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湘西的雨比武夷山的更黏腻,车刚开进凤凰古城,雨丝就裹着水汽往车窗上贴,模糊了窗外吊脚楼的轮廓。林野把青铜罗盘揣进内兜,指尖触到罗盘边缘的刻痕——那是爷爷当年用小刀刻的“野”字,此刻正随着车身颠簸,轻轻硌着他的肋骨。

“这地方看着比武夷山热闹多了!”阿凯扒着车窗,眼睛里满是好奇,“你看那河边的吊脚楼,还有挂在门口的红灯笼,跟电视剧里一模一样!”他背上还背着那个装着越族文物照片的防水包,包带已经被磨得发亮,那是这一路冒险留下的痕迹。

李教授坐在副驾驶座上,手里翻着一本泛黄的《湘西苗族志》,时不时停下来划重点:“根据记载,湘西苗族有个‘巫蛊坛’,传说是用来存放苗族圣物的,就在凤凰古城西边的‘腊尔山’上。不过那地方地势险峻,还有很多苗族的古老禁忌,咱们得先找当地的苗族向导带路,不能冒失。”

张科长开着车,在古城的石板路上慢慢行驶:“我已经联系了当地文物局,他们说有个叫石阿婆的苗族老人,世代住在腊尔山脚下,对山里的情况很熟悉,还懂很多苗族的古老习俗,咱们先去见她。”

车停在一家挂着“苗家客栈”招牌的吊脚楼前,石阿婆已经在门口等着了。她穿着一身深蓝色的苗族服饰,头上裹着绣花头帕,手里拿着一根拐杖,拐杖顶端刻着苗族的图腾——一只展翅的雄鹰。看到林野他们,石阿婆笑了笑,露出嘴里的银牙:“你们就是来寻巫蛊坛的吧?跟我来,咱们屋里说。”

客栈的堂屋很宽敞,中间摆着一张八仙桌,桌上放着一壶苗家米酒和几碟腌菜。石阿婆给大家倒上米酒:“腊尔山不好走,山上有很多‘蛊洞’,不小心掉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而且巫蛊坛有苗族的祖先守护,外人要是乱闯,会被‘蛊灵’缠上的。”

林野掏出怀里的青铜罗盘,放在桌上:“阿婆,我们不是来破坏的,是想保护苗族的圣物,让更多人了解苗族文化。这罗盘是我爷爷留下的,据说能指引找到古老遗迹,您看它能不能帮上忙?”

石阿婆盯着罗盘看了半天,突然眼睛一亮:“这罗盘上的刻痕,跟我们苗族巫蛊坛的图腾很像!看来你们真是有缘人。不过要去巫蛊坛,得先准备‘避蛊药’,还要学几句苗族的‘敬祖语’,不然连山门都进不去。”

接下来的两天,林野他们跟着石阿婆学习苗族的习俗。石阿婆带着他们去山里采摘草药,教他们怎么制作避蛊药——把艾草、菖蒲、雄黄酒混合在一起,装在小布袋里,挂在身上就能避开蛊虫。她还教大家说敬祖语,虽然发音晦涩,但大家都学得很认真,尤其是阿凯,练得嘴巴都酸了,还是不肯停下。

出发那天,天刚蒙蒙亮,石阿婆就带着大家往腊尔山走。山上的雾气很重,能见度只有几米,脚下的路全是泥土和碎石,一不小心就会滑倒。石阿婆走在最前面,拐杖在地上敲打着,嘴里念念有词,像是在跟山里的祖先打招呼。

走了大概两个小时,前面突然出现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入口处有一块巨大的石头,石头上刻着苗族的图腾。石阿婆停下脚步,对大家说:“这里就是巫蛊坛的山门了,你们得对着石头说敬祖语,不然石头不会移开。”

林野深吸一口气,按照石阿婆教的,对着石头念起了敬祖语。刚念完,石头就“轰隆”一声,缓缓向一侧移开,露出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里黑漆漆的,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草药味,像是有人经常在这里打扫。

大家跟着石阿婆走进通道,通道两侧的墙壁上刻着很多苗族的图案,有苗族先民狩猎、耕种、祭祀的场景,还有一些复杂的蛊术咒语。李教授拿出相机,小心翼翼地拍照,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些图案太珍贵了,对研究苗族的历史文化有重大意义!”

