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坛名为清泉玉坛,果不其然,在碧落老祖整理出来的信息中,将其归为了一种灵宝。
这清泉玉坛有一种极为神奇的功能,便是这坛口靠蛮力虽无法打开,可只要将其沉入水中,便可轻易打开。
打开之时,水便会从坛口流入,坛底渗出,直至最后,将玉坛取出,坛底极浅,只能看到一块实心美玉,美玉之上,仅有一汪清水。
但这一汪清水可不是普通的水,而是一种于水中炼化之毒,名曰清泉。
清泉乃是一种极为霸道的体毒,清泉灵更是上品地灵级别的御灵,若是身中清泉之毒,凡是血肉之物,只要接触了清泉,便会即刻蔓延全身,几息之间便会化作血水。
当然,这清泉玉坛只要流过的水越多,就能炼化出越多的清泉。
如此一来,它虽不是御灵,但却能和上品地灵一样,能制造出清泉之毒,作为一件灵宝,其价值可想而知。
不过它毕竟只是灵宝,并且需要将整个玉坛全部沉没入水后才能造出清泉之毒。
加之流水越多,清泉越多,想要炼化出足量的清泉之毒甚至需要江河湖泊,不像是清泉毒灵,只消耗灵力就能产生清泉之毒。
这样一比较,确实高下立判,但不妨碍这清泉玉坛是个了不得的灵宝。
并且这清泉玉坛也可以储存清泉,只要将坛口封闭,则滴水不漏,想要再次开启,只需将其置身于水中即可。
“看来苏姑娘对在下还是极好的,这灵宝着实不凡,多谢。”
长卿不动声色地将清泉玉坛收了起来,不忘和苏心程客套了两句。
不过,实际上苏心程倒还真算是很厚道的了。
因为即便是在看走了眼,只把这一坛仙蜂蜜当做灵宝来用的情况下,这个所谓的“清泉玉坛”在这宝库中的价值也不算是最低的,最起码也能排在中下游。
但和这坛中的仙蜂蜜糖相比,区区一个能产生清泉之毒的灵宝,长卿还真看不上。
是的,实际上,这清泉玉坛中藏着一种价值更高的炼材,名为仙蜂蜜。
传说有一种已经彻底灭绝的灵兽,名为仙蜂,其所酿出的蜂蜜就是仙蜂蜜,而经过其自行的一番酿造之后则会变成仙蜂蜜糖。
实际上,这所谓的清泉玉坛看似是玉制,实际上却是由仙蜂蜜糖所制,只是仙蜂蜜糖晶莹剔透温润如玉,这才让人产生了错觉。
因为仙蜂蜜的特殊性,只有用仙蜂蜜糖储存仙蜂蜜,才能将其完好无损的保存。
也不怪苏心程不识货,从碧落窟这道传承的完整程度推断,即便是留下传承的毒尊也未必能识得这仙蜂蜜。
在百花邪圣纵横的年代,仙蜂就已经灭绝,仙蜂蜜这种东西就已经成了不可再生的资源,这么多年过去,只会变得越来越稀有,识货的人也越来越少。
仙蜂蜜有许多特性,最特殊的一点在于其变化之能,仙蜂蜜只要接触了什么,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变成什么。
所以早年也有修士将仙蜂蜜称之为“神胶”,不管是仙草白骨,还是仙草神木,亦或是神兵利器,只要用仙蜂蜜,都能将其断裂破损之处完美粘合,修补。
唯有接触到仙蜂蜜糖时,仙蜂蜜会经过极长的时间,才能慢慢发生转变,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以仙蜂蜜糖制成的容器来储存仙蜂蜜。
仙蜂蜜还有一种特性,那便是斥水。
仙蜂蜜糖制成的坛子之所以难以打开,是因为制作此坛之人利用了仙蜂蜜的特性,将坛口缝隙制作的极为细密,只要有仙蜂蜜转化成了一个尘埃大小的仙蜂蜜糖,就会卡住瓶口,将其堵死。
而在遇水之后,仙蜂蜜会斥水,卡在其中微不可察的仙蜂蜜糖会被极为强大的力道冲开,坛口就能轻易打开。
而水在流经仙蜂蜜糖被斥开之后,其中蕴含的清泉之毒却会被留下,这也就让这一坛子仙蜂蜜糖有了炼化出清泉之毒的附加功能。
但长卿看重仙蜂蜜的地方还有一点,那就是这仙蜂蜜是一种传奇毒灵的唯一炼材。
此灵单名一个疫字,有黄灵,玄灵,地灵,甚至天灵各种品阶,仅需一道窍穴承载,并是和涤魂灵,血誓灵这种御灵类似,只能催动一次,就会消散。
疫灵效果也极为特殊,在催动毒灵时,可以同时催动疫,如此一来,中毒之人会不受控制地,将所中之毒,继续传递给旁人。
不需要毒法修士自己动手,只要处在中毒之人附近,同样也会中毒,防不胜防。
并且下一个中毒之人,也会将此毒继续传播,如果疫灵的品阶足够高,甚至其尸体也能继续传毒。
当然,毒能传播的范围,以及持续传播的时间取决于此毒的毒性,以及疫灵的品阶。
毒性越强,传播所需的疫灵品阶也越高。同时,疫灵品阶越高,能传播的范围就越广,持续的时间也越长。
以长卿现在的境界,恐怕只能炼化出黄灵品阶和玄灵品阶的疫灵,但一般较弱的体毒,只要配合上一枚黄灵品阶的疫灵,能足足维持三五天的时间。
只要在合适的位置释放毒灵,像是富仁城这种规模的聚集地,三五天的时间之内,他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把差不多顷刻境界以下的修士和凡人,全部毒杀。
若是再精准一点,用些品阶更高的毒灵,加上黄品疫灵,长卿甚至能靠大概控制毒传播的时间和范围,来对某些家族宗门势力实现精准的打击,一天半天的时间内,就能让整个家族死伤惨重,绝大多数弟子全都毒死毒残。
所以即便是在百花邪圣的记忆中,疫灵也是极为阴损的一种存在。
曾经百花邪圣尝试过以造生之法创造已然灭绝的仙蜂,但却没能成功。
但他身为圣者,在那个时代想搜罗来些仙蜂蜜还不是什么难如登天之事,只是到了如今这个年代,长卿能得到这些仙蜂蜜,可着实算是个难得的机缘了。