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国家游泳训练馆的高窗,在碧蓝的泳池水面投下晃动的光斑。林芷琪划水的手臂破开水流,带起一串细密的水珠,如同她十八岁这年的人生,在泳池与校园的双重世界里划出明快又坚定的轨迹。
“最后一组!加速!”郑珊教练的声音穿透水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林芷琪深吸一口气,双腿如弹簧般蹬出发台,身体像离弦的箭一样射入水中。今天是7月7日,她的十八岁生日,也是双胞胎哥哥林祈安的生日。训练馆里弥漫着消毒水和氯的味道,混杂着汗水的咸涩,这是她最熟悉的气息,却在今天多了几分不同的期待。
游完最后一个来回,林芷琪扶着池边喘着气,水珠顺着她利落的短发滴落,在瓷砖上晕开小小的水痕。郑珊教练走过来,递过一条毛巾:“状态不错,今天提前半小时结束,去换衣服吧,看你心不在焉的样子,早就盼着谁来了?”
林芷琪接过毛巾擦着脸,眼底闪过一丝笑意:“教练您怎么知道?”
“你那点心思还能瞒得过我?”郑珊笑着拍拍她的肩膀,“十八岁了,成年了。晚上队里聚餐给你庆生,让你爸爸妈妈哥哥也一起来热闹热闹。对了,算起来你在国家队都待了八年了,从十岁进二队时那个怯生生的小姑娘,到现在的奥运冠军,时间过得真快。”
林芷琪愣了一下,随即笑起来:“是啊,记得刚进二队时我还总哭鼻子,想家又怕跟不上训练,多亏了胡教练和队里的大姐姐们照顾。”
“可不是嘛,”郑珊感慨道,“那时候你才到我腰那么高,游完蛙泳腿都在抖,却硬撑着说不累。现在好了,成了队里的主力,还带着小队员训练呢。”
林芷琪心里暖烘烘的,连声道谢后抓起运动包往更衣室跑。那些在二队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第一次离开家的不舍,第一次完成高强度训练的骄傲,第一次拿到全国冠军的激动,都成了成长路上最珍贵的记忆。
更衣室里,她快速换下泳衣穿上便服,镜子里映出一张年轻却带着坚毅的脸。十八岁,这个数字在心里盘旋,既觉得不可思议,又觉得理所当然。从十岁进入国家二队的懵懂,到如今站在奥运冠军的领奖台上,时光好像被水流冲刷着,快得让人抓不住,却在每一寸肌肉记忆里留下了痕迹。
刚走出更衣室,就看到训练馆大厅里那个熟悉的身影。林祈安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背着一个大大的帆布包,正踮着脚尖往这边张望。他比林芷琪高出小半个头,身形挺拔,眉宇间和她有着惊人的相似,只是眼神里多了几分艺术气息的柔和。
“哥!”林芷琪笑着跑过去。
林祈安转过身,看到妹妹立刻扬起笑容:“寿星来了!刚结束训练?”
“嗯,郑导特批提前下课。”林芷琪凑近他,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松香,那是舞蹈室特有的味道,“你怎么这么快就到了?不是说下午有专业课吗?”
