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为桥,联通世界”的字迹刚被月光镀上一层银辉,吴贤的手机突然急促震动,屏幕上跳出周明远发来的加密消息:“希腊雅典卫城附近截获一批走私文物,其中有三件疑似中国北魏时期的石雕佛头,经线人确认,这批文物由‘黑蝎组织’操控转运,目标是将佛头销往南美黑市。”
“黑蝎组织”是近年来新兴的跨国文物走私团伙,成员多为退役雇佣兵,行事狠辣,擅长利用复杂的国际物流网络转移文物,此前已多次从亚洲、欧洲盗掘走私珍贵文物,国际刑警组织已对其核心成员发布红色通缉令。吴贤立刻拨通周明远的电话,声音里带着一丝凝重:“佛头现在在哪?‘黑蝎’的接头地点确定了吗?”
“佛头暂时被扣在雅典海关仓库,但‘黑蝎’的人已经盯上了仓库,线人说他们计划今晚凌晨三点动手抢货。”周明远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背景里能听到隐约的警笛声,“我已经联系了希腊警方,他们会派警力在仓库外围布控,但‘黑蝎’的人有武器,我们得小心。”
吴贤看了一眼桌上的机票——原本他明天要飞往埃及,参与卢克索神庙数字档案的最终审核。他立刻改签机票,对苏湄说:“你继续推进埃及的项目,我和周明远汇合,务必保住北魏佛头。”北魏石雕佛头是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代表,风格受印度犍陀罗艺术影响,又融入中原文化元素,佛头面部丰满,双目含笑,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一旦流入黑市,再追回将难如登天。
凌晨一点,吴贤抵达雅典海关仓库。仓库位于雅典郊外的工业区,周围是废弃的工厂和空旷的停车场,只有几盏路灯发出昏暗的光。周明远和希腊警方负责人科斯塔斯已在仓库内等候,科斯塔斯指着监控屏幕:“仓库四周我们安排了便衣警察,门口的两个集装箱里也埋伏了警力,‘黑蝎’的人一旦出现,我们就能形成包围。”
吴贤走到存放佛头的铁柜前,透过玻璃看到三件佛头整齐地摆放在泡沫垫上——其中一件高约30厘米,螺髻清晰,面部残留着淡淡的彩绘痕迹,正是北魏中期的典型风格。“‘黑蝎’的人很可能会从仓库后方的通风管道进入,那里是监控盲区。”吴贤指着仓库平面图,“我们得在通风管道入口处安排人手,另外,仓库的电源开关要派人看守,防止他们切断电源制造混乱。”
凌晨两点五十分,监控屏幕突然闪过一道黑影。科斯塔斯立刻下令:“各小组注意,目标可能已经接近。”吴贤和周明远躲在仓库的货架后面,手里握着希腊警方提供的手电筒和警棍,目光紧盯着仓库的入口。
三点整,仓库外突然传来一声刺耳的轮胎摩擦声,紧接着,仓库的电源被切断,整个空间陷入一片漆黑。“他们来了!”周明远压低声音说,同时打开手电筒,光柱在黑暗中扫过,照亮了仓库入口处晃动的人影。
“不许动!警察!”科斯塔斯大喊一声,仓库外的警力立刻冲了进来,手电筒的光柱交织成一张网。但“黑蝎”的人早有准备,几声枪响过后,一名希腊警察中弹倒地。“他们有枪!”周明远拉着吴贤躲到铁柜后面,子弹打在铁柜上,发出“砰砰”的巨响。
吴贤透过铁柜的缝隙观察,看到五名穿着黑色衣服的蒙面人正朝着存放佛头的铁柜冲来,为首的人手里拿着撬棍,显然是想强行撬开铁柜带走佛头。“我们得阻止他们!”吴贤对周明远说,“你从左边绕过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趁机去关掉仓库的卷帘门,把他们困在里面。”
