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送着那一点火花飞入“无光空冥王”的体内,原本的血盆大口也就此合上。
翻腾的云团之内立刻多出了一圈又一圈的火红纹路,带动着一整个云团转动。
下一秒。
轰——
耀眼的光芒豁然亮起,那具由“无光空冥王”以力量维持的身体,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直接炸了?
恐怖的气浪席卷而来。
不过,得益于陈景安先前立下的规则“十王作为地府的掌控者,不可擅自破坏地府”,那股气浪下坠到一半的时候,凭空出现一股力量将其托住。
只不过,陈景安一瞬间有种被榨干的感觉。
他当即朝着剩下二人喊话:“助我一臂之力。”
永寂寒渊王和百瘴疫瘟王相视一眼,纷纷出手拦截“无光空冥王”暴走的力量。
又过了一会儿。
一道狼狈的身影出现,正是无光空冥王。
此刻,他整个人就像风中残烛,仿佛下一秒就要魂飞魄散了。
无光空冥王一脸忌惮地看向陈景安。
作为地府执掌黑暗,虚空与寂静的王者,无光空冥王所处的维度,某种程度上是高于其他合体境的。
那些境界不如他的合体境,甚至都无法观测到无光空冥王的存在,更别说对他造成伤害。
可是方才,无光空冥王是真的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那股力量竟然可以横跨维度,直击本体。
甭管这份能力是否来自大帝。
至少,陈景安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确实有资格坐在这里谈判。
无光空冥王通过眼神,迅速与剩下两王完成了信息交换。
最终还是“永寂寒渊王”负责接洽。
“你先前的力量,还能动用多少次?”
陈景安闻言再度将手掌抬起,一抹火花出现,他面带微笑:“只要我想,就一直能用。”
许是有无光空冥王的例子在前,他们现在看到地狱业火,心中都下意识生出了一种恐惧。
没人敢赌陈景安这话的真实性。
永寂寒渊王的表情僵硬了一瞬,很快就丝滑切入到了下一个环节。
“这股力量姑且可以视作是大帝对你的馈赠。”
“那我们开始讨论正事。你先前说要出面经营地府,我们三人给你提供支持,我们又能从中获得什么?”
相较于前面的试探,这话就比较直白了。
陈景安面带微笑:“吾等十王之位与地府相连,若是地府壮大了,我们都能获得好处。”
百瘴疫瘟王皱着眉头:“你想让地府继续扩张?”
如今涉及到自身的根本利益。
先前他与陈景安因为“毒母”那档事大打出手,到现在反而显得无关紧要了。
百瘴疫瘟王站在过来人的角度,指出了地府扩张的各种现实困境。
除开“天庭”与“妖庭”对他们的敌视之外,如何以“地府体系”取代原有的“大道体系”,这是另一个问题。
在外界,一位修士从返虚突破到合体,需要完成证道神位的条件,可谓历尽艰险。
而在地府,这个过程可能只需要继承一个官位。
两者的难度不在一个水平上,可是地府神君论实力却不比大道神君要弱多少。
这明显是不公平的。
因此,平衡这两者的办法就是神君数量。
地府神君的数量远远少于大道神君,而“画皮界”是如今硕果仅存的地府道统。
这样一条康庄大道,若是能够在别处搭建起来,对现有的大道体系绝对是沉重打击。
可想而知,其中的难度。
陈景安目前的思路,就是将“地府”与[轮回空间]进行结合。
可行与否仍然需要进一步检验。
他面带微笑:“凡事总得有人尝试,三位皆有旧伤在身,无法时刻关注地府,这些琐事不如交由我打理。”
“若是出现了争议,到时我们再举行会首,三位完全可以将我罢免。”
听到这话,三王陷入了沉默。
此刻,他们心里是不太得劲的。
因为陈景安说了半天,其实没有给出任何有效的承诺。
他甚至就连画饼都懒得动手。
这样就算了。
问题是,三王的心里竟都对他生出了一种认同感。
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源于陈景安使用的轮回之力。
两者一结合,难免给人一种被胁迫的感觉。
三王心里不太痛快。
只不过……他们真的要拒绝?
当真做出这种选择,三王又不太甘心。
毕竟,这地府于他们而言,确实就是一个囚牢。
十王的实力与地府挂钩。
地府局限于画皮界,那他们也只能保持当前状态继续苟延残喘下去。
现在好不容易出现一个变数……
三王很快找到了说服自己的理由。
陈景安作为新王,精力肯定比其他人旺盛,若不给他找点事做,没准他就得祸害地府内部。
一切都是为了地府!
三王相视一眼,达成一致。
他们各自祭出王位的力量,形成了对地府整体的一种昭告。
“十王尊令:即日起,偈律戒言王与焚业劫炎王担任‘地府摄政王’,总揽地府内外事务与官职任免。”
时隔了数个轮回。
这是第一次颁布“始王尊令”。
地府上下,从“十大府君”到最底下的阴差,全都面露难以置信的表情。
尤其是那些地府的老人。
在他们的印象里,“偈律戒言王”和“焚业劫炎王”不是已经战死了吗?
难不成,这两位王者复活归来了?
陈景安目的达成,送走了三位王者。
其中,轮到“百瘴疫瘟王”的时候,他将万毒母源又给还了回去。
这算是表明自己的态度。
当前大家都有地府作为共同利益,将来他也少不得要请这三王相助,提前结下善缘总不会有错。
百瘴疫瘟王有些诧异,陈景安竟然会主动示好。
但他也借坡下驴。
“如你所言,我将不再干预第十七层地狱的事务,今日之事便一笔勾销了。”
说完,百瘴疫瘟王也离开了。
陈景安环视地府。
这是他作为地府摄政王的权柄。
先前的“十王尊令”,是以全体十王的名义进行的。
要论优先级,仅次于地府大帝。
地府全盛时期,需要十位王者全部通过,这也赋予了“十王尊令”至高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