“跟老师请假了,寿星的生日最重要。”林祈安自然地接过她的运动包,“给,你的生日礼物。”他从帆布包里拿出一个包装精致的盒子。
“我的呢?”林芷琪也献宝似的从包里掏出一个扁平的礼盒,“早就给你准备好了。”
两人相视一笑,找了个休息区的长椅坐下。林芷琪先拆开哥哥的礼物,里面是一个复古的相机镜头,正是她念叨了很久的型号。“哥!你怎么知道我想要这个?”她惊喜地抬头,眼睛亮晶晶的。
“上次你看摄影杂志时盯着这页看了三分钟,我还能不知道?”林祈安挑眉,“知道你爱拍训练和比赛的瞬间,这个镜头拍动态特别好。你不是总说想把队里的故事拍下来吗?以后就能拍得更清楚了。”
林芷琪抱着镜头笑得合不拢嘴,把自己的礼物递过去:“快拆我的。”
林祈安拆开礼盒,里面是一本线装的笔记本,封面上是林芷琪亲手画的水墨莲花。翻开内页,每一页的页眉都有她用娟秀字迹写的诗句,从“清水出芙蓉”到“咬定青山不放松”,最后一页贴着兄妹俩小时候在泳池边的合影。
“这是……”林祈安的指尖轻轻拂过照片,眼底泛起温柔的笑意,“你什么时候弄的?训练那么忙。”
“熬夜弄的呗,”林芷琪耸耸肩,“知道你练舞累了喜欢写写东西,这个本子质量特别好,防水的,你带在身边也方便。记得你小时候总抢我的笔记本画画,现在给你一个专属的。”
林祈安合上笔记本,认真地看着妹妹:“小芷,十八岁生日快乐。以后就是成年人了,训练再忙也要照顾好自己,别总逞强。还记得你十岁刚进二队那年,打电话回家哭着说想家,现在都成大姑娘了。”
“提那个干嘛,”林芷琪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那时候小嘛。你也是,”她伸手帮他理了理微乱的刘海,“跳那么难的动作,别总受伤,爸妈会担心的。”
兄妹俩聊着天,阳光透过窗户在他们身上投下温暖的光晕。林祈安说起舞蹈学院最近的排练,林芷琪则分享着备战下届世锦赛的计划,偶尔穿插着对彼此专业的好奇提问。虽然一个在泳池拼搏,一个在舞台绽放,但这份双胞胎之间的默契从未消减。
“对了,爸妈今晚过来吗?”林芷琪问。
“他们说医院和工作室都走不开,晚上会晚点到聚餐的地方,让我们先玩。”林祈安答道,“爷爷还特意让我给你带了他泡的枸杞菊花茶,说你最近训练辛苦,补补身体。”他从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杯递给妹妹。
林芷琪接过保温杯,拧开喝了一口,熟悉的甘醇味道在舌尖散开:“还是爷爷最疼我。”
正说着,训练馆的大门被推开,队友们三三两两地走了进来。张雨霏第一个看到他们,手里还抱着几个包装好的盒子,笑着挥手:“寿星在这儿呢!林祈安也来了,快过来,我们给小芷准备了礼物!”
一群人围拢过来,把礼物放在桌上。唐钱婷先递过一个盒子:“这是我和柳雅欣一起给你挑的,知道你喜欢摄影,这个相册能装下你所有比赛的照片。”林芷琪打开一看,是一个定制相册,封面上印着她的名字和奥运夺冠的日期。
徐嘉余和汪顺也递过礼物:“我们俩凑钱给你买了个新的运动手环,能监测心率和训练数据,比你现在这个高级多了。”
“谢谢你们!”林芷琪挨个道谢,心里暖洋洋的。这些队友有的是她进二队时就认识的前辈,有的是后来入队的新人,多年的并肩作战让他们早已亲如家人。
这时,张雨霏又神秘兮兮地说:“还有国际快递呢,都是给你的惊喜!”她把几个印着外文地址的包裹放在桌上。林芷琪好奇地拆开,第一个包裹里是一件印着美国国旗的运动外套,附带一张卡片,是莉莉·金的字迹:“致我最棒的对手和朋友,祝你十八岁生日快乐,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青锦赛见面吗?你当时紧张得差点走错泳道,现在已经是奥运冠军了!期待下次赛场见!——莉莉”
“是莉莉寄来的!”林芷琪笑着拿起外套,“她还记着我当年的糗事呢。”
第二个包裹来自叶夫根尼娅·奇库诺娃,里面是一盒俄罗斯巧克力和一本精装的诗集,扉页上用俄语写着祝福,旁边还有中文翻译:“愿你的泳池永远清澈,愿你的人生永远精彩。十岁时我们在训练营相遇,你说梦想是拿奥运冠军,现在你做到了,为你骄傲!”
最后一个包裹是莉迪亚·雅各比寄来的,里面是一只可爱的鲸鱼玩偶和一张她在训练馆拍的照片,照片背后写着:“希望这只鲸鱼能陪你度过每一个训练的夜晚,十八岁快乐,我的朋友!记得你刚进二队时总说想看看真正的鲸鱼,现在我们都长大了,下次一起去看鲸鱼吧!”
