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看到,连战力在天花板上的胡骑都投靠他们了吗?
连同为上两国之一的大统,都成为了他的手下败将吗?
现在的大夏,正是携大胜之威的时候,按说只有他们去找别人的麻烦,可秦军...竟然敢还手。
被我打一下子肿么了?
但你还手就是你的不对了。
左右丞相以及文武大臣被连夜召进到皇宫之中。
当大家得知秦军已经反击,甚至连他们的征西将军已经战死沙场,初步估计,这一战至少损失三十万以上的步兵时,所有与会的大臣们都愤怒了。
他们怒,怒邬品山的大意。
怒,秦军的不识抬举。
惊,秦骑的战斗力竟然如此强大。
惊过之后,就是怕。
怕秦军得胜之后,会不会得寸进尺,从而威胁到大夏的统治,和他们的自身安全。
面对着恐惧之物,最好的办法就消灭他。
“骠骑将军何在?”
“臣易州龙在!”
“现命你马上带军前往秦州,对了,这一次把玄甲军也带上,一定要给秦军一个好看。”
“末将得令。”
“冉丞相,你马上组织人手写讨檄文章,秦军背信弃义,主动向盟友开战,要号召天下有识之士共唾之。”
“臣遵旨。”
“诸葛丞相,你马上联系宋尚书,晋州那边应该发动了,这一次我要让贾平安无法回到北境三州,我要他死在西北之地。”
夏光帝的咆哮之声响彻在整个大殿上空。
臣子们也都是一副同仇敌忾的样子。
为了大夏也好,还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也罢,他们这一次都站在了皇帝这一边,主张对贾平安和秦军下死手。
......
晋州,静宁城。
宋轶文收到了诸葛成亲笔所写的密信。
看过上面的内容后,他也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事情的发展同样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秦军竟然在两天不到的时间,就收拾了大夏三十余万大军,同时还攻下了金城,这是要向秦州,也等于是向大夏开战了。
想不明白,已经断粮半年的秦军,是怎么样有底气敢与秦军为敌?
难道不知道,大军无粮会产生什么样的可怕后果吗?
半年多时间呀,他就一直与冯大勇呆在一起,并在对方的默许之下,派出了不少人紧盯着晋州与古州的连接线,可以确认,所有从北境三州运来的粮食都被扣了下来。
就没有一粒运出去过。
正是清楚的了解这些,大夏军才敢出兵银州。
依他之见,秦军但凡还有脑子,就会一退再退,先退到古州再说。
即便是秦军想要反抗,对手也应该是占据着晋州的冯大勇所部,而不是追击他们的大夏军。
这反其道而行之的打法,让宋轶文无法理解。
甚至不是诸葛丞相的亲笔信就摆在面前的话,他甚至都不敢相信,这一切会是真的。
在看了一遍密信上所写的内容,宋轶文深吸一口气,跟着就是整理衣衫,对外说道:“来人呀,备轿,去冯府。”
宋轶文见到了冯大勇,并说出了秦骑是如何胆大包天,反攻秦州金城之事。
“冯大将军,恭喜你。”
“宋尚书这是何意?”
面对着冯大勇一脸的不解,宋轶文哈哈笑道:“恭喜冯大将军就要成为新的秦王呀。”
“你是说,你们支持我当秦王?”
“是的,这不仅是我的意思,也是我们大夏皇帝的意思。”
“这...臣何德何能,得大夏皇帝如此看重。”冯大勇一脸激动的说着。
“唉,冯大将军万不可妄自菲薄,你的领兵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由你来当秦王,实属众望所归呀,哈哈哈。”
对于冯大勇的反应,宋轶文看在眼中,喜在心间。
冯大勇高兴就好,这足已证明诸葛丞相的策略是正确的。
“冯大将军,如果你真心感谢大夏皇帝的话,那接下来你就应该好好表现,表现出自己的价值才是。”
“还请宋尚书教我。”
“好说,好说。这样,你现在就带兵向古州而去,切断贾平安的所有退路,你看如何?”宋轶文笑着,把诸葛成的要求进行了转述。
“出兵古州?那贾平安现在不是到了秦州吗?我带兵去古州,岂不是南辕北辙之举?”
“还有,宋尚书,如果我真这样做了,那就等于是逼着那贾平安不得不与在秦军的大夏军拼命呀,此举不妥,不妥呀。”冯大勇是一边说一边摇着头。
宋轶文其实也有这样的感觉。
现在出兵古州,然后由那里进入银州与甘州,看起来是可以切断秦军的退路,但真这样做,效率太慢了。
或许不等他们进入到银州,贾平安就已经被灭了呢?
