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雪女的下落找到了吗?”
众人听闻,满脸急切地开口询问道。
两年前,秦灭燕国之际,墨家的首领之一的雪女刺杀秦然不幸被抓捕。
自那以后,雪女便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杳无音讯。
这两年,高渐离心急如焚,马不停蹄地四处打探雪女的消息,然而始终一无所获。
就在前几日,终于从蓟城传出一条线索。
“有消息称,雪女被关押在蓟城的一座地下水牢中。”
“我准备去查探一下真假。”
高渐离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前方是什么危险,他都要去一探究竟。
“有没有想过,这很可能是秦人故意放出来的假消息,目的就是引我们上钩?”
面对高渐离的执着,巨子不得不提醒他。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一个人已经两年没有任何消息,而且还是一个女人,那么恐怕她的下场会非常糟糕。
尽管众人都不愿意去相信这个事实,但他们心中对于雪女的生死已经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
然而,就在大家都沉默不语的时候,高渐离突然坚定地说道,
“我相信,雪女一定还活着!”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决心和信心。
“就算这真的只是一个诱饵,我也要去蓟城查探一番。”
高渐离继续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无法动摇的决心。
众人见状,都明白他们无法劝阻高渐离。
巨子沉默片刻后,沉声道,“既然你如此坚持,那就让盗跖和你一同去吧。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盗跖的武艺虽然不是最高的,但他的轻功却是一流的。高渐离可能无法进入的地方,盗跖却能够悄无声息地潜入其中。
“正好我呆在这穷山僻壤的地方实在是闲的慌,就陪你去蓟城走一趟!!”
盗跖站起身来说道。
对此高渐离没有推辞,他知道盗跖的能力。
两人立刻离开商铺,收拾行李动身前往蓟城。
与此同时,
在广阳郡内通往上谷郡的道路上,几十名身着斗篷的人正马不停蹄地赶路。
“门主,我们与匈奴人合作,恐怕会引起其他门派的不满啊。”
其中一人压低声音说道,语气中透露出对这次行动的担忧。
“怕什么?又不只是我们一家,这次可是十几个帮派一起行动。”
“而且秦人对我们可是毫不留情,欲除之而后快。难道我们就这样坐以待毙?”
一行人乃是中原地区的一个中型门派,天残门。
他们正是墨家巨子口中要与匈奴人合作的帮派之一。
天残门门主的声音提高了一些说道,
“匈奴人说了,他们入关之后,只会抢夺粮草和人口,至于那些金银珠宝,对他们草原来说毫无用处。到时候,这些财富都会归我们所有。”
“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潜入渔阳、上谷两郡的城池,等到匈奴人攻城之时,趁秦军不备,打开城门,来个里应外合。”
“而且,当初秦人攻打我们城池的时候,不也是用了同样的手段吗?”
天残门门主又补充道,仿佛这就是他们与匈奴人合作的正当理由。
“可是...匈奴人毕竟是外族。”
有人还是很迟疑,认为这么做不妥。
“这有什么,我听说了,就连墨家也会参与此次行动。”
“墨家是何等的存在,有他们在,你还担心被其他人声讨吗。”
为了坚定手下帮众的决心,天残门门主冷声说道,只不过他心中清楚,虽然匈奴人邀请了墨家,可是至今没有任何回应。
“连墨家都参与了?”
听到墨家带头参与此事,其他人再无他话。
除了天残门,还有大大小小几十波江湖人士,他们有的已经潜入上谷郡和渔阳郡了,有的还在半路上。
然而,如此众多的江湖人士涌入北方各郡,即便他们并非统一行动,但这一情况还是引起了一直对江湖势力保持高度警觉的内史腾的注意到。
内史腾果断下令道,“暗中调查这些江湖人士的动向,但绝不可打草惊蛇。”
他深知,在当前局势下,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
紧接着,内史腾将话题转向了另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协助蒙恬将军抵御匈奴人的入侵。”
随后,内史腾询问起上谷郡民夫迁徙的进展情况,
“上谷郡的民夫迁徙工作进行得如何了?”
郡丞闻言赶忙回答道,
“回大人,第一批民夫共计两万人已经抵达,官府已将他们妥善安置在城西。”
听到这个消息,内史腾稍稍松了一口气,
“如此甚好。不过,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北方战事的动态。秦大人已经抵达上谷,一旦战况出现变化,我需要立刻领兵增援。”
内史腾之所以如此重视北方战事,是因为他刚刚收到了来自咸阳太尉府尉缭的亲笔信,信中详细说明了当前的局势以及对他行动的指示。
而且他的结义兄弟秦然已经到了前线,于情于理,他都不能耽搁。
现在整个广阳郡除了必须留守各个城池的兵马,其他的已经尽数被他调到蓟城附近,为的就是应对突发状况,能迅速领兵增援。
就在关内危机四伏之时,长城外的匈奴人也对秦军发动了第一次正式进攻。
为了试探秦国长城的防御强度,匈奴大单于头曼大手一挥,命令一万大军裹挟从四处抓来的一些流民向着长城浩浩荡荡而来。
“大人!匈奴人将百姓驱赶在阵前向城防靠近!!”
这些百姓有很多是当初为了躲避诸侯国各国的乱战而被逃的,他们逃到草原后,很多人被匈奴抓住,沦为奴隶。
即使这些百姓实际上算不上大秦的百姓,可是看到这一幕的守将还是忍不住怒骂道。
匈奴攻城的士卒躲在百姓的人群中,让秦军的弓弩手投鼠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