“国际友人的祝福到位!”张雨霏拍着手笑道,“还有国内粉丝寄来的礼物,我们都放休息室了,全是给你的。”
林芷琪跟着大家来到休息室,只见墙角堆着十几个大箱子,里面装满了信件和礼物。她随手拿起几封信拆开,有小朋友画的她比赛的漫画,有大学生写的鼓励信,还有老爷爷老奶奶的祝福贺卡。其中一封来自一个十岁的小女孩,信里说:“林姐姐你好,我今年十岁了,也在学游泳,我把你当成我的偶像,希望有一天能像你一样进国家队!祝你生日快乐!”
“每次看这些信都觉得特别温暖,”林芷琪眼眶微红,“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看到这个小女孩,就想起当年的自己。”
“那当然,你可是我们的骄傲!”队友唐钱婷递过来一杯果汁,“快别感动了,喝点果汁润润喉,晚上聚餐咱们不喝酒,全是鲜榨果汁,保证让你喝个够。”
“郑导特意交代的,”张雨霏补充道,“知道你接下来要备战,酒精绝对不能碰,所以我们准备了芒果汁、西瓜汁、橙汁,全是你喜欢的。”
林芷琪接过果汁喝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散开:“谢谢你们想得这么周到。”
“傻丫头,跟我们客气什么。”郑珊教练不知何时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蛋糕盒子,“我带了无酒精气泡果汁,晚上庆祝用,既有仪式感又不影响训练。”
大家欢呼起来,林芷琪看着眼前熟悉的面孔,心里暖洋洋的。这些年,是教练的悉心指导,是队友的并肩作战,是家人的默默支持,才让她从十岁那个怯生生的小姑娘,成长为如今能独当一面的奥运冠军。十八岁,不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责任的开始。
傍晚时分,大家收拾好东西前往聚餐的餐厅。队里特意包了一个大包厢,墙上挂着林芷琪从少年时期到奥运夺冠的照片集锦,有她十岁刚进二队时的青涩模样,有第一次拿全国冠军的激动泪水,还有奥运颁奖仪式上的荣耀瞬间。桌上摆满了鲜花和气球,充满了生日的氛围。林芷琪和林祈安刚走进包厢,就听到大家齐声喊:“生日快乐!”
她笑着鞠躬:“谢谢大家!”
林祈安把带来的蛋糕放在桌上,是妈妈李媛特意请工作室附近的老字号蛋糕店做的,上面用巧克力做了泳池和浪花的造型,还放着两个小人偶,一个游泳一个跳舞,正是她和哥哥的缩影。蛋糕侧面用奶油写着:“从十岁到十八,我们陪你一起成长。”
“哇!这个蛋糕也太用心了吧!”张雨霏惊叹道,“阿姨也太会了!”
大家围着桌子坐下,菜很快上桌。郑珊教练先举杯,杯子里是橙黄色的气泡果汁:“今天是我们林芷琪的十八岁生日,也是她成年后的第一个生日。从十岁进入国家二队,到现在成为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这八年里她付出的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来,我们共同举杯,祝她生日快乐,未来再创佳绩!”
“生日快乐!”大家纷纷举杯,果汁碰撞出清脆的响声。
林芷琪站起身,眼眶有些湿润:“谢谢郑导,谢谢各位队友。还记得我十岁刚进二队时,什么都不懂,是大家一点点教我,鼓励我。这八年里有过眼泪,有过汗水,但更多的是和大家一起奋斗的快乐。十八岁,我会带着大家的祝福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说什么呢,今天只许开心不许说这些严肃的!”张雨霏笑着给她夹了一块鱼,“快尝尝这个,补充蛋白质,晚上喝果汁随便喝,不用怕影响训练。”
林祈安在一旁帮妹妹剥着虾,看着她和队友们说说笑笑,眼底满是欣慰。他还记得妹妹十岁离家去二队那天,抱着他哭得稀里哗啦,说舍不得家人。而现在,她已经能在国际赛场上从容应对,在队友中也成了可以信赖的姐姐。
席间气氛热烈,大家轮流给林芷琪送祝福,分享着她成长的点滴。徐嘉余说起她刚进二队时,因为怕水凉总在赛前偷偷哭鼻子,还是他把自己的热水袋借给她;汪顺则回忆起她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紧张得连泳衣都穿反了,还是队友们帮她调整好;郑珊教练更是细数着她这些年的进步,从十岁时蛙泳腿动作不标准,到现在能游进世界顶尖水平,每一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
“记得她第一次参加世锦赛,紧张得赛前失眠,还是我给她讲我当年的糗事才睡着的。”郑珊教练笑着说,“现在已经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姑娘了,还能给小队员做榜样了。”
“那时候多亏了郑导和各位师兄师姐照顾。”林芷琪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真是太青涩了。”
“青涩才可爱嘛!”张雨霏眨眨眼,“不过现在我们小芷可是文武双全,既是奥运冠军,又是北体大的高材生,以后还要当体育解说,简直是全能选手!”