周明远点头,拿起警棍朝着左侧的货架跑去,故意踢倒几个纸箱,发出巨大的声响。蒙面人果然被吸引,其中两人朝着周明远的方向开枪,子弹打在货架上,纸箱里的物品散落一地。吴贤趁机贴着墙壁,快速跑到仓库门口的卷帘门控制按钮前,按下了关闭按钮。卷帘门缓缓降下,发出“滋滋”的声响。
“快阻止他!”为首的蒙面人发现了吴贤,朝着他开枪。吴贤迅速躲到门后,子弹擦着他的肩膀飞过,打在墙上留下一个弹孔。就在卷帘门即将关闭的瞬间,一名蒙面人冲了过来,用撬棍卡住了卷帘门。吴贤见状,立刻扑上去,与蒙面人扭打在一起。蒙面人身强力壮,一把将吴贤推倒在地,举起撬棍就要砸下来。周明远及时赶到,用警棍狠狠砸在蒙面人的背上,蒙面人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与此同时,科斯塔斯带领其他警力也控制住了另外四名蒙面人。吴贤从地上爬起来,揉了揉被摔疼的胳膊,走到铁柜前检查佛头——三件佛头完好无损,只是泡沫垫被子弹打穿了几个洞。“太好了,佛头没事!”科斯塔斯松了口气,“这些‘黑蝎’的人真是疯了,为了文物竟然敢开枪袭警。”
就在这时,周明远发现被打倒的蒙面人身上有一个卫星电话,电话屏幕上显示着一条未发送的消息:“仓库失手,启用备用方案,目标转移至雅典港3号货轮。”吴贤心中一沉:“看来‘黑蝎’还有后手,他们很可能在仓库附近还有其他同伙,并且准备了备用的运输渠道。”
科斯塔斯立刻联系雅典港的警方,请求他们对3号货轮进行检查。吴贤和周明远则带着几名希腊警察,驱车赶往雅典港。雅典港灯火通明,货轮往来频繁,3号货轮就停靠在码头的最边缘,船上已经开始装载集装箱。
“我们得尽快上船检查,否则等货轮启航,就来不及了。”吴贤对科斯塔斯说。科斯塔斯点点头,带领警力登上货轮,向船长出示了搜查令。船长不情愿地打开了货轮的集装箱,吴贤和周明远逐一检查,在最后一个标着“陶瓷制品”的集装箱里,发现了一个黑色的木箱——打开木箱,里面竟然是一件唐代的彩绘陶俑,陶俑高约80厘米,是典型的唐代侍女俑,衣袂飘飘,神态生动。
“这不是北魏佛头,看来‘黑蝎’是声东击西,真正的目标可能是这件唐代陶俑。”周明远说。吴贤仔细观察陶俑,发现陶俑的底座有一个细小的裂痕,裂痕里藏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罗马郊外别墅,交易时间:后天上午十点。”
“看来‘黑蝎’想把我们引到雅典港,他们真正的交易地点在罗马。”吴贤立刻将情况汇报给国内文物局,同时联系国际刑警组织罗马分部,请求协助调查。国内文物局回复:“批准你们前往罗马,务必将‘黑蝎’的核心成员抓获,追回所有走私文物。”
第二天清晨,吴贤和周明远抵达罗马。国际刑警组织罗马分部的探员马可接待了他们,马可递给他们一份资料:“根据纸条上的地址,我们查到那是一座位于罗马郊外的私人别墅,主人是意大利的古董商卡洛,此人长期与‘黑蝎’组织有往来,很可能是这次交易的中间人。”
“我们得先确认别墅里的情况,不能贸然行动。”吴贤说。马可点头:“我们已经在别墅周围安装了监控,发现别墅里有至少十名武装人员,而且别墅的地下室很可能藏有更多的走私文物。”
当天下午,吴贤、周明远和马可伪装成古董商,开车来到别墅附近。别墅周围有高高的围墙,门口有两名武装人员守卫,院子里还停着两辆黑色的轿车,看起来戒备森严。“卡洛今天下午会出门参加一个古董拍卖会,我们可以趁机潜入别墅,查看地下室的情况。”马可低声说。
下午三点,卡洛果然从别墅里出来,坐上轿车离开了。吴贤和周明远趁机翻墙进入别墅,马可则在别墅外负责接应。别墅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名武装人员在院子里巡逻。吴贤和周明远躲在灌木丛后面,等到巡逻人员离开后,快速冲进别墅的主楼。