走了大概半个小时,通道突然变宽,眼前出现一个圆形的石室。石室中央有一个石台,石台上放着一个黑色的陶罐,陶罐上刻着苗族的巫蛊图腾,周围还放着十几个银色的铃铛,风一吹,铃铛就发出“叮铃叮铃”的声响,听起来很诡异。

“那就是巫蛊坛,陶罐里装的就是苗族的圣物——‘蛊王’。”石阿婆轻声说,语气里满是敬畏,“蛊王是苗族的祖先传下来的,能保佑族人平安,还能化解各种蛊毒。不过不能随便碰,不然会惊动蛊灵。”

林野盯着陶罐,发现陶罐旁边有一个小小的铜盒,铜盒上刻着和青铜罗盘一样的纹路。他想起爷爷日记里的话:“有缘人至,纹合则开。”便掏出罗盘,放在铜盒上,两者刚一接触,铜盒就“啪”的一声弹开,露出里面一张折叠的丝绢。

丝绢上用苗族文字写着密密麻麻的字,还有一幅画,画的是腊尔山的地图,地图上标注着一个红点,旁边写着“苗祖墓”。石阿婆看着丝绢,激动得手都抖了:“这是苗族的‘祖训丝绢’!传说上面记载着苗祖墓的位置,还有苗族的‘巫蛊秘籍’,咱们找了这么多年,终于找到了!”

就在大家兴奋的时候,石室突然开始震动,墙壁上的图案慢慢变得清晰,像是有生命一样。石阿婆脸色一变:“不好!是蛊灵被惊动了!咱们赶紧离开这里,不然会被蛊灵困住的!”

大家赶紧收拾好丝绢和铜盒,跟着石阿婆往通道外跑。刚跑出通道,身后就传来“轰隆”一声巨响,通道被泥土掩埋了。石阿婆擦了擦额头的汗:“还好跑得快,不然咱们就成了蛊灵的祭品了。”

回到客栈后,石阿婆请来了苗族的长老,一起解读丝绢上的文字。长老们围坐在一起,对着丝绢研究了很久,终于弄明白了上面的意思:苗祖墓在腊尔山的“鹰嘴崖”上,那里藏着苗族的巫蛊秘籍和很多珍贵的文物,只有在“苗年”那天,才能打开墓门,不然会受到祖灵的惩罚。

“苗年还有三天就到了!”石阿婆兴奋地说,“咱们得赶紧准备,到时候一起去鹰嘴崖,打开苗祖墓,把苗族的圣物保护起来!”大家都很激动,开始忙着准备苗年需要的东西——苗族服饰、祭祀用品、避蛊药,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苗年那天,腊尔山热闹非凡,苗族同胞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在山上载歌载舞,庆祝新年的到来。林野他们也穿上了苗族服饰,跟着石阿婆一起参加祭祀仪式。祭祀台上摆满了祭品,有猪肉、米酒、水果,石阿婆作为主祭人,手里拿着一把牛角号,对着天空吹了起来,号角声在山谷里回荡,庄严而神圣。

祭祀仪式结束后,石阿婆带着林野他们往鹰嘴崖走。鹰嘴崖的形状像一只展翅的雄鹰,崖壁上有一个巨大的洞口,洞口刻着苗族的图腾。林野掏出祖训丝绢,放在洞口的凹槽里,丝绢刚一放进去,洞口就“轰隆”一声,缓缓打开,露出里面的墓道。

墓道里很宽敞,墙壁上挂着很多苗族的腊肉和玉米,像是有人经常在这里居住。走了大概五十步,眼前出现一个圆形的墓室,墓室中央放着一个巨大的木棺,木棺上刻着苗族的祖灵图案,周围放着很多珍贵的文物——青铜剑、玉璧、银饰,还有一些竹简,竹简上写着苗族的巫蛊秘籍。

“这就是苗祖墓!”石阿婆激动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她对着木棺深深鞠了一躬,“祖先在上,我们终于找到您的安息之地了,我们一定会保护好苗族的文化,让它代代相传!”

李教授小心翼翼地拿起竹简,仔细看了起来:“这些巫蛊秘籍太珍贵了!里面记载了很多治疗疾病的方法,还有一些生态保护的知识,对现代医学和环保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张科长也很兴奋,他拿出手机,给文物局总部打电话,让他们派专业的团队来整理文物。

就在大家忙着整理文物的时候,林野突然发现木棺的底部有一个小小的暗格,他小心地打开暗格,里面放着一个金色的面具,面具上刻着苗族的祖灵图腾,眼睛的位置镶嵌着两颗红色的宝石,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这是苗族的‘祖灵面具’!”石阿婆激动地说,“传说戴上这个面具,就能和祖灵沟通,得到祖灵的指引!”林野拿起面具,面具很轻,上面的宝石很亮,显然是用纯金打造的,工艺非常精湛。

就在大家围着祖灵面具欢呼的时候,墓室突然开始震动,墙壁上的图案慢慢变得模糊。石阿婆脸色一变:“不好!祖灵要发怒了,咱们赶紧离开这里!”大家赶紧收拾好文物,跟着石阿婆往墓道外跑,刚跑出洞口,身后就传来“轰隆”一声巨响,墓道被泥土掩埋了。