提到体育解说,林芷琪眼睛一亮:“下学期我们有体育现场报道的实践课,到时候可能要麻烦大家配合我录解说素材,尤其是讲讲我们从少年队到国家队的故事。”
“没问题!”大家纷纷应道,“随时待命!”
正说着,包厢门被推开,林峰和李媛走了进来。“抱歉来晚了,”李媛笑着走到女儿身边,递过一个精致的首饰盒,“生日快乐,我的小公主。看看这个,是妈妈特意给你挑的,项链上的吊坠是个小泳池,纪念你十岁进队的那天。”
林芷琪惊喜地站起来抱住妈妈:“爸妈你们来了!这个项链好漂亮!”
林峰拍拍女儿的肩膀:“成年了,以后要更懂事了。这是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让我带给你的礼物。”他递过来一个大袋子。
打开袋子,里面是爷爷配的养生药材,奶奶织的毛衣(还是十岁时她最喜欢的蓝色),外公写的书法作品(上面是“乘风破浪”四个大字),外婆绣的平安符。每一样都充满了长辈的关爱,林芷琪摸着这些礼物,想起十岁离家时奶奶偷偷塞给她平安符的场景,眼眶不禁红了。
“快坐下吃饭吧,菜都要凉了。”林祈安拉过父母坐下,给他们倒上果汁。
父母的到来让气氛更加温馨,李媛和大家聊起林芷琪小时候的趣事,说她三岁时就能在泳池里游完整圈,还不肯上来;林峰则和教练交流着她的身体状况,叮嘱她注意训练强度,别像十岁那年一样硬撑着训练导致感冒。
饭过中旬,大家点燃生日蜡烛,关掉灯光。摇曳的烛光中,大家齐声唱着生日歌,林芷琪闭上眼睛,双手合十许下心愿。从十岁到十八岁,八年的时光在脑海中闪过,每一个训练的清晨,每一次比赛的呐喊,每一份家人朋友的关爱,都成了最珍贵的回忆。
“祝你生日快乐……”歌声结束,她深吸一口气吹灭蜡烛,包厢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许了什么愿望?”张雨霏好奇地问。
“保密!”林芷琪笑着切起蛋糕,“说出来就不灵了。”
她把第一块蛋糕递给郑珊教练,第二块给父母,然后依次分给队友和哥哥。大家吃着蛋糕,继续聊着天,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包厢。林祈安拿起手机,给妹妹拍了很多照片,有她和队友们的合影,有她和教练的拥抱,还有她和父母的温馨瞬间。
“这些照片回头发给你,”他对妹妹说,“你可以存到我送你的相机里,做成一个‘十年成长相册’。”
“好啊,”林芷琪笑着点头,“等下次比赛赢了,我们把从十岁到现在的照片都整理出来,做一本纪念册。”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经晚上十点。大家陆续准备离开,林芷琪和哥哥一起送大家到门口。
“明天训练别迟到啊!”郑珊教练临走前叮嘱道,“虽然今天生日,但训练计划不能忘。”
“知道啦郑导!”林芷琪笑着答应。
送走最后一位队友,林芷琪和家人回到包厢收拾东西。李媛帮她把粉丝的信件和礼物装进袋子,林峰则和林祈安整理着剩下的蛋糕和果汁。
“今天开心吗?”李媛问女儿。
“特别开心,”林芷琪点点头,“谢谢你们,谢谢大家。看到大家给我准备的礼物,想起从十岁到现在的点点滴滴,感觉自己好幸福。”
“傻孩子,谢什么,”林峰摸摸她的头,“你值得最好的。以后成年了,要学会平衡训练和生活,别给自己太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