主楼的一楼是客厅和书房,吴贤在书房的书架后面发现了一个暗门。他打开暗门,里面是一条通往地下室的楼梯。楼梯下面一片漆黑,吴贤打开手电筒,小心翼翼地走下去——地下室里堆满了木箱,打开其中一个木箱,里面竟然是一件宋代的哥窑瓷瓶,瓷瓶的釉面布满了“金丝铁线”,是宋代哥窑的精品。再打开其他木箱,里面还有明代的宣德青花盘、清代的康熙五彩瓷碗,以及几件从埃及、希腊盗掘的文物。
“没想到‘黑蝎’竟然藏了这么多走私文物!”周明远惊讶地说。吴贤拿出手机,拍下地下室的情况,准备传给马可。就在这时,地下室的灯突然亮起,十几名武装人员冲了进来,手里拿着枪,将他们团团围住。“你们是谁?竟敢闯进我的别墅!”卡洛的声音从人群后面传来,他竟然没有去参加拍卖会,而是设下了陷阱。
“卡洛,你涉嫌走私文物,我们是国际刑警!”马可的声音从地下室门口传来,他带着几名探员冲了进来,与武装人员展开枪战。子弹在地下室里乱飞,吴贤趁机拿起身边的一个木箱,砸向一名武装人员,将他打倒在地。周明远则与另一名武装人员扭打在一起,争夺对方手里的枪。
卡洛见情况不妙,想从地下室的后门逃跑。吴贤立刻追上去,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卡洛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匕首,朝着吴贤刺来。吴贤侧身躲开,反手将卡洛的胳膊扭到背后,将他按在地上。“别动!”吴贤厉声说,“你以为你能跑掉吗?这些文物,你一件也带不走!”
经过半个小时的激战,武装人员全部被制服,卡洛也被抓获。地下室里的走私文物被逐一清点,除了中国的文物外,还有埃及的木乃伊面具、希腊的石雕头像等,共计三十余件。马可看着这些文物,感慨地说:“‘黑蝎’组织终于被我们重创了,这些文物也能回到它们的祖国了。”
吴贤看着眼前的文物,心中满是欣慰。但他知道,“黑蝎”组织还有残余势力,文物走私的链条也没有被完全切断。他拿出手机,给苏湄发了一条消息:“罗马行动成功,文物已追回,但‘黑蝎’余党仍需警惕,我们还不能放松。”
苏湄很快回复:“埃及这边的数字档案工作已经完成,我会尽快赶去罗马,和你们汇合,一起追查‘黑蝎’的残余势力。”
吴贤收起手机,走到窗边,看着罗马的夕阳。夕阳的余晖洒在地下室的文物上,仿佛为这些历经劫难的国宝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他知道,文物保护的战斗还没有结束,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但只要他们坚守初心,携手并肩,就一定能战胜所有的黑暗,让更多的文物回到祖国的怀抱,让中华文明的光芒永远闪耀。
罗马郊外别墅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吴贤正蹲在地下室清点文物,指尖拂过宋代哥窑瓷瓶表面的“金丝铁线”——这种因釉面开片形成的独特纹路,是宋代工匠在烧制过程中因釉料收缩率不同而自然形成,“金丝”为后期氧化的细裂纹,“铁线”则是早期较宽的开片,仿品难以复制这种自然天成的层次感。周明远拿着一份刚从卡洛身上搜出的加密文件,眉头紧锁:“这里面提到‘黑蝎’在摩洛哥有个秘密窑口,专门仿制中国高古瓷,再将仿品与真品混杂走私,以此混淆视听。”
“摩洛哥?”吴贤心中一凛。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濒临地中海,是连接欧洲与非洲的重要枢纽,近年来逐渐成为文物走私的新通道。他立刻联系国际刑警组织摩洛哥分部,请求协助调查秘密窑口的位置,同时让苏湄从埃及直接飞往摩洛哥汇合。