“好险!”阿凯拍着胸口,大口喘着气,“这苗族的机关也太厉害了,跟越族的有的一拼!”林野笑了笑,把祖灵面具放进背包里:“这都是祖先为了保护自己的文化,才设置的机关,咱们得好好保护这些文物,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

当天晚上,苗族同胞们在腊尔山举办了盛大的篝火晚会,庆祝找到苗祖墓和苗族圣物。大家围着篝火唱歌跳舞,石阿婆还教大家跳苗族的“踩堂舞”,林野和阿凯学得很认真,虽然动作有些笨拙,但却充满了欢乐。

晚会进行到一半,石阿婆拉着林野的手,把一个小小的银坠子挂在他脖子上:“这是苗族的‘平安坠’,能保佑你平安顺遂。你是个好孩子,对我们苗族文化这么尊重,以后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就来湘西找我们,我们苗族同胞一定会帮你!”

林野摸着脖子上的银坠子,心里暖暖的:“谢谢您,阿婆,我一定会常来看您的,也会继续保护苗族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苗族的历史和习俗。”

第二天一早,文物局的专业团队就到了,大家一起把苗祖墓里的文物整理好,装上卡车,准备运回凤凰古城的博物馆。看着卡车慢慢驶远,林野心里满是不舍,这一路在湘西的经历,像是一场梦,却又那么真实。

“接下来咱们去哪里?”阿凯好奇地问,眼里满是期待。林野笑了笑,拿出爷爷的日记,翻到新的一页,上面画着一张潦草的地图:“爷爷日记里还有一个线索,说在云南的‘香格里拉’,有一个藏族的‘雪域圣坛’,里面藏着藏族的古老圣物,咱们下一站就去那里!”

大家都很兴奋,收拾好装备,准备出发。石阿婆送他们到客栈门口,手里拿着一包苗家的腌菜:“这是我自己做的,你们路上吃。记住,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保护好古老的遗迹,这是咱们的责任。”

林野点点头,紧紧握着石阿婆的手:“阿婆,您放心,我们一定会的。”

车慢慢驶出凤凰古城,窗外的吊脚楼和红灯笼渐渐远去,林野看着怀里的青铜罗盘,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新的冒险又要开始了,香格里拉的雪域圣坛,还有藏族的古老圣物,都在等着他们去发现,去保护。而他,也会带着爷爷的心愿,带着对古老文化的敬畏,继续走下去,让更多的历史宝藏重见天日。

车过金沙江大桥时,林野终于看清了香格里拉的轮廓——远处的雪山像覆着一层碎银,山脚下的青稞田泛着浅绿,藏式民居的红顶在阳光下格外显眼。他摸了摸脖子上的苗族平安坠,银坠子被晒得温热,和怀里的青铜罗盘贴在一起,竟有了种奇妙的呼应。

“这地方也太好看了吧!”阿凯扒着车窗,手里的相机拍个不停,“你看那雪山,比照片里还壮观!还有那些房子,红顶白墙的,跟童话里一样!”他背上的防水包又鼓了些,里面装着在湘西买的苗绣手帕,还有刚从路边牧民手里换来的青稞饼。

李教授坐在副驾驶座上,手里翻着一本《藏族文化志》,时不时指着窗外讲解:“香格里拉在藏语里是‘心中的日月’,这里不仅风景美,还有很多古老的藏族遗迹。根据记载,雪域圣坛应该在‘梅里雪山’的东坡,那里有个‘神瀑’,传说圣坛就藏在神瀑后面的山洞里。”

张科长握着方向盘,避开路上的牛羊:“我已经联系了当地的藏族向导,他叫丹增,是个年轻的活佛,对梅里雪山的情况很熟悉,还懂很多藏族的古老仪式,咱们到了县城就能见到他。”

车刚开进香格里拉县城,就看到一个穿着红色僧袍的年轻人站在路边,手里拿着一串佛珠,正是丹增。他看到林野他们,笑着迎上来,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欢迎来到香格里拉,我已经等你们很久了。”

丹增把大家带到一家藏式客栈,客栈的院子里种着格桑花,墙角的转经筒在风里轻轻转动。走进堂屋,里面摆着一张长长的藏式桌子,桌上放着酥油茶和糌粑。丹增给大家倒上酥油茶:“梅里雪山很神圣,也很危险,尤其是东坡,经常有雪崩,而且神瀑后面的山洞有‘山神守护’,外人不能随便进去,得先举行‘敬山仪式’,得到山神的允许才行。”

林野掏出青铜罗盘,放在桌上:“丹增活佛,我们不是来破坏的,是想保护藏族的圣物,让更多人了解藏族文化。这罗盘是我爷爷留下的,据说能指引找到古老遗迹,您看它能不能帮上忙?”

