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的分析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高要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他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光滑的硬木表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项羽拥有黑火药?从正常的历史轨迹来看,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炼丹术士们偶然鼓捣出的“伏火法”,距离系统性地提炼、配比、应用成具有军事价值的黑火药,中间隔着何止千年的迷雾?技术的积累、思想的转变、无数次的失败与偶然的成功,绝非一蹴而就。在原本的历史线上,黑火药真正登上战争舞台,还要等到遥远的唐宋之际。
不过这说的也是正常情况下,在当下这个被穿越者搅动得面目全非的时代,早已失去了意义。高要的思绪飞速运转,像一台精密的计算机,瞬间推演出几种可能性。
一方面这很有可能是神秘易小川的“驱虎吞狼”之计。这是最直接也最符合逻辑的推论。
神秘易小川占据刘邦身份、盘踞东北六郡,其心机深沉如渊。目前来看,他的“汉王”势力与项羽的楚军虽近,却并未直接冲突。双方都心知肚明,高要这个坐拥大半个天下、手握先进兵工、拥有着充足粮草,以及至少三十万以上大军的高要,才是他们共同的头号大敌!唇亡齿寒的道理,神秘易小川不可能不懂。
在这种情况下,他主动将黑火药的制作方法透露给项羽,目的就简单多了,也很容易理解了,
让拥有强大军力但缺乏攻城利器的项羽,瞬间获得撕开坚城壁垒的能力。这把“刀”磨得越锋利,砍向高要时就越致命。项羽一旦率领楚军跟南境军作战,或者至少给高要造成巨大损失,正是神秘易小川乐见其成之事。
而且这么做还能够顺便将项羽的战争机器和主要注意力牢牢锁定在高要身上,使其无暇东顾,为自己在东北的发展壮大赢得宝贵时间。神秘易小川当初选择这六郡之地,恐怕早就已经计算好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高要的主要进攻方向才对,
而且关于黑火药的秘密,在高要军队中已非绝密。虽然还未全面列装,但各军将领、部分核心工坊工匠,都已见识过其开山裂石的恐怖威力。神秘易小川必然通过各种渠道探知了这一点。
既然秘密已无法保守,对于神秘易小川来说索性将其作为筹码抛出,用它来给高要制造更大的麻烦,何乐而不为?这完全符合神秘易小川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行事风格。
高要心中冷笑。之前神秘易小川或许不屑于用此手段,是自恃掌控全局,认为高要不过是冢中枯骨,翻不起大浪。但如今形势逆转,高要不仅站稳脚跟,更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军事威胁。
神秘易小川感受到了压力,自然要无所不用其极地给高要找麻烦,黑火药这把“双刃剑”,只要能伤到高要,他不介意让项羽也握在手里。
而另外一个可能,如果楚军真的拥有着黑火药可以应用的话,也不能够排除另外一个穿越者,跟高要同时穿越而来的易小川,
高要的思绪飘向楚军大营。那个与他一同穿越而来,如今投奔于项羽阵营的易小川。他在楚营已非一日两日,以其现代人的见识和与项羽的关系,也的确是有可能研究出来黑火药的存在,毕竟应试教育下很多东西都是刻在骨子里的,
火药,对蒙昧的古代人而言,是神魔之力,是颠覆认知的存在。但对于一个受过现代基础教育的高中生易小川来说呢?那不过是化学课本上一段清晰的文字描述:一硝二磺三木炭!
诚然,时代是巨大的鸿沟。硝石在哪里找?纯度如何?硫磺如何提纯?木炭用哪种木材烧制最佳?这些都需要摸索。
没有精确的天平、量杯,如何保证配比?研磨混合过程中如何避免意外爆炸?如何引燃?如何存储?如何将其有效应用于武器?每一步都伴随着巨大的危险和无数的失败。
易小川可能一开始茫然无措,甚至根本就想不起来。但随着时间推移,在楚营资源和人力的支持下,在反复的试验和偶然的成功刺激下……他未必不能回想起那些尘封的知识,未必不能通过笨拙却持之以恒的实验,最终捣鼓出一些具有爆炸威力的混合物。虽然其威力、稳定性、可靠性都远无法与高要的标准化产品相比,但只要能炸响,能唬人,能在特定场合发挥一次性的作用,对项羽而言就是巨大的助力!
这并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不过如果楚军如今的进攻真的是因为黑火药的存在,其实高要反倒是不会那么担心,毕竟在黑火药方面,高要拥有着系统的存在,研究了十年以上的时间,才到达了如今的程度,不管是神秘易小川也好,还是易小川也罢,都不可能在工艺三个超过自己,
怕?担心被超越?不存在的!无论是神秘易小川主动传授,还是原版易小川自行“发明”,在高要看来,都不过是拾人牙慧,画虎不成反类犬!
系统化流程: 高要的底气,源于他耗费数年心血,依托系统建立的完整工业链条。从原料的勘探、开采、标准化提纯,到精确的配比控制,再到颗粒化工艺、引信技术、防潮密封储存、以及针对不同作战场景的武器化应用设计……这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体系。
高要的工坊,是在付出了相当代价后,才积累了海量的实验数据和安全操作规范。这些是用血换来的经验,绝非知道一个配方就能跨越。
更重要的是量产能力。实验室里鼓捣出一小罐能炸响的东西,和在战场上稳定供应成百上千斤可靠的火药,是天壤之别!高要的工坊拥有成熟的分工、流水线作业和严格的质量控制。而对手呢?可能还停留在少数工匠凭感觉手工混合的阶段,产量低、质量不稳定、危险性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