三天后,吴贤、周明远与苏湄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汇合。国际刑警组织摩洛哥分部的探员阿卜杜勒带来了最新情报:“根据卫星监测,‘黑蝎’的秘密窑口藏在马拉喀什郊外的一座废弃古堡里,古堡周围有武装人员守卫,每天都会有货车从古堡运出‘货物’,送往卡萨布兰卡港。”
四人驱车前往马拉喀什,在距离古堡十公里的小镇停下,租用了一间民房作为临时据点。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古堡的墙体斑驳,四周环绕着三米高的围墙,门口有两名手持AK47的武装人员巡逻,围墙顶部还装有铁丝网,戒备极为森严。“我们得先摸清窑口的内部结构和人员分布,才能制定行动计划。”吴贤说。
苏湄提议:“我可以伪装成寻找工作的当地妇女,去古堡附近的村庄打听消息,说不定能找到突破口。”次日清晨,苏湄换上当地传统服饰,来到古堡附近的阿伊特村。村里的老人告诉她,古堡里最近来了一批外国人,每天都在里面“烧瓷器”,还雇佣了几个村民帮忙搬运东西,但村民们都不敢靠近,因为武装人员看得很严。
“有个叫穆罕默德的村民,昨天不小心看到了他们搬运的‘瓷器’,说上面的花纹和村里清真寺里的瓷砖完全不一样,像是‘中国样式’。”老人压低声音说。苏湄立刻找到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回忆:“那些瓷器有大有小,有的上面画着龙,有的画着花,和我在电视上看到的中国古董很像。而且我还听到他们说,明天要运一批‘货’去卡萨布兰卡港,说是要‘发大财’。”
苏湄将情报传回临时据点,吴贤立刻决定:“明天我们兵分两路,我和周明远跟着货车去卡萨布兰卡港,摸清他们的走私渠道;阿卜杜勒带领警力突袭古堡,捣毁秘密窑口,抓捕留守人员。”
次日凌晨五点,一辆货车从古堡驶出,朝着卡萨布兰卡港方向开去。吴贤和周明远驾驶着一辆不起眼的越野车,远远跟在后面。货车行驶了三个小时,抵达卡萨布兰卡港,径直开到一艘名为“地中海之星”的货轮旁。几名船员从货轮上下来,将货车上的木箱搬进货轮的船舱。
吴贤拿出望远镜,看到木箱上标注着“陶瓷工艺品”,但从木箱的大小和形状来看,里面装的很可能是高古瓷。“我们得想办法上船,确认里面是不是真的文物。”周明远说。两人趁着船员吃饭的间隙,偷偷爬上货轮,躲进船舱的角落。
船舱里堆满了木箱,吴贤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木箱,里面果然是一件仿宋代钧窑的瓷碗——碗身呈玫瑰紫色,釉面有“蚯蚓走泥纹”,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釉色过于均匀,缺乏宋代钧窑自然形成的“窑变”效果,是典型的现代仿品。再打开旁边的一个木箱,里面却是一件真品元代青花罐,罐身绘有“缠枝牡丹纹”,青花发色浓艳,釉面下的“铁锈斑”清晰可见,是元代青花瓷的精品。
“果然是真假混杂,想用仿品掩盖真品的走私痕迹。”吴贤低声说。就在这时,货轮的广播响起:“全体船员注意,货轮即将启航,请做好准备。”两人立刻从船舱里出来,偷偷下船,回到越野车上。
与此同时,阿卜杜勒带领警力突袭了马拉喀什郊外的古堡。古堡内的武装人员负隅顽抗,双方展开激烈枪战。最终,警方成功制服武装人员,捣毁了秘密窑口——窑口内有三座正在烧制瓷器的窑炉,地上散落着大量仿宋代汝窑、钧窑、官窑的瓷片,还有几本记录着仿制工艺的笔记本。在古堡的地下室里,警方还查获了二十余件尚未运出的真品文物,包括唐代的唐三彩骆驼俑、宋代的定窑白瓷碗等。