丹增盯着罗盘看了半天,突然双手合十:“这罗盘上的刻痕,跟我们藏族圣坛的图腾很像!看来你们真是有缘人。不过要去圣坛,得先准备‘敬山礼’——青稞酒、酥油、哈达,还要学几句藏族的‘敬山语’,不然山神会发怒的。”

接下来的两天,林野他们跟着丹增学习藏族的习俗。丹增带着他们去县城的寺庙,教他们怎么转经筒、磕长头,还教他们说敬山语,虽然发音绕口,但大家都学得很认真。阿凯为了学好敬山语,每天早上都跟着丹增念诵,嗓子都快哑了,还是不肯停下。

出发那天,天还没亮,丹增就带着大家往梅里雪山走。路上的雪越来越厚,脚踩下去能没过脚踝,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冻得人直打哆嗦。丹增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经幡,嘴里念念有词,像是在跟山神沟通。

走了大概四个小时,前面突然传来“哗哗”的水声,越往前走,水声越清晰。又走了半个多小时,眼前出现一道巨大的瀑布——水流从几十米高的悬崖上倾泻而下,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形成一道彩虹,这就是神瀑。

丹增停下脚步,对大家说:“神瀑后面就是藏着圣坛的山洞,但要进去,得先举行敬山仪式。”他从背包里拿出青稞酒、酥油和哈达,放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然后对着神瀑跪下,念起了敬山语。林野他们也跟着跪下,学着丹增的样子,念起了刚学会的敬山语。

刚念完,神瀑的水流突然变缓,瀑布后面的山洞慢慢显现出来。丹增激动地说:“山神同意我们进去了!快走吧,小心脚下的石头,很滑。”

大家跟着丹增走进山洞,山洞里黑漆漆的,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酥油味。丹增从背包里拿出酥油灯,点燃后,山洞里顿时亮了起来。洞壁上刻着很多藏族的图案,有藏民放牧、朝圣、祭祀的场景,还有一些复杂的经文,李教授赶紧拿出相机,小心翼翼地拍照。

走了大概半个小时,山洞突然变宽,眼前出现一个圆形的石室。石室中央有一个石台,石台上放着一个金色的盒子,盒子上刻着藏族的图腾——一只展翅的雄鹰,周围还放着十几个银色的转经筒,风一吹,转经筒就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

“那就是雪域圣坛,金色盒子里装的就是藏族的圣物——‘雪域明珠’。”丹增轻声说,语气里满是敬畏,“雪域明珠是藏族的祖先传下来的,能保佑族人平安,还能净化心灵。不过不能随便碰,不然会惊动山神。”

林野盯着金色盒子,发现盒子旁边有一个小小的铜盘,铜盘上刻着和青铜罗盘一样的纹路。他想起爷爷日记里的话:“有缘人至,纹合则开。”便掏出罗盘,放在铜盘上,两者刚一接触,金色盒子就“啪”的一声弹开,露出里面一颗拳头大的珠子——珠子通体雪白,泛着淡淡的蓝光,在酥油灯的照耀下,像一颗小小的月亮。

“这就是雪域明珠!”丹增激动得双手合十,“传说雪域明珠能吸收天地灵气,还能预测天气,只要它发光,就说明接下来会是好天气。”

就在大家兴奋的时候,石室突然开始震动,洞壁上的经文慢慢变得清晰,像是有生命一样。丹增脸色一变:“不好!是山神被惊动了!咱们赶紧离开这里,不然会被山神困住的!”

大家赶紧收拾好雪域明珠和金色盒子,跟着丹增往山洞外跑。刚跑出山洞,身后就传来“轰隆”一声巨响,山洞被积雪掩埋了。丹增擦了擦额头的汗:“还好跑得快,不然咱们就成了山神的祭品了。”

回到客栈后,丹增请来了寺庙的长老,一起研究雪域明珠。长老们围着雪域明珠,念诵着经文,过了很久,长老才开口说:“雪域明珠不仅是圣物,还是一把‘钥匙’,能打开藏在‘松赞林寺’地下的‘藏经洞’,里面藏着很多藏族的古老经文和文物。”

“松赞林寺是香格里拉最大的寺庙,里面有很多珍贵的文物,要是能找到藏经洞,对研究藏族文化有重大意义!”李教授激动地说,“咱们明天就去松赞林寺!”

