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叔还将我当小孩子,小时候,那些同窗老是欺负我,孤儿寡母寄宿他人屋檐下,总归少不了流言蜚语,当时我和那些长舌小人打的头破血流,别人却是有父母撑腰,那时林叔就说,遇到危险就喊林叔,林叔每次都会赶到。”
李清河在提及这段往事的时候,脸上不自觉的泛起了笑意。
他对林殊羽的尊敬,不只是养育之恩。
而是在李清河最绝望,最无助的时候,眼前这个男人,确确实实担任了他父亲的角色。
“如今身在京城,恐怕林叔再也不可能及时赶到了,只是有林叔木雕在身边,仿佛林叔就在,难以言述的安全感,林叔,木雕我会一直带在身边的。”李清河对着林殊羽言语道。
柳橙橙此时也上前敬了林殊羽一杯茶:“谢林叔大恩,才将清河送到了我的身边。”
世俗的礼仪,总觉的繁琐。
但是直到林殊羽坐在这高堂,才切身的感受到,这繁琐之下,是何等的感情和期待。
林殊羽拿出了一串贝壳项链。
贝壳项链闪烁着光辉。
“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礼物,这串项链希望能够护佑你。”
林殊羽轻声说道。
“长辈相送,自是重礼。”
柳橙橙回应道,这位宰相之女,一言一语都是大家闺秀模样。
柳橙橙带着盖头,不便。
李清河接过了贝壳项链给柳橙橙戴上了。
这算不得什么灵器,毕竟凡人持灵器,未必是一件好事,说不定会引得更大的麻烦。
但是可以帮助柳橙橙破厄消灾,一生不染疾病。
宰相也起身敬了林殊羽一杯茶。
“无血缘,却有养育之恩,此番恩情大过天,我敬你一杯。”
宰相举杯对着林殊羽一敬。
林殊羽起身还茶。
婚礼从此番流程便是已经走完,然后便是李清河带着柳橙橙四处敬酒,最后进入洞房。
宴席则是一直摆到深夜。
林殊羽和艾小草并没有急着离开京城。
他们在京城多逛了一段时日,才选择离开。
艾小草则是有了新鲜感,她想要去大恒王朝的每一个地方走一走,去看看不同的景色,林殊羽自然是应了。
“林先生,我观你非凡,必有大才,不如留下,在这京城为个一官半职,我相信假以时日,必定有所成。”林殊羽离开之际,宰相亲自前来招揽。
眼前此人的气质和谈吐,绝非常人,更不可能是什么山野村夫。
想来只是郁郁不得志,所以才归隐林泉。
“多谢柳公好意了,只是我这人向来闲散惯了,不适合入朝为官。”
林殊羽一口回绝了。
李清河则是将林殊羽送上了马车才回来。
“你这位林叔,可真是够高傲的。”
宰相对着李清河说道,言辞之中总归是带些不满的。
如今的朝堂,他虽然不是一手遮天,但是皇权之下,他也是前三的存在了。
自己亲自招揽,这林殊羽竟然拒绝的如此干脆。
李清河弯腰拱手:“岳父莫恼,我那林叔,并无官场的志向,从来都是闲云野鹤,莫说是官场了,便是荣华富贵也看不上,我初中状元之时,便是亲自去接林叔来京城享福,亦是被他一口拒绝了。”
“天底下,真有这般不慕权利,活的洒脱的人?说明,他也没吃过什么苦啊。”
宰相感叹了一声,转身离去。
其实这个宰相说的很对,凡人疾苦,没人不想熬出头,享受权利,享受荣华富贵的。
林殊羽本就不是凡人,面对各种人间疾苦,他都能够泰然处理。
所以他不需要一步一步往上爬,他不需要权利。
李清河大概也没有想到,这次一别,便是二十余载。
二十年里,林殊羽带着艾小草看遍了这大恒王朝的山川河海,也看遍了这世间的人情冷暖。
但是更多的其实哀鸿遍野,有很多地方的人,吃着树根,吃着观音土。
让林殊羽最震撼的一幕。
是放眼望去,一座树林,光秃秃的只剩下树干,树皮都已经被吃干净了。
有的人饿的已经不行了,只得吃那观音土,然观音土根本无法排泄出去,人就那么活活的胀死了。
有的地方,更是易子而食。
这凡人世间,才是真的哀鸿遍野,半边不由人。
这王朝并无战争发生,底层百姓便是已经苦成这样,所有的财富都流向了上层,底层百姓日夜拼命,不过拼一个生存。
这二十年间,李清河也开始了变法。
只是困难重重,岳父垂垂老矣,退居二线了。
李清河也逐渐成了大恒王朝最年轻的宰相。
大恒王朝设三省六部。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省长官皆为宰相,相互制衡。
而李清河的变法,无疑是损伤上层人的利益,而让整个王朝国泰民安。
他注定是要面对无数敌人的。
二十年的变法,随着党争失败,新帝登基,而彻底宣告失败。
军队冲进了李清河的相府大肆屠杀。
无数人倒在了血泊之中。
李清河已是中年模样,怀抱着自己的妻子。
柳橙橙身上一道剑伤,鲜血正在往外流,脸色苍白。
“对不起,让你跟我一起受苦了。”
李清河对着柳橙橙说道。
柳橙橙苍白的脸上却是露出淡然的笑意,摸了摸李清河的脸:“此生与君携手,橙橙无怨无悔。”
无数的军士已经将李清河给围住。
为首的一个中年人看向李清河,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这个中年人名为蒋仁,是另外一位宰相。
“李清河,你注定了现在的身亡,你竟然会支持十四皇子继位,是因为他肯支持你的变法吗?他不可能登上皇位,你亦是不可能变法成功,上到皇权,下到达官显贵,都是你变法的对立面,你说你,怎么可能成功,所谓上层就是站在百姓身上吸血,才能够是上层,你竟然让他们少吸一点。”蒋仁对着李清河说道。
“民富国再强,人人吃不饱,何以有生产力?若是让百姓人人能吃饱,生产力自然上去,上层从百姓之中,得到会更多!”李清河据理力争道。
可是事到如今,他已经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