“地中海之星”货轮即将启航时,卡萨布兰卡港的警方根据吴贤提供的情报,及时赶到,将货轮扣留。警方在货轮的船舱里查获了五十余件文物,其中真品有三十余件,仿品二十余件。“黑蝎”的仿制走私链条被成功切断。
然而,卡洛在审讯中始终不肯透露“黑蝎”首领的身份和下落。就在案件陷入僵局时,吴贤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邮件里只有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件明代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杯底有“永乐年制”篆书款,旁边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想救这件国宝,就来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附近的咖啡馆,单独赴约,不许带警察。”
“这是调虎离山计,还是真的有国宝?”周明远担忧地说。吴贤看着照片里的压手杯,杯心的“永乐年制”款识字体工整,青花发色浓艳,是典型的永乐青花特征,不像是仿品。“不管是真是假,我都得去一趟,不能放过任何可能追回国宝的机会。”
苏湄不同意:“太危险了,‘黑蝎’很可能设下了陷阱。”吴贤思考片刻:“这样,我带一个微型摄像头和定位器,你们在咖啡馆周围埋伏,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就立刻行动。”
次日,吴贤按照约定,来到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附近的咖啡馆。咖啡馆里人不多,一个戴着帽子和墨镜的男人坐在靠窗的位置,看到吴贤进来,朝他招了招手。“你就是吴贤?”男人的声音沙哑,带着一丝警惕。
吴贤在他对面坐下:“照片里的压手杯在哪?”男人从包里拿出一个锦盒,打开锦盒,里面正是照片里的永乐青花压手杯。吴贤拿起压手杯,仔细鉴定:杯身轻薄,胎质细腻,青花发色浓艳,釉面肥润,“永乐年制”款识字体流畅,是真品无疑。“这件压手杯是怎么来的?”
“是‘黑蝎’首领让我交给你的,他说,只要你答应不再追查‘黑蝎’的下落,他可以把这件压手杯还给你,还会告诉你其他几件流失文物的位置。”男人说。吴贤心中冷笑,知道这是“黑蝎”的缓兵之计。他假装犹豫:“我需要时间考虑,而且我得确认其他文物的位置是不是真的。”
就在这时,吴贤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周明远发来的消息:“周围发现三名可疑人员,手里可能有武器,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吴贤趁机站起来,将压手杯放进锦盒:“我不能答应你的条件,文物走私是犯罪行为,我必须追查到底。”
男人脸色一变,从怀里掏出一把手枪,指着吴贤:“既然你不识抬举,那就别怪我不客气!”吴贤早有准备,侧身躲开,同时将锦盒朝男人扔过去。男人下意识地伸手去挡,周明远和苏湄带着警力冲了进来,将男人制服。
经过审讯,男人交代自己是“黑蝎”首领的副手,名叫雷诺,而“黑蝎”的首领正是卡洛的哥哥——马可,他长期隐居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遥控指挥全球的文物走私活动。“马可手里还有一批从中国盗掘的新石器时代彩陶,准备下个月卖给南美最大的古董商。”雷诺说。