第二天一早,大家就跟着丹增去松赞林寺。松赞林寺的建筑很宏伟,金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寺里的喇嘛们正在念经,声音庄严而神圣。丹增带着大家来到寺庙的大殿,对着佛像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拿出雪域明珠,放在佛像前的供桌上。

刚放上去,供桌突然“轰隆”一声,缓缓向一侧移开,露出一个方形的洞口,洞口里泛着淡淡的蓝光,正是藏经洞。大家跟着丹增走进藏经洞,洞里摆满了书架,书架上放着很多用藏文写的经文,还有一些古老的卷轴和文物——青铜佛像、玉璧、金饰,每一件都很珍贵。

李教授拿起一卷经文,仔细看了起来:“这些经文太珍贵了!里面记载了藏族的历史、文化、医学,还有一些天文知识,对研究藏族文明有很大的帮助!”张科长也很兴奋,他拿出手机,给文物局总部打电话,让他们派专业的团队来整理文物。

就在大家忙着整理文物的时候,林野突然发现书架后面有一个小小的暗格,他小心地打开暗格,里面放着一个黑色的羊皮卷,羊皮卷上用藏文写着密密麻麻的字。丹增接过羊皮卷,仔细看了看,激动地说:“这是藏族的‘藏宝图’!上面记载了藏在‘纳帕海’附近的‘藏王墓’,里面藏着很多珍贵的文物,还有藏族的‘王冠’!”

大家都很兴奋,决定当天下午就去纳帕海。纳帕海是香格里拉的一个高原湖泊,湖边长满了水草,很多候鸟在这里栖息。丹增带着大家沿着湖边走,走了大概一个小时,前面出现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有一个小小的土堆,土堆上刻着藏族的图腾。

林野掏出雪域明珠,放在土堆上,明珠突然发出强烈的蓝光,土堆缓缓向一侧移开,露出一个方形的地窖,地窖里放着一个巨大的木棺,木棺上刻着藏王的图案,周围放着很多珍贵的文物——金冠、玉腰带、青铜剑,还有一些竹简,竹简上写着藏王的历史。

“这就是藏王墓!”丹增激动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他对着木棺深深鞠了一躬,“藏王在上,我们终于找到您的安息之地了,我们一定会保护好藏族的文化,让它代代相传!”

大家小心翼翼地把文物整理好,装在箱子里。就在这时,林野突然发现木棺的底部有一个小小的盒子,他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枚金色的印章,印章上刻着藏王的名字,还有藏族的图腾。

“这是藏王的‘印玺’!”丹增激动地说,“有了这枚印玺,就能证明藏王墓的真实性,对研究藏族历史有重大意义!”

当天晚上,大家在客栈举办了简单的庆祝仪式,丹增给大家唱了藏族的祝酒歌,还教大家跳藏族的“锅庄舞”。林野和阿凯学得很认真,虽然动作有些笨拙,但却充满了欢乐。

庆祝仪式结束后,丹增把一个小小的转经筒送给林野:“这是我亲手做的转经筒,里面装着经文,能保佑你平安顺遂。你是个好孩子,对我们藏族文化这么尊重,以后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就来香格里拉找我们,我们藏族同胞一定会帮你!”

林野接过转经筒,心里暖暖的:“谢谢您,丹增活佛,我一定会常来看您的,也会继续保护藏族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藏族的历史和习俗。”

第二天一早,文物局的专业团队就到了,大家一起把藏王墓里的文物整理好,装上卡车,准备运回香格里拉的博物馆。看着卡车慢慢驶远,林野心里满是不舍,这一路在香格里拉的经历,像是一场梦,却又那么真实。

“接下来咱们去哪里?”阿凯好奇地问,眼里满是期待。林野笑了笑,拿出爷爷的日记,翻到新的一页,上面画着一张潦草的地图:“爷爷日记里还有一个线索,说在新疆的‘罗布泊’,有一个‘楼兰古城’的遗迹,里面藏着楼兰古国的古老文物,咱们下一站就去那里!”

大家都很兴奋,收拾好装备,准备出发。丹增送他们到客栈门口,手里拿着一包青稞饼:“这是我妈妈做的,你们路上吃。记住,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保护好古老的遗迹,这是咱们的责任。”

林野点点头,紧紧握着丹增的手:“丹增活佛,您放心,我们一定会的。”

车慢慢驶出香格里拉县城,窗外的雪山和青稞田渐渐远去,林野看着怀里的青铜罗盘和转经筒,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新的冒险又要开始了,罗布泊的楼兰古城,还有楼兰古国的古老文物,都在等着他们去发现,去保护。而他,也会带着爷爷的心愿,带着对古老文化的敬畏,继续走下去,让更多的历史宝藏重见天日。

