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率领着大军,在长城之上与匈奴人对峙已经整整一天一夜了。
这漫长的时间里,双方都没有采取实质性的行动,只是静静地对峙着,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一般。
“将军,匈奴人到底在搞什么名堂?既不进攻,也不撤退,就这样僵持着,到底有何用意?”
副将一脸凝重地向蒙恬询问道。
实际上这样僵持下去对双方都不利,尤其是匈奴人,他们不仅拥有十几万的大军,还有十几万匹战马。
如此庞大的军队和马匹,每天的消耗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无论是粮草还是其他物资的供应,都不会比大秦轻松多少。
蒙恬眉头微皱,凝视着远方的匈奴大军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他们应该是在等待渔阳战事的结果。”
正当两人交谈之际,突然城墙下传来一声高喊,
“报!!”
一名士卒匆忙来报。
“将军,上将军到了!!”
听到这句话,蒙恬猛然回头,他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喜,脸上随即露出了一个久违的笑容。
“上将军在哪?”
蒙恬急切地问道,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抑制的兴奋。
“快有请!不,我去亲自去迎接!!”
“蒙恬将军,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客气。”
就在蒙恬快要走下城墙之时,一道声音从下方传来。
蒙恬定睛一看,只见秦然身着一袭黑色衣袍,出现在在城墙下方。他的身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挺拔。
“秦将军!!!许久不见。”
“在下终于把你盼来了!!”
蒙恬快步走到秦然面前,抱拳施礼,眼中满是激动之情。
“蒙将军替陛下镇守北疆,劳苦功高。”
秦然微笑着回礼,他的目光落在蒙恬身上,边疆的风霜让这位大将更加沉稳了。
秦然此次前来,本就是代天巡狩,一方面是视察北疆的战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抚和鼓励守护北线的将士们。
“怎么样,我在来时的路上,发现了大量的烽火台都燃烧起来了。”
秦然与蒙恬并肩登上城墙,一同眺望着远处营寨林立的匈奴大军,关切地问道。
“匈奴大单于亲率大军前来扣关。”
“除了这里还有渔阳郡方面有烽火燃起,我猜测匈奴人声东击西,已经派出两万精骑前去增援了。”
蒙恬沉声回道。
“修建长城的民夫呢?大战将起,他们留在这里可并不安全啊。”
秦然再次询问道。
“二十万民夫在上谷一带合拢长城,大约还有十万民夫在渔阳修补与右北平郡的长城。”
“我已经下令让他们暂时向关内大城撤退了。”
对于这些蒙恬早有安排。
“那剩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与匈奴一战。”
“若是打不服他们,想要安稳的修建长城恐怕并不容易。”
秦然点了点头说道,蒙恬的安排滴水不漏。
然而,要想击败这十几万如狼似虎的匈奴骑兵,绝非易事。
蒙恬手中仅有五万精锐骑兵,再加上谷、渔阳两郡的四万守军,兵力上明显处于劣势。
若要与匈奴正面交锋,只能出动骑兵,但如此一来,两郡的防御就会露出破绽,直接暴露在匈奴人的铁蹄之下。
蒙恬深知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目前他所能采取的策略唯有防守,想要主动出击几乎是不可能的。
“渔阳郡有多大的胜算?”
秦然眉头紧蹙的问道。
毕竟,头曼单于敢率领十几万大军在此围困,想必他对进攻渔阳一战有着相当的把握。
“上将军放心,即便匈奴人侥幸攻破渔阳长城,他们也什么都得不到。”
蒙恬一脸自信地回答道。
早在数月前,当侦骑发现大批匈奴人出现在关外时,他便当机立断,下令将两郡的百姓全部迁入附近的城池。
这样一来,匈奴人在这两郡中将得不到任何粮食补给。
“坚壁清野?”
秦然一脸惊讶地说道,没想到蒙恬会想到如此绝妙的计策。
毕竟,匈奴人长途跋涉而来,他们所携带的粮草必然是有限的。
而且,秦然之前也仔细研究过有关匈奴的奏报。
据他所知,去年冬天对于匈奴人来说异常艰难,严寒的天气导致大量的牛羊冻死,这无疑使得他们原本就匮乏的粮食更加捉襟见肘。
因此,这一次头曼单于率领大军前来,其主要目的肯定是为了抢夺资源,以缓解内部的压力。
当天傍晚,渔阳郡的战况终于传回。
消息并没有太出乎秦然和蒙恬的意料,匈奴以五万铁骑破关而入,与六千长城守卫展开了大战一场。
尽管秦军凭借长城奋勇抵抗,但时因为防线太长,再加上兵力有限,最终还是难以抵挡匈奴人的攻势,残部不得不退回白檀县城池。
匈奴人则乘胜追击,如入无人之境般长驱直入,迅速攻入了渔阳郡。
然而,很快就遭遇到了秦军的增援部队。
双方随即陷入了僵持状态,彼此都对对方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小规模的战斗时有发生。
目前的局势异常紧张,五万匈奴铁骑直逼白檀城,秦军的两万精骑则是紧随其后,不断给匈奴人压力。
“五万骑兵,头曼单于真是好大的手笔。”
秦然感叹道,再加上眼前的十万骑兵,这一次匈奴人竟然出动了十五万骑兵。
而且这还不算秦然在九原郡击败吐浑王的两万多兵马。
这么算下来,头曼单于为了这次入侵大秦,本来是打算调动草原上的二十万骑兵南下,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最后只有十五万兵马。
然而就算是十五万骑兵,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了。
整个大秦现在都很难凑齐这么多战马骑兵。
不过如果头曼单于知道秦然只是根据几道短短的情报就分析出他原本的打算,估计会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