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膳过后。
众人前往御花园内苑。
登上神龙塔顶层。
吃月饼,赏月,看烟花。
神龙塔作为京城至高点,居高临下,俯视全城。
整个长安城尽收眼底。
团圆佳期,天公作美。
当晚。
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笼罩四野,给大地披上一层神圣的外衣。
烟花冲天而起,在夜空中炸响。
炫丽的花火与地面的打铁花交相辉映,照亮了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南城。
穿城而过的永安渠上,画舫绰绰,灯火通明。
丝竹管乐声中。
伶人舞伎摆动诱人的舞姿,游船玩乐的贵人觥筹交错。
奢靡之音此起彼伏。
尽显“天下第一圣城”的繁盛与奢华!
水道连通中央瑶池园的南、北大小瑶池。
神龙塔上。
大周天子手持望远镜。
遥望水面游动的点点火光,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
中秋过后。
全国各地秋收如火如荼地进行。
南方。
“华优一号”杂交水稻几乎已经普遍种植。
稻谷产量逐年提升。
自耕农每到收获的季节,虽然辛苦,却是人人尽欢颜。
在广州,泉州,扬州三处海贸港。
朝廷修建了“领南仓”、“福建仓”、“江北仓”三大巨型粮仓。
占地面积数千亩,仓窖千余个。
大窖可储粮一万石以上,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
规模比之前建的含嘉仓,常平仓,回洛仓,黎阳仓还要宏大。
专门用于存储从交趾,柬郡,泰郡,缅郡,金洲郡等地运回的稻谷。
经过朝廷每年有计划的移民。
红河三角洲,澜沧江三角洲两处平原地带。
中原人口已达到百万以上。
开垦出大量的农田,相当于再造两个“江南鱼米之乡”。
一年三熟的气候条件,使得粮食产量数倍于江南。
在朝廷的统筹规划下。
粮价长期维持在每石两百文左右。
斗米二十文,每斤不到两文钱。
比之周宣帝在位时期每石粮食一贯钱,价格降了五倍。
加上天元通宝,和金、银币的超强购买力。
大周百姓的生活水平,远不止五倍粮价体现出来的差距。
有了中南半岛几处“粮仓”。
哪怕近几年来人口爆发式增长,粮食供应也能跟得上。
以后。
中原地区的一些山地农田,甚至可以有计划地退耕还林。
改种桑树,扩大养蚕规模,增加生丝产量。
随着“海陆丝路”地不断繁荣。
丝绸布匹和制品供不应求,贸易量大幅增长。
朝廷一定要把丝绸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华夏奢华品牌。
除了丝绸。
瓷器和茶叶贸易量也是迅猛发展。
另外还有白砂糖,雪花盐,冰玉制品,神仙醉佳酿,虞美人美妆等商品。
也深受海外邦国贵族高层的追捧。
不论何时。
掌控权力的统治阶层,总能第一时间享受到世间最好的东西。
……
九月二十五日。
凝烟阁传出一声嘹亮的啼哭。
昭仪萧茵顺利诞下一女。
三十一岁的华夏天子宇文衍再次当爹,迎来他的第八个孩子。
整个皇宫陷入一片欢乐。
两位太皇太后,朱太后纷纷赐下好物。
司马令姬,木兰,萧婉儿闻讯,先后赶来探视。
“看妹妹,亲亲!”
一岁半的五皇子宇文治在皇后怀里不安分地一通乱蹬。
伸长了脖子,奶声奶气地说着。
一边说,一边流口水,引来阵阵欢笑。
……
一个月后。
皇帝设宴,庆贺小公主满月。
内阁、军机处、六部大佬,以及皇帝一应近臣进宫道贺。
宇文衍从小把妹妹宇文娥英宠上天,又把公主宇文芊芊、宇文玥当成宝。
再得一女的他也是龙颜大悦,喜欢得不得了。
赐名单字——“妙”。
众臣纷纷给皇帝送上祝福。
大家都清楚宇文衍不喜欢臣下玩送礼那一套。
便让府上女眷准备了些婴儿用的刺绣绒织物。
这些小物件不算奢华,表达一份心意。
“叔德,这是你家二郎?”
两仪殿热闹非凡。
宇文衍漫步其间,逐一和大佬们聊上几句。
看到唐国公李渊牵着一个正好奇四处打量的小孩,近前开口问道。
“回陛下,正是犬子。”
“陛下恕罪,这孩子在家成天幻想着您的样子,就把他带来了。”
“世民参见陛下。”
“阿爷,皇帝好威风啊!”
五岁的李世民眸光清澈,眉眼间透出几许英气。
当即懂事地跪下给皇帝行礼。
而后抬头,一脸稚气地对李渊说道。
“世民,济世安民,好名字。”
“朕也希望你长大了心怀百姓,造福万民!”
宇文衍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瓜,笑道。
心中暗想:
李二这小子确实比一般的孩子更具灵性。
不过。
在这一方历史时空,你们爷俩注定与皇帝无缘了。
“陛下,世民长大了也要去环球航行。”
“征服四夷,扬我华夏大周国威……”
李世民仰头望向皇帝。
小小年纪,言语中似乎蕴含无比坚定的信念。
“哟嗬,人小鬼大,口气不小嘛。”
“那朕问你,若是有人不服,将欲如何?”
“先礼后兵,勿谓言之不预!”
“不服?那我朝百万雄兵也是会些拳脚的……”
李世民说这些话时,小拳紧握,自信满满。
世家贵族对于自家子弟都是奉行精英教育。
五岁的孩子说出这些话来,一点都不奇怪。
而且。
对于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
自打出生,便生活在国富民安,兵强马壮的大国。
懂事后。
看到、听到、学到的,都是皇帝天纵奇才,紫薇转世。
心系天下,爱民如子,农商并重,造福苍生。
操练兵马,开疆拓土,纵横天下,所向无敌。
所有这一切的一切。
在其幼小的心灵撒下无比骄傲、自豪的种子。
“这孩子,自从听说了环球航行之事,成天盯着《天下坤舆全图》看个没完。”
“脑子里有十万个为什么,很多问题臣都无从答起!”
李渊看儿子在皇帝面前吹牛逼,连忙转移话题。
“小屁孩,这话倒是不错。”
“泱泱华夏,德盖寰宇,我朝以‘武德’服人。”
“四夷诸藩,凡不服者,那就打到他服,反了天了他还……”
“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