车刚驶进罗布泊边缘的戈壁,热浪就裹着沙粒扑面而来,挡风玻璃上瞬间蒙了层细尘。林野把车窗开了条缝,干燥的风灌进来,带着股铁锈般的土腥味,怀里的青铜罗盘又开始微微发烫——这是靠近古遗迹的信号。他摸了摸口袋里的转经筒,木质的筒身被晒得温热,和苗族平安坠一起,成了这段旅程里最贴身的慰藉。

“这地方也太晒了吧!”阿凯扯了扯防晒服的领口,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说罗布泊是‘死亡之海’了,这温度,走几步就得脱水!”他背上的防水包比在香格里拉时更沉,里面装着从藏区带的青稞饼、防晒冰袖,还有新购置的沙漠行军壶,壶里灌满了加了盐的凉白开。

李教授坐在副驾驶座上,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楼兰古国志》,书页边缘都被翻得起了毛。他时不时推推墨镜,指着窗外的雅丹地貌:“你们看那些土丘,形状像城堡又像船只,这就是‘魔鬼城’。根据记载,楼兰古城就在魔鬼城往南二十公里的地方,不过那里全是流沙,古城大部分都被埋在地下了,得靠专业设备才能找到入口。”

张科长握着方向盘,避开路上的碎石:“我已经联系了当地的地质勘探队,他们说有个叫老周的向导,在罗布泊跑了三十年,号称‘活地图’,他不仅知道楼兰古城的大致位置,还能避开流沙区和盐壳地。咱们到前面的补给站就能见到他。”

车停在补给站时,老周已经在门口等着了。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迷彩服,皮肤黝黑,脸上刻满了风霜,手里拿着个破旧的指南针,看到林野他们,咧嘴笑了笑:“你们就是来寻楼兰古城的吧?跟我来,先把水和干粮备足,进了戈壁,水比金子还贵。”

补给站的院子里堆着很多水桶和压缩饼干,老周给大家每人发了一个大容量的行军壶:“罗布泊白天温度能到四十多度,晚上又能降到零度以下,昼夜温差大得很。而且流沙区看着像平地,一脚踩错就会陷进去,到时候神仙都救不了。”他顿了顿,指了指林野怀里的罗盘,“你这东西不错,不过在罗布泊,罗盘有时候会受地磁影响失灵,还得靠太阳和星星辨方向。”

接下来的两天,林野他们跟着老周在戈壁上适应环境。老周教他们怎么识别流沙区——地面上有裂纹、长着稀疏骆驼刺的地方,大概率是结实的盐壳地;而看起来平整、没有任何植物的地方,很可能是流沙,得用探杆先探探虚实。他还教大家怎么在戈壁上找水源,怎么用骆驼刺的根须过滤浑浊的水,虽然过程繁琐,但大家都学得很认真,尤其是阿凯,连怎么扎帐篷、怎么防风都记在了笔记本上。

出发那天,天还没亮,老周就带着大家往楼兰古城的方向走。戈壁上的风很烈,吹得人睁不开眼,脚下的碎石硌得鞋底生疼。老周走在最前面,手里的探杆时不时往地上戳戳,嘴里念叨着:“再往前走三公里,就是‘佛塔遗址’,那是楼兰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找到佛塔,就能找到古城的入口了。”

走了大概两个小时,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远处突然出现一个模糊的土黄色轮廓。老周停下脚步,指着那个轮廓:“看,那就是佛塔遗址!”大家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残破的土塔立在戈壁上,塔身布满了裂痕,像是被风沙啃噬过无数次。

靠近佛塔后,林野发现塔基周围的地面有些异常——有几块石头的排列很规整,不像是自然形成的。他掏出青铜罗盘,放在石头上,罗盘指针突然疯狂转动,最后死死指向佛塔西侧的一块大石板。老周蹲下身,用探杆敲了敲石板,石板发出“空空”的声响:“下面是空的,这应该就是古城的入口了。”

大家一起用力,把石板掀了起来,露出一个黑黢黢的洞口,一股带着霉味的凉风从里面涌出来,和外面的热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周从背包里拿出手电筒,往洞里照了照:“里面是个通道,不过得小心,楼兰古城的遗迹里经常有塌方的风险。”

林野第一个走进通道,通道很窄,只能容一个人侧身走,墙壁上刻着很多模糊的图案,有穿着异域服饰的人、骆驼商队,还有一些看不懂的符号。李教授跟在后面,用相机仔细拍摄着这些图案:“这些应该是楼兰人的生活场景,对研究楼兰文化太重要了!”

