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勇回忆着说:“你舅舅戴维提出要控股北明公司的时候,我还有一点儿不理解,他一个在美国投行工作过的人,怎么会看得上这么一家初创的小公司。
“仅仅半年的时间,我都不愿意说北明公司还是一家小公司了。我在华艺国贸公司的时候,给这里一位做陶瓷的叶先生发货。
“现在北明公司每个月的营业收入,我估计是叶先生公司的六倍。多不容易啊!不是咱们俩亲身经历,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里面有陈先生的心血,也有你的努力。我和你一样,觉得跟着陈先生工作,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
“这次离开圣保罗之前,我和陈先生为了要不要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争论过。我和你一样,争论不过他,只能跟着他的思路走。
“可是,效果你看到了。北明公司的销售额增长了百分之五十。现在,北明公司一个月能卖三个集装箱节能灯。我相信,销量还会增长。如果没有陈先生的督促,我们俩能做出这样的业绩吗?
“离开圣保罗的时候,你给我一个医药包。我看着你忧心忡忡的样子,觉得你多虑了。
“可这两个月走下来,我跟你说,每天回到汽车旅馆里,陈先生累得就像一摊泥一样。连自己洗澡的力气都没有。他在洗澡间里一坐就是一个小时,听不到他的动静,把我吓坏了。”
说到这里,阿德里亚娜满怀感激地看了贾勇一眼。
贾勇看到阿德里亚娜情绪缓和过来,接着说:“陈先生对你寄予厚望。他这么着急帮助你把北明公司的业务做起来,你难道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吗?”
阿德里亚娜为自己刚才对陈先生的态度感到歉意,默默地点点头。
贾勇受到鼓舞继续说道:“我们都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但是陈先生的压力更大。没有陈先生,北明公司走不到今天。
“可要是还按照陈先生的家庭作坊的模式经营北明公司,你受不了,我也受不了,陈先生更受不了。北明公司也走不远。”
阿德里亚娜深有同感地握住贾勇的手,使劲点了点头说:“你说的太对了!我就是不知道怎么跟我爸爸把这个事情讲明白。”
贾勇说:“陈先生是明白人。只要我们把道理跟他讲清楚他会理解我们的。”
阿德里亚娜发愁地说:“我没有办法跟他讲道理。他总拿我当个不懂事的孩子。我一跟他说我的想法,他就跟我嘻嘻哈哈地打马虎眼。”
贾勇被阿德里亚娜着急的样子逗笑了。阿德里亚娜嗔怪地推了贾勇一把,依旧握着贾勇的手,好像他们在用这种方式,传递着彼此的感受。
阿德里亚娜兴奋地说:“你要是能站在我这边,我就有把握说服他了。”
贾勇感兴趣地问:“你打算怎么做呢?”
阿德里亚娜说:“我要召集一个会议。让我妈妈和伊莲娜都参加。”
贾勇说:“你先别着急召开会议。你先想一想,你想达到什么目的。”
阿德里亚娜理所当然地说:“就是为了解决你说的工作压力问题。我们都受不了了。你、我、我妈妈、伊莲娜,当然也包括我爸爸。”
贾勇说:“那你准备怎么降低我们的工作压力呢?是降低业务规模,还是增加人手呢?”
兴头上的阿德里亚娜被贾勇说愣了。好不容易做起来的业务规模怎么可能压降下来呢?可增加人手就要增加人工成本啊。
在北明公司这种家庭作坊的业务模式中,大家的劳动是不计报酬的。北明公司到目前为止一个正式雇员都没有。
问题让阿德里亚娜冷静下来,也让她觉得有些沮丧。
贾勇说出了阿德里亚娜心中的困惑:“不管是压降业务规模,还是要求增加人手,都无法说服陈先生。节约成本、做大规模是陈先生不变的经营思路。”
贾勇的话说得阿德里亚娜更加心烦,她又要去抓酒瓶,贾勇一把夺过酒瓶,自己给阿德里亚娜加了一点点。阿德里亚娜一口干掉后,还举着杯子跟贾勇要酒喝。
贾勇制止阿德里亚娜说:“你听我说完。说完了咱俩好好喝。我还有一瓶红酒。”
阿德里亚娜做个手势等着听贾勇的高见。
贾勇说:“北明公司的业务发展到这个阶段,既不是简单压降规模的问题,也不是简单增加人手的问题。这一点我们要跟陈先生达成共识,才有的谈。”
阿德里亚娜龇牙咧嘴地否认道:“怎么可能?你让我们说谎话吗?”
贾勇说:“你不能仅仅从我们俩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你要从陈先生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
“从陈先生的角度看,现在的工作量是恰到好处的紧平衡状态。他觉得我们只是有些情绪,我们的工作潜力正是在我们有情绪的时候压榨出来的。”
阿德里亚娜信任地看着贾勇,期待着他讲出应对之策。
贾勇说:“你知道你爸爸读过毛先生的书吗?”
阿德里亚娜莫名其妙地摇摇头。
贾勇嘿嘿一笑说:“陈先生的经营思路受到了毛先生着作的启发。我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陈先生信服的理论来说服他。”
贾勇看着不解其中含义的阿德里亚娜心想,这种主意你们巴西人想不出来。他得意地说:“毛先生的着作里讲,事物是发展的,变化的,不是静止的,不变的。咱们要引导陈先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陈先生眼里的业务规模是便利店客户数,和单店销量。陈先生觉得只要便利店客户数没有大的变化,业务规模就不会有大幅度的增长。
“陈先生忽略了便利店销售额的自然增长给我们工作带来的压力。他没有关注到单个便利店销售的变化。这就违反了观察分析事物的变化的观点。”
贾勇沉思片刻说:“我们要引导陈先生用发展的观点思考问题,超越他自己的局限。”
贾勇觉得自己讲得复杂了,应该给阿德里亚娜举个例子:“你还记得第一批两个货柜到货的时候卸货的事情吧?陈先生根据他过往的经验估计,我们几个人就可以卸两个集装箱的节能灯。实际情况怎么样呢?
“你看到了。我累得发了高烧,躺了一个星期。你现在的工作量越来越接近我当时的情况,再这么干下去,下一个累得发烧的就会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