吴贤立刻将情况汇报给国际刑警组织,请求阿根廷警方协助调查。一周后,吴贤、周明远、苏湄与国际刑警组织的探员一同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在阿根廷警方的配合下,他们很快查到了马可的藏身之处——一处位于郊区的豪华别墅。
别墅周围有严密的安保措施,门口有武装人员守卫,院子里还装有监控摄像头。“马可很狡猾,别墅里可能有暗道,我们得制定周密的行动计划。”阿根廷警方负责人说。经过两天的观察,警方发现每天下午三点,都会有一辆送水货车进入别墅,停留十分钟后离开。
“我们可以利用送水货车混入别墅。”吴贤提议。警方立刻联系送水公司,让一名警员伪装成送水工人,吴贤和周明远则藏在货车的水箱后面。下午三点,送水货车准时抵达别墅门口,武装人员检查了一番,没有发现异常,放货车进入别墅。
货车在别墅的车库停下,伪装成送水工人的警员下车,吸引武装人员的注意力。吴贤和周明远趁机从水箱后面出来,快速冲进别墅的主楼。主楼的客厅里,马可正和几名古董商交谈,桌上放着几件新石器时代的彩陶。
“不许动!警察!”吴贤大喊一声,马可和古董商们惊慌失措,想要逃跑。周明远迅速关上别墅的大门,与随后赶来的警方一起,将马可和古董商们全部制服。在别墅的地下室里,警方查获了二十余件新石器时代彩陶,这些彩陶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表面绘有精美的几何纹和动物纹,是中国早期文明的重要见证。
马可被押走时,不甘心地说:“你们毁了我的生意,但还会有其他人做文物走私,你们永远也抓不完。”吴贤看着他,坚定地说:“只要还有一件流失文物没有回家,我们就不会停止追查。文物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绝不能让你们这些犯罪分子肆意破坏。”
将彩陶运回中国后,吴贤团队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了“打击文物走私成果展”,展出了这次在摩洛哥、西班牙、阿根廷追回的文物,以及近年来打击文物走私的相关资料。展览开幕当天,国际刑警组织负责人专程前来参观,对吴贤团队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你们的努力为全球打击文物走私树立了典范,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国家像中国一样,重视文物保护,严厉打击文物走私犯罪。”
“打击文物走私成果展”的最后一天,展厅里依旧人头攒动。吴贤站在新石器时代彩陶展区,正为一群学生讲解彩陶上的几何纹含义,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国内文物局发来的紧急消息:“接到线报,‘黑蝎’残余势力在加勒比海地区活动,疑似持有一件清代乾隆年间的‘霁蓝釉描金粉彩花鸟纹天球瓶’,计划通过黑市拍卖转让给中东藏家,需立刻前往追查。”
清代霁蓝釉描金粉彩瓷是乾隆时期官窑的巅峰之作,天球瓶更是以器型硕大、工艺复杂着称。这件天球瓶若真流落黑市,不仅会造成文化遗产流失,更可能因拍卖炒作引发连锁走私。吴贤立刻结束讲解,找到正在整理展品的周明远和苏湄:“加勒比海有新情况,‘黑蝎’余党手里有件乾隆天球瓶,我们得马上出发。”
