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湘西,一个小县城外围,一辆五零红光独自行驶在曲折的山路上,发动机的轰鸣声在寂静的山谷里显得格外刺耳。
司机是个年轻的小伙计,他揉了揉有些发困的眼睛,伸手拧开了收音机旋钮,一阵刺耳的电流杂音后,当地电台播放的苗歌断断续续地传了出来。
“这一天天的,可够累的,等干完了这几单,说破天也不干了!”他一边开车,一边自言自语道。
转过三个急弯后,小伙计将车子拐进了一条隐蔽的岔路。
这条土路窄得只容一车通过,两侧的灌木不时刮擦着车门,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
车子最终停在一片被砍伐过的林间空地上,车灯熄灭的瞬间,惊起几只栖息在树上的乌鸦。
一个身穿黑衣,身形瘦长,负手而立的男子似乎早已在此等候多时,黑色风衣,黑色帽子将他包裹的严严实实。
他的帽檐压得极低,在月光下只能看到一片阴影。
风衣下摆随着夜风轻轻摆动,露出里面同样漆黑的裤子和皮鞋。
司机这时下了车,径直走向了后备箱处,打开后备箱,从里面搬出一个黑色麻袋来,抬到了黑衣男人身边!
“老板,这是这次的货,你要不瞅一眼?”司机说道。
黑衣男人只是用脚踢了两下麻袋,没有说话。
司机唯唯诺诺地站在一边,似乎在等着眼前这个男人作出下一步的指示。
短暂的沉默过后,黑衣男人丢给了司机一个信封。
“拿去,还是老规矩,对今天的事儿一定要保密!”黑衣男人说道。
“好嘞老板,您就放心吧,那没什么事儿的话,那我就先回去了!”司机悻悻地说道。
黑衣男人依旧没有说话,司机也识趣地不再多问,仿佛早就对此见怪不怪了。
拿上手中的信封就回了车里,发动汽车,沿着来时的山路,又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司机单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反复摸着鼓胀的信封。
透过薄薄的纸袋,他能感觉到里面厚厚一沓钞票的轮廓。
想到即将到手的报酬,他紧绷的嘴角终于上扬,不自觉地哼起了走调的小曲儿,似乎对今天的业绩很是满意。
殊不知,一场更大的麻烦,已经找上了他自己!
……
临近傍晚时分,我们到达了湘西。
\"哇!快看那边!\"秦子潆突然从后排探出身子,差点把正在喝水的董力呛到。
董力一边咳嗽一边抱怨:\"我说秦姑娘,你这一惊一乍的,我这瓶矿泉水差点就要用来洗车了。\"
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幅画卷展露在我们面前,只见夕阳下的吊脚楼群像是从山水画里跳出来似的,鳞次栉比,甚是好看。
这些木质建筑歪歪斜斜地架在木桩上,就像一群喝醉了的老人互相搀扶着站在河边。
无规中透漏着有序,有序中又透漏着一种杂乱之美。
进入湘西界,我们便被结构奇特的吊脚楼所吸引,以前只是听说过这种建筑,现在才是第一次身临其境地看到。
\"你们说,\"秦子潆掏出手机疯狂拍照,\"住在这种房子里晚上会不会晃得像睡在摇篮里?\"
\"那得看是什么级别的摇篮了,\"董力揉着被安全带勒疼的肩膀,\"要是赶上刮大风,估计能体验一把海盗船的刺激。\"
吊脚楼旁边,是一条大河,沿岸是翠绿的风景,河流之上,是一条条通往对岸的渡船。
河水在夕阳下泛着金红色的波光,几条渡船慢悠悠地划开水面,船尾拖出的涟漪把倒映的晚霞搅碎又拼合。
\"嘿,快看那个穿苗族服饰的小姐姐!\"昊子突然激动地拍打我的座椅靠背,\"她头上那个银饰得有十几斤重吧?\"
船上及两岸确实可够热闹,多是一些游客,也有穿着苗族服饰拍照的游客。
有个戴着夸张银饰的姑娘正在摆pose,她每动一下,头上的银片就叮当作响,就像个行走的风铃。
看到这儿,我突然想起来小时候在课本里学到的一篇课文,应该是沈从文先生的《边城》。
课本里描述的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条狗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儿,我们脚下这片地方。
以前从课本上看到,并没有多大触动,现在真正身临其境的时候,再次回想一下内容,别有一番理解!
\"诶,你们说,\"我转头看向后座,\"要是翠翠活到现在,会不会也在河边开个网红民宿?\"
昊子被我问得一懵:“什么翠翠,我咋不知道,老三,是不是你哪个老相好?”
我懒得理他,和昊子说这种东西,无异于对牛弹琴。
其他人倒是理解了我说的话。
\"哈哈,不三兄弟还能想起来这个,确实,不过也不好说,\"董力嗤笑一声,\"就现在这旅游开发程度,她那条黄狗怕是早就被训练成收费合影的道具了。\"
秦子潆突然压低声音:\"不是说湘西最出名的是赶尸吗,不三,你说咱们能不能碰到?\"
我瞥了眼车窗外熙熙攘攘的游客,几个举着小旗子的导游正扯着嗓子喊\"往这边走\"。
不远处还有个卖油炸臭豆腐的摊子,飘来的味道让董力直捂鼻子。
我摇了摇头说道:\"不见得,如果是在几十年前,说不定咱还真能碰到,可是现在的话,几乎都没有了。\"
\"真漂亮啊,我都想待在这儿不走了!\"冯楠这时感叹道,整个人都快趴在吊脚楼的栏杆上了。
我们所处的地方应该是湘西境内的一个小县城里。
我们就在这溪流旁边,找了一个吊脚楼中的所谓的客栈。
老板是个满脸褶子的老爷子,收钱时笑得像朵菊花,递钥匙时却神神秘秘地说:\"晚上莫要乱跑咯。\"听得我后脖颈一凉。
我们所处的客栈,刚好能看见小县城的夜景。
溪流旁边人来人往,即便是现在这个时间点,人流也丝毫没有减少的意思。
卖糍粑的吆喝声、小孩的嬉闹声混着潺潺水声,热闹得跟赶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