒是很适合走武夫一途。”
笑容缓缓收敛,王玊缨盯着清明的眼睛,脸上如罩寒霜:
“不过狂妄是要有狂妄的资本的。”
“让我看看,你的拳究竟有多高!”
话音落下,王玊缨便是猛地朝着清明一拳轰了过来。
拳头不快,似乎王玊缨刻意压制,上面也未曾有任何天地之力。
仅仅就是这么平平无奇的一拳,同为武夫的清明却在这拳头之上感受到了宛若大日一般的拳意。
拳高天外,拳意齐日!
未敢有丝毫怠慢,清明很清楚,若是自己接不下这一拳,王玊缨给自己的机会或许就要这么白白错过了。
脚步一踏地面,拳架拉开,清明胸中奔涌的意气顿时包裹在拳头之上,双目凛然,毫无惧色。
既然如此,那就请前辈擦亮眼睛好好看看,晚辈的拳,究竟有多高!
两拳相撞,拳意猛然喷涌而出。
王玊缨的拳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拳意内敛,其中饱含一名登天强者对武道路途的感悟,更是一介武夫,与天问拳的豪情与决心。
我辈武夫,便是勇于对世间一切悍然出拳。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清明的拳意如同潮水一般冲刷迎面而来的拳意,但却感觉对方的拳意就如同海中礁石,任凭清风拂山岗,我自巍峨不动。
嘭!
毫无意外的,清明的身影倒飞而出,在院墙上砸出了个大洞。
王玊缨缓步走到清明跟前,居高临下睥睨道:“拳意是挺高,有那么点意思,可惜空有意气,却无坚毅的决心,拳意绵软无力,太差了。”
清明连忙站起身来,对着王玊缨鞠躬道:“还请前辈教我。”
王玊缨看都没看清明一眼,默默将拳头上的麻布解下。
“之前我看在前辈的面子上,为你喂了两天拳,什么感觉?”
清明:“拳意凝炼了不少,进境神速,只是第二天比起第一天,效果要差了许多。”
王玊缨点了点头:“倒是个会反省的。”
“不过凝炼拳意并非是我之功,而取决于你自己。”
清明疑惑道:“我自己?”
王玊缨:“你觉得我们武夫的拳意,是什么?”
清明细细思索道:“应是一身武道感悟,还有自身意气混杂而成的一股意气。”
王玊缨轻轻摇头道:“是也不是。”
“当初为你喂拳之时,我曾讥讽过你的战友,嘲笑过你的无能,便是为了激起你的血性,从而以意识之锤,锻炼你的拳意。”
“而那些讥讽之言,才是真正能让你拳意凝炼的根本。”
“第一日的那些讥讽之言你在第二日听来,心里已经能接受一些,自然第二日的效果会不如第一日。”
“身体的疼痛只能打熬体魄,而你的体魄已经是我见过所有初窥门径之最,甚至我自己当初在这个境界也不如你。”
“喂拳对你来说收效甚微,已无意义,这也是我不为你喂拳的真正原因。”
清明恍然大悟得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
“那前辈,如果是这样,我该如何推开武道大门,登堂入室呢?”
王玊缨轻轻摇头道:“如今你叩门之力足够,武道大门恐怕也有数丈之高,只是武道大门不够凝炼罢了,而武道大门的强度就等同于你拳意的强度。”
“想要锤炼武道大门,你需要的并非肉体之拳,而是意识之拳。”
“我与你不熟,也不清楚你的性格,所以言语讥讽效果只会越来越差。”
“拳意高自然重要,若没有这口与天争口气的意气,武道一途上也走不远。”
“可若是只有一股子意气,却无脚踏实地的毅力与屡败屡战的心气的话,这拳意哪怕高至天外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明白了么?”
清明若有所思:“意思我明白,可我该如何做呢?”
王玊缨道:“岁月是最好的意识之拳,多经历,多体悟,多听多看,自然一切都可水到渠成。”
清明连忙道:“没有快一点的办法么?”
王玊缨轻声道:“有。”
似乎早就知道了清明会这么问,王玊缨继续说道:“儒释道三教之中,都有类似意气的说法,儒家称为浩然气,佛门称为琉璃意,而道教则叫紫府气。”
“虽然名称不同,可在本质上,都指的是胸中一口意气,三教能在诸子百家之中脱颖而出,在修炼这一口意气上自然也有着过人之处。”
“儒家有《澄心镜典》,佛门有《慧剑斩念歌诀》,道教有《烛幽玄照经》,这也是当今世上比较有名的修炼意气法门。”
“暂且不论这几门经典都是三教秘藏,你不是三教中人,绝对拿不到。”
“即便是拿到了,这几门心经对你锤炼拳意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清明疑惑道:“这是为何?”
王玊缨轻声道:“同样是修炼一口意气,三教的修炼主旨乃是平心静气,明见己心,而我们武夫修炼这一口气却是要保持那一抹最根本的血性。”
“你都平心静气了,还哪来的血性?所以在根本上,这三教法门于我们武夫并不适用。”
清明没有说话,他知道王玊缨后面必然有解决之法。
果不其然,王玊缨轻声道:“当初我在游历天下之时,曾经得到一没有名字的法诀残篇,传闻是当年大争之世时,一群散修赖以立身之本。”
“当年这本法诀被这些散修分成多份保存,我走遍天下也就之寻到了这法诀一角。”
“这法诀我仔细看过,以强者意气锤炼弱者意气有奇效,只是方式太过霸烈,稍有不慎便有身死之危,所以也一直没有用过。”
清明当即道:“武道登山,本就是一道险途,便是没有这法诀,我去挑战其他强者经历生死也都是刀尖上跳舞。”
王玊缨目露精光,笑道:“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觉悟,属实难得,没错,我辈武道登山,本就是与天争命,若是瞻前顾后,怕这怕那怎能登高?”
“来!就让我赠你一场机缘!”
“可别死了!”
只见王玊缨身上猛然爆发出一股无比强烈的拳意,猛地从清明的眉心钻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