三人当天便登上前往加勒比海地区的航班,第一站是牙买加金斯敦——线报中提及的黑市拍卖地点。抵达后,在当地华人社团的帮助下,他们很快与线人接上了头。线人是一名长期潜伏在黑市的古董商,他递给吴贤一张拍卖预告单:“拍卖定在三天后的晚上,在蒙特哥贝的一座私人庄园里,‘黑蝎’派了五个人负责现场安保,为首的叫‘毒蝎’,据说以前是特种部队出身,下手狠辣。”
苏湄看着预告单上的天球瓶照片,指尖划过屏幕:“这件天球瓶的霁蓝釉色均匀饱满,描金线条流畅,粉彩花鸟栩栩如生,符合乾隆官窑的工艺特征。但照片里看不到瓶底款识,无法确定是否为真品,必须现场鉴定。”
吴贤点头:“我们得混进拍卖会。周明远,你伪装成中东藏家的代理人,我和苏湄当你的随从,趁机接近天球瓶进行鉴定。”为了贴合身份,周明远换上了中东传统服饰,吴贤和苏湄则穿着黑色西装,三人提前一天抵达蒙特哥贝,对私人庄园进行暗中观察。
庄园建在半山腰,四周环绕着茂密的热带雨林,只有一条盘山公路通往入口,门口有两名武装人员24小时守卫。“庄园后面有片竹林,竹林里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到后院,不过路上可能有监控。”线人补充道。吴贤决定:“拍卖当天,周明远从正门进入,吸引注意力;我和苏湄从竹林小路绕到后院,找到天球瓶的存放处,确认真伪后再制定下一步计划。”
拍卖当晚,周明远乘坐一辆黑色轿车来到庄园正门,用流利的阿拉伯语与守卫交流,并出示了伪造的藏家身份证明。守卫检查后,恭敬地将他迎了进去。与此同时,吴贤和苏湄穿着夜行服,借着夜色掩护,钻进竹林小路。小路两旁果然安装了红外监控,苏湄用随身携带的干扰器暂时屏蔽了信号,两人快速穿过竹林,来到庄园后院。
后院的一间仓库里亮着灯,隐约能听到里面有人说话。吴贤趴在窗户上,看到四名守卫正围着一个锦盒,锦盒打开着,里面正是那件霁蓝釉描金粉彩花鸟纹天球瓶。他轻轻敲了敲窗户,用手势示意苏湄从左侧吸引守卫注意力,自己则从右侧破门而入。
苏湄捡起一块石头,朝仓库左侧的铁皮桶扔去,“哐当”一声响,两名守卫立刻朝左侧跑去。吴贤趁机踹开仓库门,将剩下的两名守卫扑倒在地,用手铐将他们制服。苏湄快速冲进仓库,拿起天球瓶仔细检查:“瓶底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字体工整,釉色、描金、粉彩工艺都符合真品特征,是官窑无疑!”
就在两人准备将天球瓶转移时,仓库外突然传来脚步声。“毒蝎来了!”吴贤立刻将天球瓶放回锦盒,拉着苏湄躲到货架后面。仓库门被推开,“毒蝎”带着三名手下走进来,看到被制服的守卫,立刻警惕起来:“有人闯进来了,搜!”
手下们拿着手电筒四处照射,光柱扫过货架时,吴贤突然冲出,一拳打在一名手下的脸上,苏湄则趁机用随身携带的电击器击中另一名手下。“毒蝎”见状,从腰间拔出匕首,朝吴贤扑来。吴贤侧身躲开,与“毒蝎”展开近身搏斗。“毒蝎”的招式狠辣,每一刀都直指要害,吴贤凭借多年的实战经验,不断躲避反击,最终抓住“毒蝎”的手腕,将匕首夺下,反手将他按在地上。
此时,庄园前厅的拍卖会已经开始。周明远坐在拍卖席上,看到“毒蝎”的手下迟迟没有将天球瓶送来,知道吴贤和苏湄可能得手,便故意挑起事端:“我听说这次的天球瓶是仿品,主办方该不会是想骗我们的钱吧?”
这句话立刻引起其他买家的骚动,主办方负责人脸色大变,连忙解释:“绝对是真品,只是暂时出了点小意外,马上就送来。”就在这时,吴贤和苏湄押着“毒蝎”走进前厅,周明远趁机大喊:“他们是‘黑蝎’的人,专门走私文物,大家别被他们骗了!”
买家们顿时乱作一团,“毒蝎”的手下想趁机逃跑,却被提前埋伏在庄园外的当地警方抓获。警方在庄园里展开全面搜查,除了天球瓶,还查获了一批从南美盗掘的印第安文物。“毒蝎”被押走时,恶狠狠地盯着吴贤:“你们别得意,‘黑蝎’还没彻底消失,总有一天会找你们报仇!”