真若如此,岂不是说,他们没有了立功的机会?
“冯大将军,但不知你可有什么好办法吗?”
“嗯,末将认为,与其封他退路,远走古州,那还不如直接兵进秦州,在正面战场上给予贾平安重创来的痛快。”冯大勇略一犹豫之后,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正面与贾平安为敌?这...这可以吗?”宋轶文颇为心动般地说着。
“有何不可?难道宋尚书不相信冯某的作战能力?”冯大勇反问。
“不是,冯大将军的能力,宋某自然是相信的。只是贾平安是你们曾经的王,怕就算是你愿意动手,你下面的军队也未必都会如你一样吧。”
“哈哈,我当宋尚书担心的是什么呢,这点无妨。这一年多来,晋州一地秦军上下,早已经换成了我的人,他们现在也只知我名,不知秦王。但凡是我下令,他们不会不从的。”
冯大勇时不时就会找下面的将领谈心一事,宋轶文自然是知道的。
现听他这般一讲,便谨慎地问着,“冯大将军,这可不是小事,不可大意呀。”
“宋尚书只管放心,对此,我其实比任何人都谨慎,毕竟我现在比任何人都希望贾平安死,不然的话,我如何能当秦王呢,你说对吗?”
“嗯,冯大将军是聪明人,既然你如此有信心,那我便马上向皇上请示。在等待消息的这段时间,大将军可以开始调兵,备战了。”
......
秦州,金城。
贾平安已经带着主力大军进入这里。
“王上,这是大夏诏发天下的檄文,呵呵,还真是恶人先告状呢。”汤红鹤拿着一道文书来到贾平安的面前。
伸手接过,目光只是随意的扫了扫之后,贾平安就将其扔到了一旁。
上面的内容写的很不堪,把贾平安写成了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还号召天下大军都应该团结起来,把这个祸乱天下的贾平安给诛了。
看得出来,写出此文的人,颇有些文学造诣。
骂人骂的也颇有章法。
可这又如何?
文章写的好,就可以不顾事实吗?
明明是秦军先出兵银州,要兵犯秦军的。
只是他们吃了败仗之后,就开始叫起冤来。
这就像是一个女人,怒极之下要打一个男子。
但男子没有怎么惯着她,还手了,把女子打坐在地上,然后女子就开始撒起了泼,叫喊着男人再打女人,让大家给评理是一样的。
对于这种颠倒黑白的做法,贾平安十分的不齿,但又不能不理会。
“派人把事情真相公布天下吧,找一些文章写得好的人,回击。”贾平安想了想,还是决定重视一下,至少应该表现出来的态度还是要有的。
“明白了。”汤红鹤重重点头,他对于大夏的做法也是十分不满。
两军交战,胜败乃兵家常事。但你输了,就开始骂人,从道德方面进行谴责,这就有些太不要脸了。
“光在文章上回击还不行,给冷亦萧传命,让他不要停,带兵攻打丹山城。你大夏给我们泼脏水,那我们就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不怕他们搞的这些花样。”
“诺。”汤红鹤极为兴奋的答应着。
要说,还是跟着贾平安做事痛快。说打你就打你,没的商量。
不像是以前在宣国的时候,就算是吃了亏,也要考虑所谓的友邦影响。真有意思,人家都向你派兵,来攻打你了,你还想着考虑狗屁的影响,这分明就是懦弱的表现嘛。
贾平安下令,秦军继续攻击,三天之后,拿下丹山城。
而此时,大夏的讨秦檄文也开始传遍了天下。
对于了解贾平安地方施政政策的权贵与豪绅,无不是对其恨之入骨。
其它人做了皇帝,他们不过就是换了一个主子在头上。
该吃吃、该喝喝,舞照看、女人照睡,并没有什么改变。
若是运气不错,遇到一个势弱的皇帝,他们的生活可能还会更好,得到还会更多。
什么忠诚于皇上,不存在的。
他们所忠诚的,只有自己的利益罢了。
对于这些皇帝而言,就算是把这些权贵与豪绅都杀了,不一样还是要换一批人来做,在这个过程中,还十分的凶险,弄一个不好,自己就会被推翻,何苦来哉。
长此以往,双方就达成了一致,便是互相配合下又互不干扰、还互相牵制。
这就有了百年的王朝,千年世家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