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天色尚未完全大亮,昆明府城宽敞的城楼上便密密麻麻摆放好熊熊燃烧的火盆,城中文武官员悉数亲自上阵,望着城外正在不断集结的夷人军队。
得益于三省总理鲁钦提前移驻昆明府,以及左侧楚雄府在第一时间赶来支援的数千府兵,此刻的昆明府相比较数月之前,兵力倒是充实了不少,此刻皆是紧握手中兵刃,神情紧张的等候着上官的命令。
夷人狼兵来势汹汹,他们作为这昆明府城的守军早已是无路可退。
此外,这些夷人在沿途府县烧杀劫掠的事迹早已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传入他们的耳中,间接熄灭了他们心中\"委曲求全\"的念头。
现如今,摆在他们面前的,只剩下一条路。
血战到底!
...
...
随着时间的流逝,薄雾渐渐散去,早已用过造反的沙源等土司首领也是在各自心腹狼兵的簇拥下,纵马行至地势微微起伏的缓坡之上,打量着远处如临大敌的城池。
许是大兵压境的缘故,理应围绕着滇池徘徊的飞鸟们尽皆不见了踪影,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让人不寒而栗的杀机,时间仿佛为之静止停滞。
呜呜呜!
半晌,专属于夷人的号角声在空旷的平原上悠悠响起,密密麻麻宛如蚁群的狼兵们已是走出了营地,在各自上官的号令下派兵列阵。
\"且让汉人们去试试昆明府的深浅?\"
没有在意身后撕心裂肺的求饶声和哭喊声,沙源脸上突然露出一抹若有所思的笑意,朝着身旁的普名声和禄威提议道。
虽说他曾不止一次亲临昆明府,甚至还被允准登上城楼,眺望府城的布防情况,多少知道些昆明府的\"虚实\",但念及那移驻昆明府的\"三省总理\",他心中仍是不可避免的升起一丝警惕。
\"沙王言之有理。\"
\"本王也正有此意。\"
话音未落,一旁的禄威便是迫不及待的点了点头,黝黑的脸庞上满是认同,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他已是渐渐适应了自己的\"身份\"。
\"且看汉人自相残杀!\"性格阴沉的普名声也点头表示同意,脸上的狰狞更甚。
为了能够一蹴而就的拿下这昆明府,他们可是提前准备了不少\"好东西\",待会定要叫那昆明府城中的\"官老爷们\"大吃一惊。
\"进攻!\"
下意识抽出了腰间的长刀,沙源扭头朝着脚下的队伍呼喊,挥洒而下的阳光将他狰狞的面容映衬得模糊不清。
咚咚咚!
顷刻间,节奏比之刚刚号角声还要急促数倍不止的战鼓声便在平原上炸响,数十辆粗制滥造,瞧上去好似由普通手推车改造而成的\"战车\"于军阵中缓缓出列,后方还踉踉跄跄的跟着上千名衣衫褴褛的百姓。
尽管彼此相隔尚有些距离,但经验丰富的\"三省总理\"鲁钦及临时受命的右布政使洪承畴仍是瞬间便判断出了这些人的身份,脸上露出了凝重和憎恨的神色。
这些毫无人性的土司果然还是提前搜罗了\"炮灰\",想要借此动摇城中军民百姓的士气。
\"鲁将军,怎么办?\"
被诸多文武官员簇拥在中间的云南巡抚谢存仁虽是没有第一时间认清形势,但从鲁钦和洪承畴那难看的脸色中却也意识到了端倪所在,声音忍不住颤抖迟疑起来。
为官多年,他还是第一次经历此等场面。
\"还请巡抚大人移驻角楼,以稳军心。\"
尽管知晓谢存仁不至于做出\"临阵脱逃\"这等荒唐事,但为了稳妥起见,身材魁梧鲁钦仍是客气的下达了\"逐客令\",一双炯炯有神的眸子从始至终都未曾放在面色惨白的文官身上。
\"本官省得。\"
\"此地便拜托鲁将军和洪大人了。\"
闻声,云南巡抚谢存仁便是郑重其事的抱拳作揖,随后便强忍住内心的惊慌和不安,朝着不远处的角楼而去,以免因为自身分散了城头将士们的注意力。
见状,其余文官们也纷纷抱拳行礼,宛如如释重负一般,亦步亦趋的跟在谢存仁身后。
\"洪大人?\"
随着众人离去,城楼上的文官便只剩下了被天子临危受命的由布政使洪承畴,鲁钦也忍不住轻声询问道。
\"慈不掌兵。\"
似是听懂了鲁钦的言外之意,洪承畴面无表情的回应道,于心中默默估算着城外\"流民\"的距离。
他本就不是迂腐之辈,兼之当年曾亲身经历了土司围城的危险局面,对于眼下的状况颇为有些\"从容不迫\"的感觉。
闻听此话,鲁钦坚毅的脸庞上也是流露出一抹讶色,但却没有继续做声,只是死死盯着城外行动迟缓的流民以及被伪装掩饰过后的沟壑。
云南距离中枢足有数千里之遥,路途运输不便,兼之过去几年时间里辽东建奴动作频繁,故此军器局研制出来的火炮大多被分派至辽镇,仅有少许被分派到西南,装在成都府和贵阳府城之上。
眼下他唯一能够指望的,便是昆明城头上这些年久失修的\"老古董\",以及当年他从京师带到西南的火器。
\"放!\"
不知过了多久,戒备森严的昆明城头上突然响起了如惊雷般的怒吼声,经过层层选拔方才随同鲁钦至此的炮手们赶忙点燃眼前火炮的引线。
但不知是不是第一次经历此等场面,明明在平日里操练过无数次的步骤却难度倍增,不少炮手都因手抖而延误了战机,使得身后的校尉们怒吼不止。
瞧着眼前这乱作一片的炮手们,布政使洪承畴下意识想要说些什么,但当其余光瞧见身旁面无表情的鲁钦之后,却是将涌至喉咙的话语重新咽了回去。
看来这位经验丰富的武将,对于眼前这局面早有预料!
果不其然,随着火炮的轰鸣声在城头上炸响,洪承畴也瞧见了让他口干舌燥的一幕,原本因炮手紧张,延缓了发射时机的火炮精准无误的拦在\"流民\"的必经之路上,浓郁的黑色硝烟瞬间升腾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