天球瓶被暂时存放在牙买加国家博物馆,等待办理归还手续。在博物馆的临时展厅里,牙买加文物部门负责人握着吴贤的手:“感谢你们不仅追回了中国文物,还帮我们打掉了一个跨国走私团伙,这些印第安文物对我们来说也同样重要。”吴贤笑着回应:“保护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责任,未来我们愿意与牙买加在文物保护领域开展更多合作。”
归还手续办理期间,吴贤团队接到了国际刑警组织的消息:“黑蝎”最后一名核心成员在巴拿马城露面,手里可能藏有一批二战时期流失的中国文物,包括几件民国时期的名人字画和青铜器。三人立刻前往巴拿马城,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很快锁定了目标人物的藏身之处——一间位于老城区的古董店。
古董店的老板正是“黑蝎”最后一名核心成员,外号“老狐”。他表面上经营着普通古董生意,暗地里却通过暗格走私文物。吴贤和周明远伪装成古董买家走进店里,“老狐”热情地迎上来:“两位想要什么类型的古董?我这里有民国的瓷器,还有清代的字画。”
吴贤故意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幅民国字画:“这幅画不错,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你私下藏的‘好东西’,比如青铜器之类的。”“老狐”眼神闪烁了一下,警惕地说:“我不太明白你在说什么,店里只有这些公开售卖的古董。”
周明远见状,拿出一张银行卡放在桌上:“这里有五百万美元,只要你把藏的文物拿出来,钱就是你的。”“老狐”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带着两人走进里屋,打开墙壁上的暗格——暗格里整齐摆放着五件民国名人字画和三件青铜器,其中一件青铜器是商代的青铜爵,爵身纹饰精美,底部有“妇好”二字款识,是极为罕见的商代王室用器。
“这些文物都是从中国盗掘来的,尤其是这件青铜爵,价值连城。”吴贤一边说,一边悄悄按下藏在袖口的录音笔。“老狐”以为两人是真心想买,便开始介绍文物的“来源”:“这些都是我通过特殊渠道从中国弄来的,绝对安全,你们可以放心购买。”
就在这时,苏湄带着当地警方冲进里屋,“老狐”脸色骤变,想从后门逃跑,却被周明远扑倒在地。警方当场查获所有文物,并在古董店的地下室里发现了一本走私账本,上面详细记录了“黑蝎”近年来的走私活动,涉及文物多达上百件,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的各个朝代。
“老狐”被押走后,巴拿马警方负责人对吴贤说:“这本账本对我们打击跨国文物走私非常重要,我们会根据上面的线索,联合其他国家的警方,继续追查流失的文物。”吴贤点头:“这些文物承载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必须尽快将它们运回祖国,让它们得到妥善的保护和展示。”
在将文物运回中国之前,巴拿马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中巴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展出了这次追回的中国文物和巴拿马本土的历史文物。展览开幕当天,中国驻巴拿马大使发表讲话:“这次文物追索的成功,不仅是中巴两国执法合作的成果,更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未来,我们愿与巴拿马一道,共同守护人类的文化瑰宝。”
展览结束后,吴贤团队带着追回的文物踏上回国的航班。飞机上,苏湄看着窗外的云海,感慨地说:“从加勒比海到巴拿马,我们终于把‘黑蝎’的核心成员都抓获了,走私链条也彻底被切断了。”周明远点头:“不过还有很多流失海外的文物没有追回,比如散落在欧洲的敦煌文书,还有藏在私人手中的甲骨文,我们的工作还没结束。”
吴贤拿出手机,翻看着这些年追回文物的照片——从柬埔寨的唐代鎏金铜钟,到澳大利亚的清代掐丝珐琅鼎,再到这次的乾隆天球瓶和商代青铜爵,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着一段惊心动魄的追索故事。他轻声说:“文物保护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只要还有一件流失文物没有回家,我们就不会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