走了大概半个小时,通道突然变宽,眼前出现一个圆形的石室。石室中央有一个石台,石台上放着一个方形的木盒,木盒上刻着楼兰古国的图腾——一只展翅的神鸟,周围还散落着一些破碎的陶片,陶片上有蓝色的花纹,看起来很精致。

“那木盒里肯定装着楼兰的重要文物!”阿凯兴奋地说,刚想伸手去拿,就被老周拦住:“别碰!这石台周围可能有流沙陷阱,我之前在别的遗迹里见过,一踩错就会陷下去。”老周说着,从背包里拿出几根绳子,把绳子的一端系在石室的石柱上,另一端握在手里,慢慢踩着石台周围的石头往前走,每走一步都很小心。

确定没有陷阱后,老周才把木盒拿了下来,递给林野。林野小心地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一卷用丝绸包裹的东西,展开一看,是一张楼兰古国的地图,地图上标注着很多红点,其中一个红点旁边写着“王宫遗址”,还有一些文字,像是在记载楼兰的历史。

“这地图太珍贵了!”李教授激动得手都抖了,“有了它,咱们就能找到楼兰王宫的遗址,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的文物!”张科长也很兴奋,他拿出手机,给地质勘探队打电话,让他们派专业的设备来支援。

就在大家忙着研究地图的时候,石室突然开始震动,墙壁上的石头纷纷往下掉。老周脸色一变:“不好!是塌方了!咱们赶紧出去!”大家赶紧收拾好地图和木盒,跟着老周往通道外跑,刚跑出洞口,身后就传来“轰隆”一声巨响,通道被泥土掩埋了。

“好险!”阿凯拍着胸口,大口喘着气,“这楼兰的遗迹也太危险了,比之前的都吓人!”林野笑了笑,把地图和木盒放进背包里:“越是危险的地方,越能藏着珍贵的文物,咱们得更加小心才行。”

当天下午,地质勘探队的设备就到了。大家根据地图上的标注,用无人机在戈壁上探测,很快就找到了楼兰王宫遗址的位置——就在佛塔遗址往东南五公里的地方,那里的地面有明显的建筑痕迹,只是大部分都被流沙掩埋了。

勘探队用挖掘机小心地清理着流沙,挖了大概一个小时,终于露出了王宫的大门。大门是用木头做的,虽然已经腐朽,但上面的雕刻还能看清,是和木盒上一样的神鸟图腾。大家跟着老周走进王宫,里面有很多残破的房间,房间里散落着一些陶器、玉器,还有一些纺织物的残片。

在王宫的主殿里,大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石台,石台上放着一个金色的盒子,盒子上镶嵌着很多宝石,在灯光下闪闪发光。林野小心地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一顶金色的王冠,王冠上刻着复杂的花纹,还有一颗巨大的蓝宝石,看起来非常华丽。

“这是楼兰国王的王冠!”李教授激动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根据史书记载,楼兰国王的王冠上镶嵌着西域的宝石,象征着国王的权力,没想到真的能找到!”张科长也很兴奋,他拿出手机,给文物局总部打电话,汇报这里的发现。

就在大家围着王冠欢呼的时候,林野突然发现石台的底部有一个小小的暗格,他小心地打开暗格,里面放着一本用兽皮做封面的书,书里夹着一张金箔,金箔上刻着楼兰的文字。老周凑过来,看了看金箔:“这上面的文字,我在之前的遗迹里见过,好像是在记载楼兰消失的原因。”

李教授接过金箔,仔细研究了起来:“这上面写着,楼兰因为气候变化,水资源越来越少,最后被迫迁徙,临走前把珍贵的文物藏在了王宫和佛塔遗址里,希望后代能找到,让楼兰文化重见天日。”

大家都很感慨,没想到曾经繁华的楼兰古国,最后会因为环境问题而消失。林野看着手里的书,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保护这些文物,让更多人了解楼兰文化,了解这个曾经在丝绸之路上辉煌过的古国。

当天晚上,大家在戈壁上搭起了帐篷。老周给大家煮了一锅热汤,虽然只是简单的蔬菜汤,但在寒冷的戈壁夜晚,却显得格外温暖。大家围着篝火,聊着这一路的经历,从武夷山的越族遗迹,到湘西的苗族巫蛊坛,再到香格里拉的藏族圣坛,最后到罗布泊的楼兰古城,每一段冒险都充满了惊喜和挑战。

老周喝了一口汤,对林野说:“你们年轻人有冲劲,又懂文化,能把这些文物保护好,真是太好了。楼兰古城还有很多遗迹没被发现,以后要是还来,记得找我,我还能给你们当向导。”

林野点点头:“谢谢您,周叔,以后我们肯定还会来的,不仅要找楼兰的遗迹,还要找更多的古代文化遗址,让它们都能得到保护。”

第二天一早,文物局的专业团队就到了。大家一起把王宫和佛塔遗址里的文物整理好,装上卡车,准备运回市区的博物馆。看着卡车慢慢驶远,林野心里满是不舍,这一路在罗布泊的经历,虽然辛苦,但却充满了意义。

“接下来咱们去哪里?”阿凯好奇地问,眼里满是期待。林野笑了笑,拿出爷爷的日记,翻到新的一页,上面画着一张潦草的地图:“爷爷日记里还有一个线索,说在甘肃的‘敦煌’,有一个‘莫高窟’的秘密洞窟,里面藏着敦煌的古老经卷和壁画,咱们下一站就去那里!”

