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都将目光,放在沉默的朱允炆身上,他们也有点好奇,此刻,作为当事侄,是什么心情?
莫名变成中心的朱允炆:看我干啥!那建文,和我这个没了爹“的小白菜”,有啥关系!!
湘王朱柏补上一刀:“咱看大侄子,用不着逃,虽然你对你四叔,屡次下狠手,可你四叔,又怎么会针对你呢!”
周王朱橚附和:“咱们做长辈的,哪会真动手,大侄子乖乖在应天待着,等你四叔解决掉奸臣,来找你就行!”
朱棣微微笑,朝朱允炆点了点头,仿佛他就是这般想的。
朱允炆:他丫的我又不是那建文!事一点没干,锅全他背了,再说了,他可不信这帮叔叔们的话!
眼见叔侄几个又要干起来了,老朱无奈扶额叹气:“行了,仔细听,再吵,别怪咱让你们看看花儿为啥这么红!”
挨骂的王爷皇子:爹就知道向着允炆!
大侄子朱允炆:爷爷再爱我一次!
……
“而燕王此次,又是经历了长距离的行军,他知道后边跟着的朝廷军,他计划吊着真定兵团,然后挑选一个合适的决战地点,但平安等人,对燕王出其不意的策略战术,清楚与否,难说。”
“毕竟,Judy那帮被老板带着飞的小弟,都不一定知道,当时燕王心里在想着什么呢。”
“总之,主动权不在朝廷军,而是在燕王手中,所以,背后的真定兵团,你就跳到燕王碗里来吧!”
平安:.....
“如果燕军此举能够彻底解决真定兵团,那么靖难通关就在眼前,于是Judy,和他的小弟们,又开了一个小会。”
“燕王认为:相较于其他河流的树木葱郁,容易被伏,(南)淝河的地理条件非常合适,。“
”因为此处,一马平川,树木稀疏,不容易受到埋伏.,假设他是对面平安,就不太可能会选择,树叶繁多的那个。”
“而且燕王不仅为对面,选好了决战地点,还给自己找了躲避地点,由于淝河水利,河堤深,有部分视野盲区,燕军又能躲一部分人。”
“有些人的小弟,累死累活还落不着好,而有些人的小弟,只要听话安排就能升官进爵,不得不说,慕了。”
某些武将小弟(一脸怨念):说多了都是泪!
“Judy又给出了方案,一方面在淝河河堤下,藏了两万的燕军精锐,然后又让一部分燕军带着火把,藏于道路两侧,还有剩下的人,假装咱们是要悄咪渡河。”
“燕军一共等了三日,但平安军,并未准时到来,最绝的是,Judy一行人就带了三日的口粮。“
”所以当第三日的时候,他的小弟们着急了,那帮朝廷军在干什么,怎么还不跳进他们的陷阱里来!”
朝廷军:我真谢谢你们哦!
“于是,燕军将领,纷纷向燕王提出,再不打,粮草就要断了,不如趁早回去,但Judy表示拒绝,而且还不是拒绝一次。”
“看得出来,这场靖难之役,还真多亏了燕王指挥,他做的选择,容错率极低,如此,才能从一个藩王,成为一个皇帝。”
其余人:家底不厚,不能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