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明朝时期,这个北极熊还是个农奴制度的国,因为呕洲的西边环境好,所以国度众多,北极熊打不过他们,自然也不可能向西扩展。
所以,他们就将目光喵向了东边的西伯利亚地区找毛皮,卖毛皮,这里因为太寒冷,大面积的都是无人区,所以没人跟他们争。
大约到了崇祯时期之时,他们已经探索到了勒拿河一带,并建立了雅库茨克城,并且还经常南下黑龙江流域,烧杀劫掠达斡尔族百姓,甚至还吃人,因此被当地百姓称为“食人恶魔”。
当时满清已经叛变,占据了东北,但他们正在全力和明朝作战,根本也不管这些。
后来,一直到了清朝康熙帝时期,三藩之乱被平定之后,康熙这才将目光转移到东北去。
康熙一面让索伦人,达斡尔人监视这些北极熊,一面下令让蒙古车臣汗不准和北极熊做生意,想要封锁死这些北极熊。
但是,总有一些当地部落会和北极熊做生意,再加上北极熊自己种地打猎,因此一直封不死。
双方爆发过很多次的冲突,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是清军这边胜利,但是北极熊搞游击那一套,这一搞一下,那里搞一下,再加上清军每次都是从宁古塔出兵的,距离远,环境差,粮草供应困难,因此清军也没办法彻底解决他们。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之时,清廷命令北极熊撤出清朝的地盘,但是北极熊不仅没听,还跑到瑷珲劫掠示威。
但是他们很快就被清将萨布素给击败,萨布素还顺便将北极熊建立在黑龙江下游一带的据点给全都烧了。
剩下的北极熊只能退缩到雅克萨里蹲着。
而后,康熙派出都统彭春去到瑷珲,带着3000兵力,攻打雅克萨。
雅克萨里有四百五十头北极熊,被清军打得损伤惨重。
最终,北极熊头领托尔布津投降,但要求保留武装撤出雅克萨,得到了彭春的同意。
于是,剩下的北极熊都撤退到了尼布楚(涅尔琴斯克)。
彭春将雅克萨给焚毁了,然后留了部分人在瑷珲和墨耳根。
但是,等到清军回师之后,北极熊得知了消息之后,又跑回去重新占领了雅克萨。
康熙帝得知消息后,大怒,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出兵两千再次去攻打雅克萨。
这一次,北极熊头领被托尔布津被打死,剩下的北极熊继续负隅顽抗,被清军三面包围封锁。
最终,826头北极熊因为战斗被打死,战斗受伤,疾病,饿死等原因,只剩下了66头。
北极熊的摄政王索菲亚得知消息之后,急忙派遣使者到清朝,请求通过谈判商定边界。
于是,清军最终将雅克萨剩下的北极熊放了,让他们回到了尼布楚。
而后,清廷就派了索额图去尼布楚和北极熊谈判。
在出发之前,索额图等大臣说,可以以尼布楚为界,但康熙却说,要是能行也行,不行就以额尔古纳河为界。
到了地方,北极熊虽然是打了败仗,但一开口就是要以黑龙江为界。
而索额图则提出以勒拿河-贝加尔湖为界,以东归清朝。
这勉强倒也算是双方都在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了。
但北极熊态度十分强硬,双方也是各种摆姿态,试探,假装要继续干仗。
只是,索额图这人不够硬!
在第二天,北极熊就说可以退一步以牛满河(黑龙江中下游支流)为界。
于是,索额图就退了一大步,直接说出了最开始清廷大臣们说的底线,以尼布楚为界限。
但是北极熊并不满意,没有同意。
后来,雅克萨一带被北极熊占领区的原住民爆发了起义,反抗北极熊,再加上索额图装腔作势要打仗。
北极熊使者坐不住了,最终和索额图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清朝再退一步!
以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为界。
从此北海就彻底的脱离了华夏。
这就是 尼布楚条约。
这也是清朝第一个和西方,应该说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和西方欧洲国家签订的正式条约,也是一个平等条约。
双方使者在回去之后,都受到了君主的嘉奖!】
...
“平等你妈个头!那红毛鬼子是那啥欧洲的,隔着那么远,就跑过来修个城就是自己的了?且不说那更北边环境恶劣的无人区域了,就北海以东的区域,就这么让出去了?老子就不信,隔着那么远的无人区,他们能派多少人过来,还什么康熙大帝?软蛋一个!”
朱元璋怒骂道。
...
“就是,那北海附近都是我大唐的地盘,那就是华夏自古以来的,垃圾康熙,吃糠喝稀!”
唐太宗李世民也骂道。
...
“废物建奴,这他妈的是我大蒙古的地盘,就这样被你让出去了?打赢了还这么软?废物,废物。”
忽必烈也是大骂。
...
清朝,康熙帝脸都气绿了,但是看着天幕上的地图标示,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了。
就连乾隆,此时也是闭嘴的,毕竟这种不光彩的事情,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辩解了。
...
清朝,慈禧时空,一群人看着天幕,一个个的脸色都十分的难看。
这些地方,说道理,都该拿回来,但是,现在他们虽然灭了清朝,但是西方实力强大,而且那合约都签了几百年了,这几乎没得搞啊。
除非,这天幕博主能给他们送点未来的高级武器,让他们也在这个混乱时代,做一把列强,才有可能抢回来。
...
【说起来,这个条约倒也确实可以算作是平等条约,毕竟这也不像后来的列强按着大清的头在地上摩擦,签也得签不签也得签的条约。
不过,有点扯淡的是,两国后来都是觉得自己亏了。
那么到底是谁亏了呢?