大家都很兴奋,收拾好装备,准备出发。老周送他们到补给站门口,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石头:“这是我在楼兰遗址里捡的,上面有楼兰的花纹,送给你当纪念。记住,不管走到哪里,都要保护好文物,这是咱们的责任。”

林野接过石头,紧紧握在手里:“周叔,您放心,我们一定会的。”

车慢慢驶出罗布泊,窗外的戈壁和雅丹地貌渐渐远去。林野看着怀里的青铜罗盘,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新的冒险又要开始了,敦煌的莫高窟,还有那些古老的经卷和壁画,都在等着他们去发现,去保护。而他,也会带着爷爷的心愿,带着对古老文化的敬畏,继续走下去,让更多的历史宝藏重见天日。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
暴风中文搜藏榜:农门炮灰:全家听我谐音改剧情造化长生:我于人间叩仙门隐藏在霍格沃兹的占卜家欢迎来到成神之旅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乔念叶妄川溯灵圣体:林洛的复仇之路爱上和尚新婚夜,病秧子老公求我亲亲他魔极道初遇心上人我老婆竟然从北源区来找我了书画学院的修仙日常读痞幼的书快穿之夏姬家有表姐太傲娇参加摆摊综艺后肥姐成了顶流凶案真相我在八零建门派小师祖在炮灰宗门大力投资被赶出家门后,真千金疯狂掉马甲被当替身,踹渣男后闪婚千亿大佬荒年悍妻:重生夫君想要我的命创世幻神录贺年有礼傅总的小娇妻又甜又软假死后,彪悍农女拐个猎户生崽崽快穿: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废妃无双这个实教不对劲国密局都来了,还说自己不会抓鬼开局被甩,转身带崽闪婚千亿总裁仙途传奇:修仙家族郡主扛着狙击杀来了汪瑶修真传四合院:许大茂的新生夺舍圣主的我穿越到了小马宝莉乡野村姑一步步算计太傅白月光仙子师尊的掌控欲实在是太强了暴徒宇智波,开局拜师纲手诸天从噬灵魔开始龙族再起气运之子别慌宿主她好孕又多胎仙妻太迷人,醋夫神君心好累我的二次元之旅,启程了赛尔:没有系统的我,点满了科技修真界亲传们没一个正常人春历元年女尊:昏庸女帝的阶下囚满分绿茶满分嗲精满分作凌虚之上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天庭办事处我靠偷看日记在黄泉游戏里封神师尊今日又把徒弟养歪了重生嫡女不好惹,她又娇又飒老祖宗三岁半,片场捉鬼引爆热搜掏空家产后,糙汉他冷脸洗床单【快穿】反派,我眼熟你!重生团宠:渣渣们都知错了快穿:全能女神苏炸天傅少,夫人今天又虐渣了团宠萌娃五岁半男神的花式撩法我死后第五年,疯批皇帝还在招魂带着芯片闯古代:王爷他嘴硬心软入夜沦陷橙橙如意外挂王妃,邪王的吃货妻快穿大佬:那些被迫当团宠的日子暴君,小公主又把您寝殿炸了靡日沉沦我,玄门祖宗,许愿超灵的!学霸穿成恶雌后,全兽世疯狂沦陷被渣爹抛弃?我靠兽语带飞祖国敲骨吸髓?重生另选家人宠我如宝穿到六零当团宠急!死后成了宿敌金丝雀怎么办囊中妖凤隐锦杀小厨娘的菜,今天又发光了吗被四个哥哥团宠后马甲掉了巡阴人渣男对我求而不得搬山诡录诡事密录丑雌一胎七崽?兽夫们跪求复合暗潮无间抛夫弃子后,我和前夫都重生了沪上大小姐,换亲随军后躺赢直播,然后碰瓷男主金枝藏羽年代炮灰,靠神豪系统科研强国娇娇庶妃软又媚,侯爷失宠求名位寒门贵子夫君,本宫徒儿有点多快穿:大佬她人美路子野一穿越,她就撩到帝国首富当老公疯批人设不能崩吃瓜!顶流影后被爆一胎三宝快穿之拯救黑化boss易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