自然是清朝亏大了。
首先,这西伯利亚的大片土地,自古以来都是我华夏领土。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历史书上华夏历代国家的疆域图都在那里明摆着呢,绝大部分的朝代疆域图都不包过北海地区,也就是唐朝和元朝包含了贝加尔湖地区,当然还有一个辽国,另外就是其他的各个时代的草原游牧政权了。
但其实,这些所谓的疆域图,也就是个参考。
就比如历史教科书上的元朝疆域,都向北顶到北冰洋上去了。
但现在,人们对于这个图却很有争议,不少人认为元朝的人可能根本就没到过那些地方,因为那些地方环境太恶劣了,大面积都是无人区,最多只有少量还处在原始状态的小部落存在,基本上和外界都没有交流。
如果要将这些地方也划分进来,最少也应该去个人代表朝廷,表示收服这些小部落才行吧,或者确实至少要到这地方溜达一圈,插个旗,说是自己的,反正是无人区,也没人抢。
还有比如像明朝和清朝的疆域图。
其中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在蒙古草原这一块儿。
清朝把这里算进去了,明朝的没有。
但实际上呢?咱们就不说现在出土或者曝光或者在外国出土或者曝光的一些文物,似乎证明着明朝的势力范围可能远远不止教科书上的地图那点。
就按照现在通行的明朝历史(也就是以清朝修撰了一百年的《明史》和现在很多人认为比明史更真实的,是明朝官方自己记录的,实际上却被乾隆命人誊写了一遍,却不知道为什么要烧了原版的《明实录》为主,加上一些民间流传下来的书籍互相对比补充。)来说。
清朝时期朝廷和蒙古的关系与明朝时期朝廷和蒙古的关系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几十年前,有满清包衣提出了满清奠定了新华夏领土基础的论调,但说实话,这个论点就是比较搞笑的。
且不说清朝后期都被列强瓜分,只剩个名义上的地图疆界了。
就清朝本来的疆界,那也是引进了所谓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画出来的。
而在这个体系还没有被引入华夏的时候,乾隆自己说大清的领土的时候,都只说汉地十八省,剩下的地方全是羁縻的内藩外藩等。
只不过在明朝时期,这天下通行的规矩,还是我华夏定的那套。
如果把这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往明朝身上套,那蒙古是妥妥的要算入明朝的疆域范围内的,虽然这时候的蒙古部落依旧是时不时的要和明朝干上几仗。
那这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所谓的体系,就是在1641年,明崇祯十四年之时,欧洲那边打成了一锅粥,已经打了三十年了,最后总算是停了下来,然后各国商讨出来了一个合约,来确定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主权的范围什么的。
而他们之所以会注重这些条条框框的名头,主要是因为欧洲是地小国家多,虽然在名义上,上面还有个教皇,各个国家的国王名义上都要接受教皇的册封才能做名正言顺的国王。
但实际上到了那个时期,教皇的权力怕是比华夏上古时期的周天子还差了一些。
所以各国整天的打来打去,你灭不了我,我也灭不了你,打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多就是今天你最强你是老大,明天我最强,我是老大。
因此,他们才喜欢搞这些条文,来确定各自国家的主权权力,疆域划线什么的。
至于新抢的地盘,同样也是要经过其他国家的认可,至少是当时比较强的几个国家的承认,不然还不能从所谓的法理上说是自己的。
当然,一般这种情况,我说占了,是我的,你不服,就来打一架,打完坐下来,谈一谈,谈完就是名正言顺的自己的领土了。
只不过,他们完全不会考虑当地原住民的态度!
而我华夏,则是自秦皇大一统以来,虽然历经朝代变迁,但大家都信奉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最少要做到占领秦朝开创的基本盘,也就是所谓的汉地十八省,再让周边势力尽数低头,独霸天下!
即便是依旧会时常有势力不安分,跟中原王朝干仗,但是皇帝只有一个,其他都是臣属。
因此,北宋之所以不被称为大一统王朝,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还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当时有三个皇帝,除了西夏的比较弱之外,辽国和北宋基本是相当的。
所以,对于华夏古代的王朝来说,别跟我谈什么国家主权,我是天子,是皇帝,我就是主权!
因此,在古代的华夏的疆域,也不能说没有边界线,但是对于边界线的定义,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一般都是中央王朝占据了最大的一块,在边缘位置有内藩,就如同蒙古,西藏,新疆,在很多时期都是中原王朝的内藩。
内藩之外,还有外藩,也就是藩属国,相对来说,独立性更高。
要是按照欧洲列强到处抢地盘,搞出来的那套疆域规则,这内藩必定要被划分在领土内,至于外藩,要强行划进来,也是可以的,不划进来,也说得过去。】
.
“拿着别人的规矩,也好意思说自己强。呵呵,有本事就自己定规矩。”
明成祖朱棣冷哼了一声。
...
“这满清就是废!”
秦始皇哼了一声。
...
“哼~”康熙帝冷哼了一声,不知道该说什么。
...
【另外,西伯利亚虽然人少,但一直以来都是华夏各时期分化出去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放牧,渔猎,生存的地方。
因此,这贝加尔湖乃至西伯利亚一带的大片地区,说是自古以来都是华夏的领土,并无任何的不妥。
而北极熊呢,一直都是在欧洲混的,几千年来都跟西伯利亚毫无关系。
也就是在明朝中期时期,逐渐开始变强,但他们又打不过更西边的那些什么阴鸡痢,发烂稀神马的,只能向东探索,去搞那些深山老林的毛皮,卖毛皮。
后来,他们一直往东,逐渐的就和蒙古地区碰头了。
但这时候已经不是一两百年之前了,一两百年之前,北极熊前身的罗斯公国在蒙古铁骑面前瑟瑟发抖,俯首称臣。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火器技术的进步,草原文明走上了不可逆转的衰落,所以蒙古当时干不过北极熊。
贝加尔湖一带的蒙古人也是常年被北极熊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